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在江湖

第一章 人在江湖

寫小說就好象在編謊話,寫的好充其是自圓其說罷了!——龍竹

————————————————————————————

「玉鼓那愁瘴霧,水姿自有仙風,海仙時譴探花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麵翻嫌粉浣,洗狀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桃花同夢……」

一陣輕柔婉轉的歌聲,飄在煙水蒙蒙的海面上,潮水微風起浪,拍打着岸邊的礁石,漸漸消退,如此反覆不休。俯拾即是的礁石中有一座較大的岩石,石上玉立亭亭著一位嬌美少婦,約莫二十六七歲,眉目如畫,容貌秀麗,衣袂當風,明艷無鑄,宛如仙女一般,此美婦正是黃蓉。

數月之前,因揚過受武家兄弟欺負,忍無可忍之下,錯手施出歐陽峰的絕技「蛤蟆功」將武修文打傷,致使郭靖等方知揚過與歐陽峰深有淵源,柯鎮惡念起無兄妹的殘死,登時將憤怒欲發在揚過身上,幸得郭靖從中勸解。

郭靖深知大師傅柯鎮噁心中怒氣難消,無奈之下惟有將揚過送去終南山重陽宮學藝;全真教與少林派並稱當世泰山北斗,武功乃武學正宗,郭靖欲將揚過求拜全真教長春子丘處機門下,盼他日後能做個正人君子。

孰知途中事有耽擱,郭靖出桃花島兩個月有餘,尚未歸來,黃蓉思念丈夫,故此清晨佇立海邊遠望,唱起《西江月》曲子。

節近晚秋,江南荷葉已殘,折柳凋落,而桃花島卻依舊十里飄香,繁花似錦。過不良久,海面泛起一葉扁舟,由遠及近漸漸明朗,船尾威武挺拔著一位男子,濃眉大眼,胸寬腰挺,三十來歲年紀,上唇微留鬢須,此時雙手握著舵漿操舟而來。

黃蓉瞧見男子迎面遠來,俏臉忽帶喜色,笑靨如花,雖然已是十餘年的夫妻,又自知天下以武功傷他者,廖若晨星,但用情至深,難免有所掛懷。

過不多時,小船順潮水靠攏岸邊,郭靖拋下錨頭停船后,縱身一躍,輕飄落在黃蓉身旁,喚了聲蓉兒。

黃蓉將身子靠了過去,依偎在丈夫的懷內,柔聲喚著靖哥哥,二人溫存良久,黃蓉免不了輕責他晚歸,郭靖傻傻一笑,便將途中如何上得終南山,又是如何與眾道士無故交手,以及出手打敗霍都王子之事說與妻子聽。

他雖不善言辭,口角笨拙,但黃蓉與夫相處十多年,倒偏喜上這種說話的節奏和詞調,或許是愛屋及烏,只覺他各方面都是自己所愛,聽到丈夫被冤枉淫賊,不由咭咭一陣淺笑,而聽到牛鼻老道誇小龍女美若天仙時,忙問道:「靖哥哥,你可曾見過那龍姑娘沒有,是否很美?」

郭靖搖了搖頭,微笑道:「那龍姑娘便是再美百倍,也不及我蓉兒美!」

黃蓉得丈夫當面誇讚,內心十分歡喜,面帶三分羞澀七分感激,便不再追問。

郭靖驀然想起一事,問道:「蓉兒可曾聽過明教?」黃蓉聞言嬌軀輕顫,仰首相對,秀眉微蹙,不解道:「為何要問這個?」

郭靖嘆道:「自蒙古大漢成吉思汗逝世后,窩闊台繼位,做了十三年大漢去世,他兒子貴由繼位,因其胡塗酗酒,只做了三年大漢便短命而死,蒙古連換大漢,本應無暇南進才對,孰知貴由皇后垂簾聽政,信任群小,排擠先朝大將大臣,朝政甚是混亂,致使拖雷安答手握軍機大權,不但挾天子以令諸侯,同時擴充軍備,不久便要對大宋用兵;聽聞安答有一子名叫忽必烈,智勇過人,看來蒙古南下大軍必由此子親率不可!

