第三章 種地

第三章 種地

秦王李世明玄武門政變成功,登基為帝,大唐盛世即將拉開序幕,剛剛登上帝位的李世明政權其實還處在動蕩不安的局面中,四處有零星的叛軍需要掃蕩,匈奴頡利可汗虎視眈眈,甚至高麗,南蠻等諸多臨近政權都有趁勢向大唐發難的跡象,太極殿的再一次走水讓大唐這位新登基的帝王心情非常的不好,難道得位不正,真的會有天災*降臨?

事實上,唐王朝從李世明登基開始確實多災多難,從貞觀元年的大旱,到頡利可汗入侵逼迫李二簽下渭水的城下之盟,到貞觀二年的大蝗災,赤地千里,都是可以動搖李二政權根基的大事件,隨後的山東大旱,江南道水患更是不值一提,即便是今人,也很難想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李二是怎麼打造出一個大唐盛世的。

「觀音婢,難道朕真的錯了嗎?」李二看着各地官員報災的奏章久久無語,這種處在暴怒邊緣的時刻,也只有皇后長孫氏。

「天災豈能因人而異,陛下可不是那種俗人,天可不會因為一個人而起什麼變化,然而,人若是有雄才偉略,卻可以讓天都側目,陛下又豈怕這小小的旱災。」長孫一席話說的李二胸中悶氣舒坦了一些,弒兄御極登大寶,那一件不是難上加難,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就前無古人的帝王偉業,與他堅忍不拔的個性有很大關係,而他堅韌性格的背後,一直有個催化劑,便是長孫皇后。

「說的好,朕又豈會懼天。」頹廢了片刻之後又是一股豪氣衝天,李二略一思索,又開始執筆批閱奏章,各種物資的徵調分配,亂中有序,其中正有一條,著秦嶺周邊鄉民即刻進山,大量採集藥材,以供朝廷賑災之用。

陽林來到王家村已經有十天了,除了見到了王二牛口中那個最漂亮的二拉妹子,還大致的了解了一下唐人的生活習慣,歷史上的大唐是經過兩晉前髓戰亂之後新生的穩定政權,在李世民接手之前,老百姓的日子已經苦到了幾乎歷史最低點,與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時的情況差不多,老百姓多是沒有存糧的,吃糠咽菜,那都是小康之家才能過上的日子,或許,之所以人們那麼紀念唐太宗的好,是因為他將久困的華夏人民從低谷帶入了一個蓬勃的發展期吧!

二拉就是個土到掉渣的小村姑,陽林從各種角度也沒發現她漂亮在那,不過把同村那些骨瘦如柴的丫頭看過一遍之後,二拉算是長的最像女孩的丫頭了,也讓陽林不再懷疑王二牛的審美觀,此時他只恨自己手賤,為了補償王二牛背着自己返回村莊,沒有找到二拉要的哪種黃-色喇叭花,陽林拿出了一包只要吃一塊就會一天不餓的壓縮餅乾給王二牛,聽說是陽林的神仙師父造的吃食,王二牛自然是獻寶似的拿給了二拉享用,陽林敢發誓,雖然這壓縮餅乾是陽林託人在歐洲買的高級貨,但味道絕對只能算一般,可那個貪吃的二拉妹子吃過一次之後,頓覺人生已無味,整天惦記着再從陽林這掏弄點仙人的食物,也好沾沾仙氣,讓自己變的再漂亮一點。

無恥的王二牛在二拉面前根本不記得自己有什麼誓言,瞬間將陽林是仙人子弟的事情告訴了二拉,隨即全村都知道了這件事情,所以,陽林現在過的是神棍的生活,在陽林遠在百步之外一槍解決了夜裏偷進村子找吃食的野狼之後,更是坐實了他小神仙的美名,各家各戶將自己家裏最好的東西都敬獻給了小神仙,其實也就是鹹菜疙瘩,狗尾巴胥子,即便這樣,陽林也要回禮不是,於是可供他食用一個月的壓縮餅乾就被全村百十口子人分食了,害的陽林也只能跟他們吃鹹菜疙瘩,這讓過慣了貴族生活的陽林怎麼受的了。

「二拉,你不要再惦記我的餅乾了,我已經沒有了。」陽林拍拍空空的背簍示意道。

「我知道,不過這兩土疙瘩還有那幾個黃黃的棒子看上去更好吃。」二拉盯着背簍里的兩個大紅薯和幾跟玉米棒子道。

「呃,這兩個土疙瘩叫紅薯,黃-色的棒子叫玉米,確實好吃,不過,我打算將他們做種,種到地里去,下半年就會長出很多紅薯和玉米棒子,到時后我會分你幾個嘗嘗的。」陽林很無語的跟這個吃貨二拉解釋道,其實二拉也姓王,跟王二牛還是隔着四五代的親戚,之所以名字中間有個二字,是因為他們這輩就是二字輩,王二拉一塊餅乾就將自己賣給了王二牛做媳婦,所以,只等二拉滿十六歲,村長就會為他們舉行婚禮,當然,用二十一世紀的眼光看,這是一種極其**的行為。

