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 重 天 地 第 九 講

兩 重 天 地 第 九 講

兩重天地第九講

先師王明教授,1926年離開家鄉浙江樂清縣到溫州省立第十中學讀書,此省立十中首任校長是清末名儒孫詒讓先生,從小打下考據學的功底。而後王明老師去杭州讀高級中學,考試成績名列全校榜首,當時正值軍閥混戰國家危亡之際,先師唯潛心讀書而已。直至考入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師從馬裕藻、鄭奠、羅庸、錢穆、陶希聖、余嘉錫、黃節、顧隨諸先生,其間尤得胡適之教授的賞識。先師自北大畢業后,又考取中央研究院的研究生,陳寅恪教授親任主考,然因回鄉探親逢日寇轟炸滯留未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即遷至昆明組建西南聯大。王明先生隔年又負笈至昆明,重新考試入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導師為湯用彤、唐蘭諸教授,所長為傅斯年先生。王明先生為北大文科所首屆研究生,住在青雲街靛花巷3號的一座樓上,陳寅恪教授也來西南聯大任教,沒帶家屬,住在此樓隔壁,王明先生朝夕請教。王明先生終生對胡適、湯用彤、陳寅恪的教誨感懷至深,他畢業后留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1949年以後併入中國科學院考古所,1959年調入哲學研究所,其一生之學術多為校勘、考據古書,是令人眼花繚亂的蟲魚之學,跟書本打了一輩子交道。我是由天津大學陳國符教授引入道學的研究領域的,到北京跟隨先師王明教授八年,刻苦研讀儒釋道三教典籍,直到先師逝世后我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才將多年苦讀《道藏》積累的知識派上用場。《太平經合校》與《抱朴子內篇校釋》是凝聚了先師王明教授多年心血的力作,當我寫成《抱朴子內篇研究》書稿后(此書稿後來改名《魏晉神仙道教》由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先師讀後比自己出版了一本書還高興。他囑我再搞一本《太平經研究》,將《道德經》和所謂「四子真經」(《莊子》、《列子》、《文子》、《庚桑子》),加以剖析整理,我要完成先師的遺願必須花費一輩子的精力去鑽研古書。再加上我接受錢學森教授的囑託以現代自然科學和哲學的知識破解道教內丹學之秘和創立新道學,這些年焚膏繼晷的苦讀和思考使我身心交瘁。由於內丹學法訣靠師徒秘密的口傳心授,這樣使內丹學變成神秘的江湖文化,得不到丹道法訣《道藏》中的諸多丹經將無以索解。我為此迫不得已又到隱居山林和民間的丹師那裏拜師訪道,力圖將此江湖文化重新引入學術界,通過我的努力使學者們讀懂丹經展開內丹學的研究。我苦心孤詣地承受着沉重的學術勞動和心靈壓力,決心揭開丹道法訣之秘,使年輕一代學者不必再走拜師求道的江湖文化路子,使內丹學的研究在學術殿堂上獨樹一幟。《指月錄》載福州古靈神贊禪師,見蜜蜂投窗紙求出,有偈云:「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我在佛道典籍的故紙堆里已鑽研了二三十年,逐漸發現了一些秘密,今將這些體悟向國內外丹道愛好者公佈出來,願後人直接由空門而出,節省一點鑽故紙的精力。

(一)大同世界的道德社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歸根結蒂,都是關於「道」的文化。**述中國歷史云:「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至於今」。伏羲、神農、黃帝,古稱三皇,都是中國先民原始公社時期的部落酋長。伏羲代表五千年以前的游牧時代和八卦文字的肇始,神農代表農業社會和中草藥的發明,黃帝時則氏族原始公社的文明達於鼎盛。還有更早的有巢氏、燧人氏,則代表先民數十萬年的歷史階段居住巢穴的建立和火的應用。少昊(少皞)、顓頊、高辛(帝嚳)、唐堯、虞舜,謂之五帝,則是先民原始社會部落戰爭和歷史進化的時代,也即老子所說由道而德再到仁、義、禮的道德淪落時代。我曾經發現一種歷史進化論的社會動力學,即逐次從體力、神力、德力、權力、財力、智力,再由德力向道復歸。我在王屋山訪問過專職保護山野猴群的老人,據他說每群猴子中都有一個猴王,可以領導猴群在限定地盤內活動並擁有幾個王妃和享有美食,這種自然生態現象實在像我們中國**政權延續下來的官吏特權。據說猴王的競選完全靠體力,而且四年一屆如期舉行,這又類似於現代美國總統的選舉。看來體力社會尚處於動物的蒙昧時代,其中「王」的享受特權及競選程序是有自然生態根據的。人類社會文化之始,即出現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宗教,氏族酋長的統治亦靠原始宗教的神力,這大概就是有巢氏、燧人氏的原始氏族社會。原始氏族的神力社會是自發產生的,每個氏族成員都必須嚴格遵守原始宗教的行為規範,違反原始宗教就意味着脫離氏族,而脫離氏族是無法生存的。神力社會有宗教而無哲學,非理性的信仰壓倒理性思考,故僅有「文化」出現卻沒形成獨立「文明」體系。而後由幾個氏族共同組成胞族,再由胞族發展為部族,逐漸形成有統一語言文字的民族,社會越來越進化發展。中國社會發展到三皇時代,人類從非理性的宗教信仰轉入理性的思考,始進入文明社會,「文化」開始成為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原動力,道學文化發軔奠基,遂由神力社會進化到德力社會。三皇時代的德力社會是一種原始共產制的氏族公社,而後由五帝時代道德逐步淪落,至夏、商、周三代時期,中國由德力社會轉化為權力社會,儒家文化就成了維護權力社會的意識形態。五帝時代中國進入洪水時期,各部族在治水當中父權上升,洪水結束在禹時,乃夏之初年,中國由原始社會逐步進入父權家長制的階級社會。夏、商、周三代華夏民族開始形成,奴隸制的剝削壓迫日見殘酷,至周代早熟為封建宗法社會,儒家的宗法禮教逐步佔據統治地位。中國的權力社會延續了數千年,清朝滅亡之後又向西方資本主義的財力社會靠攏。當代世界的前鋒已由財力社會向智力社會進化,代表人類智慧結晶的現代科學技術早已成為社會歷史發展的槓桿。隨着上個世紀西方世界後現代主義新啟蒙運動興起,科學主義及工具理性萬能的弊端日益暴露,老子的道家文化成為世界各國學者研究的熱點,全世界出現了從智力社會再向德力社會回歸的契機。德力社會就是以道學文化為主導意識形態的大同社會。