「而我在回來的路上發現一些身手不凡的好漢,以日月為記留下暗號正在密集,勢要西往襄陽抵擋蒙古軍,我知曉后甚為敬重。便一路跟蹤欲結識這些江湖英雄義士,孰知途中被一名高手攔住去路,交起手來,那人武功既怪且高,雙掌火熱,我又無心傷他,未盡全力,故此鬥了幾百回合仍是不分上下,不久又來了個金髮男子,所施展的依稀便是混元兩儀凝氣的手法,他二人聯手功力自是非同小可,我當即使出左右互搏術與兩人拆解百餘招間,自知多留無益,便擇路而回,沒有糾纏下去。」

黃蓉怔怔思索半晌,嘆道:「那人掌勁蓄熱,可能便是明教護教光明左使揚光,所施展的武功乃西域邪門陰功天炫掌,即使對手功力相若卻能及時運氣反擊,同樣會被灼傷,如是功力教淺之人,只要發覺體內火熱,內臟立被灼傷,不出三日就得火毒攻心而死。

「那金髮男子使用混元之氣,極有可能是明教四法王的獅王混元霹靂掌,聽爹爹曾講過:『明教由摩尼教發展而成的秘密民間組織,據古籍載,波斯人摩尼創立摩尼教,於唐高宗時期傳入中原,后吸收佛道兩教的部分教義,在民間傳布成為一種宗教組織,稱為明教。

「唐會昌三年禁斷,但仍在江,浙,閩一帶秘密流傳;自古以來,農民起義往往藉此教組織宣傳民眾,該教酋張角為教祖,奉摩尼為光明之神,並崇拜明教教主之下設有光明使者,四大護法王,五散人,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旗掌旗使,總壇設在西域光明頂上,四方設有分壇教中人亦正亦邪,少與中原江湖人來往。

「直到第一次華山論劍后,中原武林終拜服全真教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因此奪得《九陰真經》秘籍。西毒歐陽峰窺經已久卻又對王重陽十分忌憚,是以徘徊全真教外終不敢現身,不久王重陽以上乘先天內功閉氣裝死,引歐陽峰前來偷經時,身隨掌起,破柩飛出,迎面一招『一陽指』正中西毒眉心,破了他多年苦練的『蛤蟆功』,歐陽峰逃赴西域,從此不履中土,修鍊幾年後內傷方愈,卻不知王重陽早已仙逝,欲報此仇又恨自己功力敵他不過,便在十五年前一夜潛入明教總壇光明頂內欲偷取明教護教神功『乾坤大挪移』心法。

「當時明教第三十一任教主凌驚雲正在閉關修鍊神功的最後一層,光明左右使者與四法王均不在總壇,只有五散人守關,被歐陽峰當場擊斃兩人,重傷一人闖入密室,凌驚雲運功正值關鍵時候倏然被人擾亂心神,以至走火入魔;但他畢竟乃西域武林頂尖人物,武功出神入化,重傷之下將功力竟挪移逼在一時,仍將歐陽峰打敗,嚇得老毒物連夜逃出光明頂,隱跡白駝山。

「而凌驚雲走火入魔已到油盡燈枯之地,尚未委任傳人便已去世,明教教眾因爭奪教主一位四分五裂,龍王聖女一氣之下遠赴波斯,散人隱退,光明右使蕭明則四處尋找黑衣人蹤跡,其餘人有的去往分舵,有的離教,聲勢大不如前!

