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一笑之問世間情為何物

拈花一笑之問世間情為何物

大家還記得《神鵰俠侶》中的李莫愁吧,一個情場失意,把一切轉化為恨的命簿女人,記得她常念一句詩: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其實,這詩出自元好問一首極經典的《摸魚兒?雁丘詞》,原詩如下:問人間,情為何物,教人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兮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錢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整首詩,流暢,深情。

這詩源自於一個典故,當年年僅十六歲的年輕詩人元好問,在赴應試的途中,聽一位射雁者說,天空中本有一對比翼雙飛之大雁,其中一隻被射殺,而另一隻,亦一頭栽下,殉情而死,於是年輕的詩人為這種生死至情所感動,買下這一對死雁,把它們合葬起來,建了一個小小墳墓,名"雁丘",並寫下這首千古絕唱。

唉,只有懂**,才能如此深情。想當年元好問也只是十六歲的年紀,就已深知情之一字。

作者通過想像,展開了深入細緻之描寫,把一雙至情至性的大雁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極為感人。情之所至,竟要生死相許。君莫笑痴,這塵世又有多少這樣的痴情兒女?

而詩人最後,亦作了想像,世間亦有許多懂**,來憑弔雙雁,就像現在他為這一對雁感動一樣。

情之一字,無**笑其多餘,然而身陷其中時,誰個懂其中滋味?

元好問的詩,讓人感動涕下,只是如今,物慾橫流的年代,大學生公然上網征百萬富翁,這滾滾紅塵中,再又有多少至情至聖的人?

可是,至情至聖之人,有時,也會讓人覺得恐怖。

我們再分析一下,《神鵰俠侶》中的李莫愁,很多人看過《神鵰俠侶》,應該都不會喜歡李莫愁,一個忘恩負義的邪派女人,她心中沒有愛,只有恨。

我卻可以說,李莫愁,是金庸在《神鵰俠侶》中,寫得最成功的角色。

可以說,這是一個為愛而生,被愛毀滅的女人。

她喜歡陸家少爺,可是人家不喜歡她,這本來是十分平常的事,因為愛情,本來就不是付出就有收穫的,不少單相思的比她還苦,可是,一向自負美貌和武功高強的李莫愁受不了,她心中想的是,我無論才學樣貌,比你那陸家少爺的妻子好那麼多,你為什麼不選我?

而自由就孤僻的李莫愁,痴戀一個人,對方卻不愛她,她受不了,她想不開,她不懂,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讓對方幸福,但她的愛情觀,愛一個人,就要搶他到手,因為李莫愁,從來都是攻擊型的女人。

所以,她在得不到愛情之後,千方百計毀滅,她毀了陸家,害陸無雙父母雙亡,甚至還要殺陸無雙,幸好陸無雙忍辱負重,才在她的陰影下成長。

而一直貫穿《神鵰俠侶》中,李莫愁從來沒有開心過,她充滿了恨,她一出場,必定是那句凄涼的「問世間情為何物」,她不相信愛情,應該說,她是愛情的受害者。

又或者,李莫愁根本最愛自己,要不,到最後,她卻寧願犧牲一個對她最忠心的弟子洪凌波,以求活命?只可惜,她最後也是一樣的死去了,死在烈火中,我記得當時,我在看着電視的畫面,那火光中,李莫愁一身白衣,在火中獨吟「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我只看得毛骨悚然。

幸好,我不是這種愛得要命,恨得要命的女人。

那些只要愛情,不要生活的痴男怨女們,悟了沒?

愛情一旦沒悟透,到最後,你只會引火**。

但仍極愛這詩,因為太經典了,經典的愛情,我小鍶一生都嚮往。

僅此記錄,胡言亂語一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拈花一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拈花一笑
上一章下一章

拈花一笑之問世間情為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