社會動力學不是一種機械論的學說,其中所論社會動力是相互交叉相輔相成的。社會動力學僅是按世界流行的「動力因」觀念歸納出的片面理論,而對亞里士多德的形式因、目的因、質料因,尚未觸及。這種學術觀點並非同人們熟知的其他社會形態學說相衝突,僅是對我國流行已久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持謹慎態度。達爾文進化論是馬克思主義產生時代的重大科學背景,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影響並對經濟基礎發生影響,歸根到底經濟條件還是具有決定意義的。稍後的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卻以自己的研究斷言,西方民族在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對於西方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關於文化的問題,我在《宗教、科學、文化思考錄》和《21世紀的新道學文化戰略》兩篇文章中已闡明了自己的學術觀點。我曾說過,有史以來人類智慧的高峰有三座,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佛陀的唯識論、莊周的齊物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將西方文化的智慧推向頂峰,已經接近了宇宙時空觀的真相。佛陀的唯識論初步揭示了人類心靈的奧秘,使人得以在反觀自身中大徹大悟。莊周的齊物論將人類智慧提升到道的高度,消弭了認識論上的是非、物我等諸多差別相,達到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體道歸真的境界。德即得道,也即得一,道家講「得於一而萬事畢」,據此我們必須樹立以下新的道學觀。

首先,我們須要認識到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統一的,宇宙的本原即是道,自然界是由道生化而來的。道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產生和發展的總原因,它既是亞里士多德的動力因,又是質料因、形式因和目的因。因之,道是人類所有科學、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社會倫理等文化要素的起點和終點。

其次,我們還要認識到,無論東西方各色人種,在體質和心靈上也是統一的,因之地球上的人體具有統一的生理和心理規律。這樣,人體生命的修鍊規律也是統一的,無論是禪宗、密宗、瑜珈等世界各種宗教的修鍊程序,其最終揭示的人體生命和心靈奧秘都是一樣的。由此我發現,丹道法訣揭示了人體生命和心靈的所有奧秘,世界上多種宗教秘傳的修鍊程序,包括禪宗、密宗、瑜珈、印度教性力派、伊斯蘭教蘇菲派和基督教神秘主義派的通靈體驗,都包含在丹道修鍊的程序之中。我不但論定丹道法訣也是世界上各種宗教的修鍊法訣,還進一步在《宗教、科學、文化思考錄》一文中揭示出包含在世界各種宗教中的元宗教精神。

再次,我發現地球上不同民族各自形成的傳統文化在本質上也是統一的,由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造成的差別僅處於次要地位。我們不要為語言、文字、著作及文化大師民族性格的不同遮住雙眼,應該從道學齊物論的高度去透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隱含的元文化精神。由此看來,不僅中國的道、儒、釋、墨、法諸家三教九流文化本質上是統一的,東西方文化也存在本質上的統一性,這就是我提出創立新道學作為普世文化的立足點。我在《21世紀的新道學文化戰略》一文中論述了創立新道學的可行性和歷史必然性,並認定新道學是唯一可以拯救人類於罪惡、恐怖、戰火、自相殘殺、生態滅絕等災難的文化戰略。韋伯認為西方現代資本主義發生的動力來自於加爾文教派的文化精神,然而我們從元文化的高度去認識,加爾文教派的精神在本質上同中國墨家的文化底蘊是同一的。墨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接近西方古希臘文化的學派,它精於物理學、邏輯學並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在戰國時期儒墨二家稱為顯學,只是因為直接和儒家相衝突才沒能發展起來。然而墨家之學雖被君權政治壓抑但並沒斷絕,它融合於道家文化之中保存下來,人們可以從**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國策中看到墨家文化在現代的閃光。我還發現,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存在本質上的同一性,即都曾經過上萬年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社會實行原始**的民主制度,中國的道家文化就發源於這一歷史時期,中國三皇時代德力社會形成的道家文化是全世界唯一保存下來的母系氏族公社文化。在全世界,特別是古希臘羅馬時代興起的西方文明,早已對自己母系氏族共產公社時期的文化失去了記憶,或者說是記憶淡薄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說:「希臘人,在他們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時候,已經站在文明時代的門檻上了;他們與上述美洲部落之間,橫著差不多整整兩個很大的發展時期,亦即英雄時代的希臘人超過易洛魁人兩個時期。」希臘人的歷史記憶正是從他們的「英雄時代」開始的,在這之前的歷史已經湮沒在神話故事裏。然而,在英雄時代的希臘社會制度中,古代共產制傳統的氏族組織還是很有活力的,否則將不會出現奴隸社會普遍的城邦民主制,否則現在西方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憲政體制也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儘管西方文化走上了類似中國墨家的分析實證的科學傳統,然而我們從泰利斯、赫拉克利特、蘇格拉底等,特別是阿拿克西曼德那裏仍然能發現道家文化的要素,並且現代西方流行的人本主義、自由主義、民主主義也並不悖離道學的原則。這說明,新道學文化的創立足以喚醒西方古老氏族文化的歷史記憶,從而糾正現代西方文化戡天役物、弱肉強食的弊病。