「種地有什麼用,沒等成熟官軍一來就收走了,還不如給我吃了划算,你快告訴我,這東西怎麼吃吧!」王二拉聽陽林說這東西確實好吃,更加確信了自己的判斷,這幾個不起眼的東西,果然是比餅乾還好吃的東西。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等村長買回新鹽來,晚上我請你吃頓陽氏烤肉,保准叫你把舌頭根子都吃下去,現在,你召集村裏所有的娃娃,我要指揮他們種地。」

王二拉被陽林那道陽氏烤肉**住了,他知道昨夜小神仙隔空打死了一頭一米高的大灰狼,現在狼皮已經被村長拔下來去鎮上換鹽巴,而狼肉正吊在村口,準備晚上給大家打打牙祭,畢竟,沒有好的捕獵工具和手段,即便靠山的鄉民也是很少吃到肉的,這塊狼肉還是在小神仙強烈的要求下才被留下來沒有被村長拿到鎮上去換栗米,王二拉得了命令立即朝村子裏面跑了去,不一會,村子裏的娃娃婦孺們都跟着王二丫向陽林所在的位置跑了過來。

唐朝男耕女織的觀念還比較重,大白天男人們都進山打柴,懂些門道的可以采些簡單的藥材賣給官府和藥鋪換些糧食,至於耕種,其實是他們最不上心的,因為此時的耕種技術還僅僅停留在翻土,播種,除草,收割四個步驟,別說靠山的貧瘠地,就是靠近府城的平原良田,一年也收不了幾斤糧食,一畝地撥下去三十斤種,收上來三百斤糧食,就算是豐收了,在後世,最屁也是千斤往上趕,差距有四五倍之多,所以來的,大多是女人和孩子,聽聞小神仙是吆喝她們種地,情緒更加不高,因為種地不屬於女人的職業範疇,且種不出個什麼來,還不如男人背上鋼叉上山打頭野豬回來,那可是一下子能換來幾百斤糧食。

「大家聽我說,咱們今天要種植的東西叫紅薯和玉米,這兩樣植物不挑地,山石泥巴上,只要能種進去的地方,它都能長,而且一畝地的產量高達上千斤,這紅薯,更有可能上萬斤,只要今春大家將這塊種子田種好,來年大家就再也不會餓肚子了。」陽林講話的語氣不可謂不高亢撩人,但一沒有換來熱烈的掌聲,二沒有換來羨慕崇拜的目光,只是換來了疑惑,不解和各種小孩吸鼻涕的聲音。

「小神仙,我這一輩子可沒見過畝產上萬斤的作物,除非是泥巴疙瘩,不過你要種也可以,可是咱村沒有地了啊!私自屯田可是犯法的事,要是被裏長發現了,那可是要下大獄的事情,小神仙你可不能害了大家啊!」說話的是村長王守仁的婆娘,整日裏跟會寫兩個字的村長在一起過日子,這婆娘還學了幾條朝廷頒發的法度,其中一項就是農戶禁止私自開荒屯田,一切必須經過報備,朝廷批准以後才能進行,而且除草翻地也是一項重體力活,沒有男人,這些足不出戶的女人是很難干成的。

「王大嬸說的是,所以今早村長出門的時候我已經讓他向里長彙報了,說是咱村為朝廷賑災計,要種植一些藥材,卻不想佔了種糧食的地,所以肯請朝廷允許咱村開些荒地種植藥材,村長說問題應該不大,我們現在可以先行動手。」陽林解釋道,現如今的唐人思想還沒有那麼開化,對於王命,看的還是比較重的,這種忠君才是愛國的思想在陽林這裏壓根沒用,所以難免出現些一些思想代溝,陽林也只能慢慢給她們解釋。

種植藥材一般是世家藥鋪才能掌握少許門道的高端技術,在小小的清風鎮能有掌握種植藥材的人,自然是會享受到極高的待遇,事實上村長王守仁的話只是在里長那裏說了一遍,便立即傳到了藍田縣令的縣衙中,王守仁這個幾輩子沒進過縣衙的土包子被藍田縣令鬍子玉以高規格接待,並且當場給他批文,王家村方圓三十里內荒地任取之,只要能超額完成陛下的征葯大事,鬍子玉這個縣令分分鐘都有陞官的可能,畢竟,藍田縣就在帝都長安城的眼皮底下,能在這裏任父母官的,朝堂上多少有些背景。

「王村長,何里長,只要你們能入秋以後上繳八百斤,不,五百斤各色藥材,本縣可以做主免去你們村今年的秋稅。」要知道,在唐初這個戰爭災難頻發時代,一斤葯幾乎可以頂十斤糧,五百斤藥材的價值可是相當於五千斤糧食,一個村能上供五千斤糧食,那幾乎是不可能的,總產量也沒這麼多,但是小神仙就是這麼跟王守仁說的「給我一個山頭,還你萬斤藥材」就算打個對摺,也有五千斤吧!縣令只需要五百斤,十分之一而已,王守仁還是比較有信心的,王家村方圓三十里,可不止一個小山頭。

再說王家村,在陽林的動員和解說下,大家終於同意動手,可看了婦人們拿出來的農具之後,陽林才徹底知道為何婦人自認為種不好田,指望着這些農具能開荒犁地,恐怕得花費二十一世紀農民的幾倍勞力,最後陽林只得一聲令下,放火燒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霸世唐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霸世唐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