「數年前聽聞左使揚光將凌驚雲的女兒迎回光明頂,奉為聖姑,重整明教,只是教主之女年紀尚幼,不過是十幾歲的小女孩,教中事務則多由揚光代行處理,近月內明教偶然之機得知當年黑衣人乃是西毒歐陽峰,總壇傳出聖火令,四處追殺老毒物,孰知竟被靖哥哥遇上,看來明教的人已經傾巢遠赴中土,不但要對付歐陽峰還要抵抗蒙古大軍,尚未俠義之舉,只可惜教中之人多為性格乖僻,很難結交,倒與我爹爹相似得緊哩!」

郭靖點了點頭道:「明教中人言行怪異,卻不失大義,舉事義抗蒙古韃子,保我大宋子民,仍算得俠義之輩,不知中原武林為何似與明教深結梁子?」

黃蓉若有所思,頓了頓道:「聽爹爹講,百多年前中原武林聽到一件驚人的消息,傳聞當時西遼欲南下中土卻對武林人士頗為忌憚,故此欲在半年之後派出一批大遼,塞外以及西域和波斯的眾多高手要到河南少室山藏經閣搶奪武學典籍,從而流傳關外武林對付中原。

「少林方丈甚為擔憂,便招集武林成名人物,有少林、崆峒、崑崙、華山等各大門派高手以及丐幫、太湖幫、五雷盟、龍虎門、長樂幫、五行宮、斷劍門、雷門堡等三山五嶽幫派精英,埋伏在雁門關處阻擊西遼高手!

「孰知來的並非西遼爪牙,而是明教教眾,當時該教第二十七任蕭教主,正陪着愛妻和剛滿月的孩子準備到江南分壇遊玩,為了不必招人眼目,隨行的光明使者,法王及五行精銳都是喬裝打扮。

「中原伏擊的方丈等各門派好手見這些人步輕氣勻,各個均是身懷絕技的厲害高手,當下哪還遲疑,兀自大大出手,雙方激戰一天一夜,死傷枕藉。蕭教主的愛妻亦在打鬥中重傷致死,使他魔性大發,施展乾坤大挪移,不分敵我大開殺戒,最後除了少林、崆峒、華山、丐幫掌門幫主四人重傷外無一能夠活命。

「那姓蕭的教主忽聞嬰兒啼哭,魔性大減靈台方漸澄明,見愛妻已死萬念俱灰,又深恨自己殺念太重,對明教眾兄弟不起,便抱起妻子的身子跳落山崖。少林主持已知其中歧誤,萬分愧疚之下將那嬰兒收養少室山下並傳授武功,好象長大后還坐了丐幫幫主,習得降龍十八掌成為當時武林頂尖英雄人物。

「後來明教下一任教主掌教后,覺得當年雁門關一役乃明教奇恥大辱,便傳出聖火令,出動全教力量欲誅滅中原凡參與過的各幫派,數十年間江湖血雨腥風,爭鬥不休,除少林、丐幫、崆峒、崑崙、華山幾個名門大派尚保自身外,其餘均遭滅門之劫。

「大宋朝廷趁機派黃裳領兵圍剿,明教因此中原幾戰元氣大傷折損好手無數,退赴西域隱匿江湖,中原武林從此一蹶不振,深深地結下樑子;黃裳也因得罪明教許多厲害仇家,故隱退山谷,寫下武學秘籍《九陰真經》。

等到四十多年前,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中原武林已無多少高手,少林崆峒更是嚴禁門下弟子爭強好鬥,故此才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之稱,終以這五人功力最高,卻也有僥倖成分。否則以少林易筋經、崆峒七傷拳、華山獨孤九劍、天龍寺六脈神劍、北冥玄冥神功、明教乾坤大挪移,誰是天下第一卻也難曉!

郭靖聽得目瞪口呆,哪想到其中有這麼多的曲折,更不知江湖除五位宗師外竟有如此多奇人異士和玄妙神功,當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道之上尚有天道,學無止境!

二人相擁佇立良久,念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勝感慨,攜手走進桃花深處……

一千多年後的時空,hongkong(香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游龍神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游龍神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人在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