最後,我們還須指出,地球上人類各民族的社會理想也存在同一性。從中國先哲的大同世界到柏拉圖的理想國,從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到馬克思的**學說,都在嚮往一種沒有階級壓迫,人性全面解放的理想社會制度。這種社會理想實際上是預言人類社會必然在更高階段上向原始共產的氏族公社民主制度復歸。這種人類終極理想的社會即是大同世界的道德社會,而道德社會的實現必須以新道學文化的傳播為先導。今天推動人類進入大同社會的根本動力已不僅是生產力,不僅是經濟,而主要是文化的革命,是新道學的創立。當今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如果都用於創造財富並為全人類造福,如果每個人都有高尚的道德觀念對同類充滿愛,這就足以使全世界所有人種都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足以使整個地球都進入自然、和諧、生態平衡的道德境界。然而由於世界各民族在相互殘殺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潮流驅使下,現代科學被用來製造和儲存可以摧毀地球、滅絕人類幾十次的核彈和生化武器;各國都花費大量金錢建設軍隊、警察、監獄和法庭;數量不少的人為了滿足個人私慾從事販毒、搶劫、詐騙、貪污、殺人等危害社會的犯罪恐怖活動。生產力的發展和財富的增加不能滿足人們的貪慾,科學主義和工具理性萬能的浪潮反而更加扭曲了人類的人性。愛因斯坦說:「只要各個國家有計劃地繼續備戰,那麼恐懼、互不信任和自私自利的野心就會再次導致戰爭。」「但願廢除當前國際無政府狀態不必由一次自作自受的世界性災難來實現,這種災難的規模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時間是太短促了,我們要行動,就必須立即行動起來。」(《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我對剖析丹道之秘和創立新道學的研究,出於一種對全人類發展前景的憂患意識。我少年時代的詩詞及成年以後的所有著作,都浸漬在這種濃重的憂患意識之中,因之我傾盡半生精力揭示丹道之秘以度世度人,決非誘人當「自了漢」,追求個人成仙成佛之夢。丹道修鍊者不應走宗教徒那種自我解脫遁入夢幻中天國的道路,而應該努力在地球上建立道德社會的現實天國,這也符合大乘佛教自度度人的思想。丹道學是科學,科學就應當用來為人類謀福祉。我們應當牢記愛因斯坦的話:「個人的生命只有當它用來使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生活得更高尚、更優美時才有意義。」(《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我們必須把整個地球當作自己的祖國,一是要做一個地球人,樹立起世界公民意識;二是要做一個現代人,為實現全人類的社會理想而奮鬥。我們應當通過丹道修鍊造就一大批道學人才,把新道學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二)什麼是道老子《道德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25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1章)由此可知,老子的道論把道視為宇宙的起始點和萬事萬物的總根源。道是宇宙的本原,它有體有用。所謂道體,即是宇宙萬物之原始本體,它呈現「有」和「無」兩種狀態的統一。首先是「無」,即宇宙創生之前的虛無空靈狀態,稱為「天地之始」,具有質樸性和絕對性。然後是「有」,即宇宙創生之際具有生化功能的混沌狀態,稱為「萬物之母」,具有潛在性和無限性。所謂道用,是宇宙所有運動和變化的驅動力,是宇宙的根本節律和法則秩序,是宇宙萬事萬物中普遍存在的客觀規律,稱為「常道」。常道是宇宙一切生化運動的總規律和總原因,包括動力因、形式因、質料因、目的因。道類似於柏拉圖的「最高理念」,黑格爾的「絕對觀念」,是世界各民族先哲千百年來一再體悟到的宇宙無限本體。道既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人體的本我。作為宇宙的本原,道是一種絕對的真知,因而為符號指稱所難以描述的客觀存在。語言符號的指稱只能描述相對知識,而道是可以體悟難以言說的絕對知識。作為人類心靈的本我,道是「知覺者」,因而具有不可被知,不可當作被測量的對象,即「不可名」、「不可道」的性質。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的無分別相,因而具有不能被生化,不能被區分的性質,是宇宙的「無極」狀態。道是人類的知識之根,學術之本,它是宗教的終極信仰,哲學的智慧之源,科學的原始公設,美學的最高境界,倫理學的價值取向,世界文明的堅實支點,人類精神回歸的家園。

