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艾珈

後記 艾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名詞——「同時性」。

這個名詞是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來的,有點像是我們愛講的「巧合」,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我想起某個朋友,然後我手機響了,一看來電號碼,恰恰就是這位朋友打來找我。

突然說起「同時性」,是因為這半年多來撰寫的「天賜良緣」

系列,我隱藏在書裏邊的意義,跟我的現實生活有種微妙的巧合——改變。系列裏邊八個人,四男四女,都在相遇之後,緊接着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抉擇——到底該選擇原來的生活方式,或者是投入未知?

當然,在你/你看見這篇後記的時候,你/你一定知道他們選擇了哪個。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也面臨了同樣的考驗。

看過《千秋歲》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在六月份時生了一場病。或討是我愛胡思亂想,但我一直覺得,生病的關鍵點,在於我跟小朋友說了一句——我要改變。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我心裏想着什麼,然後,它賓的就來了。

我改變最多的,是我對健康,還有對身體的認知。說了不怕大家笑,以前我超討厭流汗,對於運動,更是敬謝下敏。可就在這半年內,我改變了。以前跑個一百公尺就滿身大汗氣喘如牛的我,現在竟然自願每天到家裏附近的國小,跑上一千公尺(分兩次跑,這部分我後邊再提),我愛上了流汗的感覺,吃起全素,也更留心每天吃到肚裏的東西,到底是不是我身體真正需要的——你說,這是不是很像書中的四組男女主角?

原本討厭的東西,因為一個念頭閃過,起了改變。

而改變,開頭帶來的總是麻煩——因為我們習慣了舊有的生活,像我跑步,開頭跑個一百公尺回家腿酸三天,我的身體好像是在嘲笑立意要改變的我一樣。可我發現,當我下定決心埋頭去做之後,漸漸的,嘲笑與不配合的部分少了,再過一陣,我發現身旁的朋友,也跟着有了改變。

改變是「天賜良緣」系列的重點所在,不管我們原初遭逢什麼,只要我們下定決心選擇不一樣的路,世界肯定會有所不同。

這是我親身的體悟,也是撰寫「天賜良緣」系列半年來的心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女兒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女兒醉
上一章下一章

後記 艾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