(三)道的宇宙論老子《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42章)這就是老子關於宇宙創生和演化的基本圖景。道以其「生化原理」產生萬物,萬物以「中和原理」得到道的特徵。

「道生一」中的「一」,指元始先天一炁,是宇宙創生之始的一片混沌狀態。內丹學家將元始先天一炁也稱先天混沌一氣,先天祖氣,是宇宙中隱藏着的唯一秩序,是產生宇宙根本節律的信息源,是宇宙創生和演化的內在驅動力。「一」是種子,是原型,是基因,是宇宙中萬事萬物地「模本」。它類似於歌德猜測到的「創造力」,柏格森的「綿延」或「生命衝動」,是佛陀地「心」,是宇宙的「絕對精神」。「一」即「太極」,或稱為「朴」、「獨」、「純」、「真」、「素」等,也稱作「神明之德」,即「神」和「德」。

「一生二」中的「二」,指陰陽二性,即「兩儀」,是引力和斥力對立統一、相互作用的狀態。恩格斯在《自然辨證法》中斷言:「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終極原因」。「只有從這個普遍的相互作用出發,我們才能了解現實的因果關係」。這個觀點幾乎是恩格斯自然哲學的綱領,他由此推論「宇宙中一切吸引的總和等於一切排斥的總和」,並說這種觀點也是黑格爾的。恩格斯盛讚古希臘的自然哲學家在辯證思維方面超過了他那個時代的科學家,然而他不知道,中國的老子早已作出了真正科學的結論。道學的智慧在任何時代都是超前的。

「二生三」中的「三」,是指有象、有氣、有質的信息、能量、物質三大基本要素。物質是宇宙以粒子性存在的方式,它標誌着部分和整體、個別和一般之間的區別。能量是宇宙以波動性存在的方式,它標誌着運動和靜止、間斷和連續之間的區別。信息是宇宙以選擇性存在的方式,它標誌着有序和無序、方向性與合目的性。信息是物質和能量的形式或結構,它本質上可以簡化出一些無量綱的「數」(如圓周率π,自然對數的底е,虛數i,無窮大數∞,無窮小數α)。粒子的存在形式為束縛信息(熵),表現為空間;波動性的存在形式為自由信息,表現為時間,因而信息本質上是空間與時間的耦合。

「三生萬物」就是說,宇宙中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生命界到人,都是由信息、能量、物質三大基本要素組成的,人的心靈或精神本質上是信息的高級形態。當代一些中國哲學史家,對老子哲學中「三生萬物」的「三」解為陰氣、陽氣、和氣,這是食古不化的愚昧之舉。道家之學,貴在與時偕新,「三」為物質、能量、信息三要素,這是新道學的解釋。這三大要素皆沒有西方哲學中「實體」的機械論含義,而是說它們都是客觀的實在,是這些實在的「關係」生成「萬物」,物是緣起於這三大要素的「關係」的。「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是講宇宙中萬物無陰陽不生,無陰陽不化,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平衡之謂德,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在不斷震蕩的運動中最終靠向中和態的趨勢,中和態即陰平陽秘的穩定態。這就是道的「生化原理」和德的「中和原理」。

(四)新宇宙圖景的科學解釋1979年冬世界各地中華民族的科學精英聚會廣東從化溫泉召開高能物理的學術會議,先師黃友謀教授時任廣東省人大副主任和中山大學副校長,自然被推為會議召集人聊盡地主之誼,會後他又邀請楊振宇、周培源,李政道、錢三強分兩批來校作學術報告,他主持報告會兼作翻譯,這些學術活動極大地鼓舞了我們四個研究生對物理學的興趣。當時黃老正給我們講授三大科學前沿的課程(物質結構、天體演化、生命起源),我還選修子電子系鄧魯陽教授「資訊理論」的課程並取得較高成績。那時我年方少壯,很以考入著名物理學家黃友謀教授門下而慶幸,為早日補回「文革」動亂中損失的青春,日以繼夜苦讀,對科學前沿的新知識如饑似渴。1980年,我在聽物理系關洪教授的課程時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發生研究興趣,進入一種如醉如痴的心理狀態。幾個月後,我寫出一篇學術論文,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理常數,其數值等於玻爾茲曼常數k和自然對數ln2之積,並推導出可用能與信息之間的數學關係式,當時此文沒有使用國際單位制。全文如下:

資訊理論和熱力學結合的思考

科學史上力學和熱學曾經分家達一個世紀之久,這並不是力學家一點也看不到熱現象往往伴隨着力現象以俱生,而只不過認為這不在他們的研究範圍之內罷了。我覺得在過去百餘年中,熱力學家不注意信息,似乎是這一現象的歷史重複。既然過去把力學和熱學結合起來曾經改變了整個力學的面貌,現在如果我們直接把信息引入熱力學,也必將大大開闊人們的眼界,從而促使熱力學和資訊理論在科學史上必然地統一。

我們不難理解,熱只能從高溫傳向低溫,是首先消除了熱傳導方向上的不確定性,產生了信息。物理系統的自發不可逆過程,也是因為不同過程留下了不同的痕迹,付出了依賴過程變化的信息量。世界上任何自發過程都是不能不留痕迹的,它不能自動復原正是因為它在外界殘留下信息。其實,任何熱力學過程都伴隨着信息的變換和傳遞,只不過以前長期被人忽視而已。所謂第二類永動機,是想不付出能量的質在信息傳遞中發生退化的代價而白得到功,當然是不可能製造的。太陽的熱輻射,是一種熵增過程,同時這種輻射又是地球上信息的來源;如果太陽熄滅,地球上的生命馬上終止。當兩個氫原子核聚合時,總質量的一部分轉化為進入恆星外層空間的輻射能(根據愛因斯坦公式E=mc2),這些能量也攜帶了一定的信息量,使整個過程的熵也增加了,因為束縛在原子核內的能量向空間傳播這一過程可以被認為是無序程度增大。由此可知,在宇宙中,不和信息相聯繫的純粹能量變化是沒有的。

我們知道,一個熱力學系統中的內能U只有一部分可以產生機械功,這一部分叫作可用能E.在系統的等溫變化中,可用能也就是自由能,這時系統內部有均勻的溫度T,當系統的溫度與四周溫度趨於相等時,E=U-JTS.J為熱功當量,JTS也叫束縛能。既然束縛能和熵的聯繫早已明確,那麼可用能和信息的聯繫能否給出呢?

我們已知信息量I和熱熵S的關係式為:I=(Smax-S)/(kln2)

Smax為系統最大可能的熵,S為系統的實際熵。

如果把Smax和S分別用物理系統的理想氣體在可逆過程的熱溫商和在等溫膨脹達到平衡時的實際熱溫商來表示,則I=(kln2)-1(Qmax/T-Q/T)=(kln2)-1△Q/Tdb由於△Q在這裏表示恆溫條件下可逆過程吸收的熱能和不可逆過程吸收的熱能之差,我們知道,最大功只能在可逆過程中得到,不可逆過程等於浪費了功,△Q實為不可逆過程浪費的可以用來做功的可用能E.於是,我們推演出信息量I、可用能E和絕對溫度T的關係式:E=HIT**/當信息量的單位取比特(bit),H=0.975×10-16爾格0K-1,為玻爾茲曼常數k和ln2之積。這樣信息和熵不僅在統計學的概率表達形式上是一致的,而且在物理內容上和能量的聯繫形式也是對應的。上式的物理意義是:

熱力學系統儲存的信息量I和該系統的可用能E成正比,和其絕對溫T成反比。

這樣結合第一定律,我們還可得到下面孤立系統內能、信息轉化和守恆的關係式:U=HIT+JTS!bU這說明在系統的內能不變時,要增加能量的信息儲存,就需要做功以減少系統的熵,使其可用能增加。反之,在系統的熵增加時,可用能就減少。在自然界天然變化中發射自由信息的熵增過程,都是可用能減少的過程。這時系統的內能在量上雖然守恆,但在質上要發生退化,可用能會轉化為束縛能。熱能的價值決定於它所能產生的功有多少,當系統的熵增加時,熱能的價值便降低,變得愈來愈不中用。由此看來,熵不但是熱分子混亂程度的標誌,而且是能的不可用程度的量度。反之,信息則是系統結構的有序性及其能量的有序性或可用程度的量度。這樣,我們就可彌補原來能量只從量上量度的缺陷,給出能量從質上比較的標準。宇宙中萬物的熵自發增加趨勢,同時也決定了它們在相互作用中自動發射信息的屬性。孤立系統的內能和信息是守恆的。

我的這篇論文寫成后曾寄給錢學森教授,錢老於1982年初轉給北京師範大學的方福康教授(他當時剛從普里高津處留學回國,職稱是講師),我接到信後於1982年春去北京在方福康先生家中闡明了這一觀點。後來我撰寫《廣義資訊理論探索》連同此文初稿分別發表在四川《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3期和1988年第3期。近年我在「文革」期間一起下鄉的老友林金桐教授(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又推薦給該校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刊登此文,然終未引起學術界的重視。這大概是由於我從自然科學改行研究道學廿余年,沒資格在自然科學界權威的學術刊物正式發表論文之故,然而我卻一直注視着現代物理學的研究進展。20世紀物理學有幾個重要關係式和物理常數的發現透露了自然界的奧秘,這其中包括:普朗克常數h,玻爾茲曼常數k.海森堡測不準關係式:(1)能量和時間ΔE?Δt≥h,(2)位移和動量Δx?ΔΡx.還有兩個基本關係式:(3)E=mc2,(4)E=hυ。將(3)、(4)式聯繫起來得到(5)m=hυ/c2(包括物質波公式λ=h/mυ)。再結合我給出的(6)E=HIT,可以得出結論:宇宙中的物質、能量、信息是可以按一定數學關係相互轉化的,它們在孤立系統中是守恆的。

這樣,我們將虛數i代入到這些關係式中,利用求極限(n→±∞,n→O)等方法將其擴展到宇觀或微觀領域(包括虛世界),就可以推導出一些有重大物理意義的新關係式,解決科學界很多懸而未決的物理難題,這些工作留待那些受過嚴格科學訓練的有心人去做吧!我們必須指出,一些最小最輕的基本粒子必然同時具有波動性、粒子性、選擇性等三種基本特徵。通過科學實驗我們不僅可以證實這些基本粒子存在波粒二象性,而且可以證實它們存在物質(粒子性)、能量(波動性)、信息(選擇性)三象性。選擇性本質上是一種心靈特徵,宇宙自創生起就有合目的性的選擇趨勢,宇宙的演化本身就是有生命的和有智慧的,生命現象的出現及人類心靈的花朵盛開決不是偶然的。新道學的宇宙圖景,消除了西方哲學史上心和物的對立,給出了心、物、能一元論的宇宙觀,發現宇宙中早已隱藏着出現生命和心靈的潛在根據,這必將給未來的科學發展帶來新的動力。我們還可以滿懷信心的指出,丹道修鍊中出現的人體生命潛能和心靈潛能現象將在科學上得到解釋,錢學森教授預言的科學革命必定會到來!

(五)兩重天地的發現我們再回到本文開頭一節的話題,「執於一而萬事畢」。西方學術由古希臘的自然哲學逐步分化出許多門類,越分越細,每個科學家終生只能研究一個狹窄的門類,精於一種只有經過多年訓練的少數專家才能讀懂的語言。例如在數學界,自希爾伯特(D.Hilbert)之後,就再沒有一個數學家,而只有拓樸學家、數理邏輯家、幾何學家等。這樣,各門類的專家雖然由科學的高速發展變得越來越聰明,但在本專業之外的眾多領域卻仍覺愚昧。錢學森教授曾作過學術分類的研究,他將全部科學分為十大門類,並以哲學為最高概括的學問。馬克思甚至預言過人類的知識將不斷綜合,最後僅剩一門學科——歷史科學。我是在翻譯凱德洛夫的《偉大發現的微觀剖析》一書時了解這一觀點的。我也認為人類分門別類的學術最終也將歸結為一門學科,這就是道學。道是人類智慧的樞紐,莊子稱為「道樞」,又稱「環中」。人們只要沿着一門學問認真鑽研下去,總有一天觸摸到人類智慧的樞紐,心靈的火花突然爆開,就會「一竅通百竅通」,達到道的境界。道學是人類智慧的樞紐,掌握了道學,就會打通各門學科之間的壁壘,填平東西方文化之間的鴻溝,就會如莊子所說「得其環中,以應無窮」。由此可知,錢學森教授倡導的「大成智慧學」,就是我們正在開創的新道學。

我已經初步揭示過新道學的理論在現代科學前沿的應用,並堅信由此會觸發一場新科學觀的革命。下面我再揭示一條新道學的重大發現,就是「兩重天地」的新宇宙觀。道學的歷代宗師,如伏羲、黃帝、老聃、關尹子、列禦寇、文子、楊朱、莊周、魏伯陽、鍾離權、呂洞賓、陳摶、譚峭、張伯端、王重陽、白玉蟾、張三丰等,發現了宇宙人生的一個大秘密。這種秘密,佛陀等哲人也曾用不同語言進行了揭示,丹家將其概括為「兩重天地,四個陰陽」,也有的丹家秘傳為「兩重天地,三個陰陽」,弄不懂這個秘密是無緣進入丹道之門的。呂祖《指玄篇》詩云:「玄篇種種說陰陽,二字名為萬法王。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里煮山江」。又云:「兩重天地誰能配,四個陰陽我會排。會得此玄玄內事,不愁當道有狼豺」。《周易參同契》號稱丹經之祖,其中隱藏着許多最關鍵的丹道法訣。《參同契》開頭六句云:「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籥」。門為雙為陰,戶為單為陽。乾南坤北為伏羲先天八卦,離南坎北為文王後天八卦。先天之世界(古稱世界為天地)為虛空世界,在人體為法身。後天之世界為實體世界,在人體為色身。《參同契》這六句話,將「兩重天地,四個陰陽」的真諦和盤托出。兩重天地分虛無的天地和實有的天地,四個陰陽即先天陰陽和後天陰陽。從另一方面說,宇宙是一大天地,人體乃一小天地,各有陰陽對應關係,也稱「兩重天地,四個陰陽」。還有「兩重天地,三個陰陽」之說,其中三個陰陽指自身陰陽、同類陰陽、虛空陰陽,兩重天地即為形而上的道世界(虛無空靈的天地)和形而下的器世界(後天實體的天地)。所謂先天的道世界,包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三個生化過程,一直到「三生萬物」,都是先天陰陽在起生化作用。「三生萬物」則由先天轉化為後天,由「無色界」生出「色界」,雖轉為後天陰陽用事,然仍是陰陽在萬物中起生化作用。陰陽是一種相互作用的「關係」,並在一定「關係實在」中被稱為「陰陽」,切不可將「陰陽」固定不變地指稱為某種實體。因為在此一關係實在中被稱為「陽」的東西,可能在彼一關係實在中被稱為「陰」,切不可以西方第一性質「拜物教」的機械觀硬套新道學的概念。根據新道學的「太極原理」:一陰一陽之謂道,無論先天或後天的生化作用,都離不開陰陽相互作用。孤陰不生,寡陽不化,法身先天成丹,色身後天生人,凡是要生出個什麼東西,凡是要變化成什麼新狀態,都要靠陰陽交和,離了陰陽道不成。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永遠處於相互作用的對立統一關係之中。以上是道學《太極圖》的真實含義,也是三家陰陽丹法的理論根據。

我今打破盤中之謎,將中國內丹學家歷代相傳的這個大秘密揭示出來,闡明東方聖人的宇宙論。原來在內丹家眼裏,除了我們這個有形、有象、有質、可觀察測量的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無形、無象、無質、難以觀察測量的虛無空靈的世界,這就是說宇宙中存在「兩重天地」。「兩重天地」都是關係的實在,但前一重天地為實體,后一重天地為虛體。前一重天地是實數的時間空間,后一重天地的時空是虛數(即超時空)。這就是說,前一重世界是「三生萬物」而成的後天世界,后一重世界是萬物未生之前的先天世界;前一重是「形而下」的「器」世界,后一重是「形而上」的「道」世界;前一重即佛教所謂「色界」,后一重即佛教所謂「無色界」。「色界」在佛經中簡稱「色」,在道經中簡稱「有」,是實數表示的世界:「無色界」在佛經中簡稱「空」,在道經中簡稱「無」,是虛數表示的世界。色界裏的萬物運動以光速為極限,受時空界限的限制,受當代科學中物理定律的支配,可以用西方發明的科學儀器觀察測量;無色界乃萬物未生前的先天世界,超越時空的限制,現代科學的物理定律和時空觀尚不能解釋無色界的現象,西方發明的科學儀器也無法觀察、測量無色界。其實用於觀察、測量的科學儀器,僅是人類感官功能的延伸;觀察不到的東西,只說明其沒有人類感官的在場性。語言和數字無法描述的東西,也只說明其缺少可言說性。其實宇宙中人類無法以感官觀察和不能用數字、語言描述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由於人類感官及語言的有限性,能感知和確切描述之物僅是特殊的存在。西方現代自然科學目前的發展水平僅能研究色界的物質運動,儘管科學家已發現暗物質、反萬有引力的存在,但是足以打破現有時空觀的新物理學革命畢竟還沒有發生。然而中國古老的道學智慧卻早已深入到無色界,可以認識康德所說的「物自體」,也即道的世界。新道學可以打破「色界」和「無色界」的界線,揭示出「色界」和「無色界」的共同規律,可以極大擴展人類的眼界和智慧,開創新的時空觀,引發21世紀的科學革命。

所謂「色界」和「無色界」,都是由道緣起而生的關係實在,並且二者之間也是互為緣起的。我們決不能以西方過時的機械論時空觀猜測它們,誤以為在色界宇宙之外另有一佔據空間的無色界宇宙,就像兩隻並排存放的箱子那樣。實際上,我們生存的「色界」宇宙本身也是一個「無色界」宇宙,色界和無色界是相輔相成,互為因緣,亦此亦彼,即此即彼的,這才是新道學的宇宙觀。西方現代科學已經有初步認識的色界宇宙,同時也是道學早就揭示的無色界宇宙,虛無空靈的道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只不過人們囿於西方時空觀的局限,對它還缺少認識罷了。佛陀《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老子《道德經》講「有無相生」,實際上都是新道學的自然定律。《關尹子?七釜篇》云:「有即無,無即有,知此道者,可以制鬼神。實即虛,虛即實,知此道者,可以入金石。上即下,下即上,知此道者,可以侍星辰。古即今,今即古,知此道者,可以卜龜筮。人即我,我即人,知此道者,可以窺他人之肺肝。物即我,我即物,知此道者,可以成腹中之龍虎。知象由心變,以此觀心,可以成女嬰。知氣由心生,以此吸神,可以成爐冶。以此勝物,虎豹可伏。以此同物,水火可入。惟有道之士能為之,亦能能之而不為之」。新道學的自然律,其實際運用是奧妙無窮的。

考古希臘之宇宙觀,無論是被前蘇聯哲學教科書稱為「唯物主義」的赫拉克利特和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還是被定性為「唯心主義」的柏拉圖的理念論,都沒有東方印度哲學和中國哲學那麼高的抽象思維水平。古希臘原子論和理念論都是一種物質實體或精神實體,具有某種粒子性的思維模式,而且都注重理性思維和邏輯推理。以丹道心理學的語言說,西方哲學從古希臘時代就是一種常意識層次的推理判斷。佛陀的佛教唯識論哲學則不然,乃是比西方哲學高出一個層次的真正的「唯心主義」。佛陀對宇宙本原的認識來自於深層心靈的頓悟,是元意識層次中阿賴耶識所藏無垢種子(阿摩羅識)的體悟,由此得到宇宙萬有自性本體的認識。據此,佛教倡「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說,由此認識心物一元的自性本體的實相,這是一種心性本體論的哲學。老子的道學則認為宇宙和人體都是一種由信息、能量、物質因緣和合的關係實在,前者為大宇宙,後者為小宇宙,都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化模式的產物,其本原都是道。人類心靈的元意識層次可以體道合真,心靈既是道的生化運動的結晶,又可以通過修鍊同道一體化,達到「即心即道」的境界。至此一境界,心與道不再是能見與所見的二元對立,而是同歸於無生無滅的無分別相,歸於虛無的絕對本體,即佛學之真如實相,道學謂之以心契道。由此可知,道學可以包攝佛學的科學成果,是心物能一元論的哲學,但卻是區別於心本論的道本論宇宙觀。道學的心性論雖通於佛學,但並非純粹的主觀唯心論,而是仍具有道學客觀與主觀相統一的特色。新道學「兩重天地」的理論應是對21世紀科學革命的一大貢獻。

(六)「兩重天地」理論在丹道學中的應用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時間、空間、質量、能量都可以改變,僅有光速不變。如果人們跨入光子火箭,達到光速飛行,這時外部空間為零,靜止質量為零。這樣,從外部看,光子不佔據任何靜止空間,沒有任何結構和形式,是「其小無內」的;從內部看,光子的外部空間為零,時間和空間失去意義,整個宇宙就是光子本身,它是「其大無外」的。在丹道學中,道即是「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的。由此看來,光子是一種與道合真的關係存在,光子同時具有粒子性、波動性、選擇性(合目的性),它可以根據測量的目的呈現波或粒子的不同形態,光子是有「心靈」的,這就是波粒二象性實驗的道學解釋。在丹道修鍊中,光是由「色界」通往「無色界」的臨界線,色界的時空以光速為界限,物質運動最大不能超過光速,否則時空失去意義;而無色界的運動不受光速限制,是超時空的。新道學關於「有情之生命皆源於水,含靈之智慧皆通於光」的觀點,亦和佛學宇宙生成論相合。佛學嘗雲,火、水、風三災大劫過後,大千世界毀滅,當新世界產生時,風、金、水、地四輪初轉,山河大地形成。水輪中藏有一切物類的種子,眾生從「光音天」降落,初時為自在飛行的光蘊身,而後受地上食色貪染,失去光明和神通,身體沉重為血肉之軀。其實人類的心靈始終是虛的,心靈運動不受光速限制,思維活動都是超時空的。無色界是虛數的世界,在人體則是和色身相對的法身。先師嘗云:「光通陰陽界」,就是說人體修鍊到見五彩神光,就可以打通色身和法身的界線,人的意念也就可以激發潛能了。當人的意念可以對色身和法身產生實際作用時,便是「神通陰陽界」,至此則可天人合一,參贊天地之化育。我今將其丹訣撰成一首小詩,讀者可在修鍊中體認,詩云:「空中透銀霜,青白赤黑黃。欲識清涼境,先得五彩光」。

一旦揭開「兩重天地」的秘密,丹道修鍊中的許多問題皆可迎刃而解。例如丹道中最秘的法訣,人所共知是「玄關一竅」。然而什麼是「玄關一竅」?我遍閱丹經,沒有那本書能說明白,及遍訪名師,也不見有人說得清楚。其實所謂「玄關一竅」,無非就是指「兩重天地」之間的通道,丹家要出有入無,由色界進入無色界,則這個進入無色界的「大門」,就是「玄關」,二者之間的隧洞,即稱「一竅」。因而張景和《枕中記》云:「混元一竅是先天,內面虛無理自然。若向未生前見得,明知必是大羅仙。」虛的「無色界」和實的「色界」,虛的「法身」和實的「色身」,處於永恆的相互作用(即信息交換)之中,也是可以經過「玄關一竅」相互交通的。老子《道德經》云:「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人體分為「形、氣、神」三個層次,丹道修鍊依不同法門在這三個層次上分別證得「虛無」,皆可由「常有」入「常無」,由「徼」入「妙」,都能見到「玄關」。白玉蟾詩云:「一言半語便通玄,何用丹經千萬篇,人若不被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仙」。此一語泄盡在形體層次上修鍊到虛無境界的天機,可謂直指玄關。另外以「深、長、細、勻」四字訣調息,「凝神入炁穴」,從而達到「無食、無息、無念、無身」的四無境界,則可在炁的層次上見到玄關。石泰《還源篇》云:「鍊氣徒施力,存神妄用功。豈知丹訣妙,鎮日玩真空」,就是指得這種景象。禪宗修鍊經過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等「五陰區宇」,證入虛無空靈的境界,便是在神的層次上見到玄關,得到開悟,明心見性了。因而玄關並非一個層次,形、氣、神之玄關景象不同,本質則一,即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李道純傳上乘丹訣云:「歸根自有歸根竅,復命寧無復命關?踏破兩重消息子,超凡入聖譬如閑。」這「兩重消息子」,便是兩重天地之「玄之又玄」的兩層玄關。

行文至此,內丹學的內幕已經揭開,其真相已大白於天下。原來丹道修鍊的目的,就是通過色身尋覓法身,通過法身修補色身,就是向虛無世界要寶,通過交通虛無世界完成在現實世界裏無法辦到的事!虛無生萬有,無色界裏存有取之不盡的寶藏,我們要修補殘敗衰老之軀體,要治病,要求生,要開發人體生命潛能和心靈潛能,都要通過丹道修鍊向虛無空靈的世界盜取法寶。丹道學里的神仙、真人,就是通過丹道修鍊能出入色界和無色界的人,就是能掌握虛無世界這個偉大寶庫的鑰匙的人,也就是體道合真的人。色界是後天的形而下的器世界,無色界是先天的形而上的道世界。新道學不僅是一種解釋世界的學說,也是一種改造世界的學說。道是宇宙生化之原,人類社會中和之原,人體生命之原,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是為人體抗病求生的「保護神」,是為人類消災避難的「救世主」。新道學的目標,就是將道開發出來,為人類服務。內丹學是一種最優的修道技術,也是一種體道的行為模式,還是一種造就道學人才的培訓程序。道學之士要為宇宙立基,為生靈立命,為人類圖生存,為世界求和平,為科學開新篇,為社會奔大同。這就是新道學的歷史使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教經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道教經典
上一章下一章

兩 重 天 地 第 九 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