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踏進軍營第一步

第82章踏進軍營第一步

咚咚嗆!咚咚嗆!咚咚咚咚嗆!

我們剛剛翻過一個山坡,就聽到前面不遠處響起了歡樂的鑼鼓聲。

放眼望去,鑼鼓聲傳來的地方,燈光一片。

在燈光的照耀下,一排排低矮的房子,依次矗立在幾個山溝邊的山坡上,看上去至少有十幾排、三十多棟房子。

班長一指前面的房子,大聲招呼:「新兵同志們,你們大家都看到了嗎?那就是我們部隊的營房,右邊山溝里最上邊那幾排房子,就是我們新兵連的營房,也就是他們以後進行新兵訓練的地方。」

我急忙問道:「班長,房子怎麼那麼低矮?是用磚頭砌的嗎?我在郊區農機站時,聽我們站長說過,東北好多地方蓋房子,都是『干打壘』,用泥土和著稻草,一層一層的堆砌成牆,蓋成一間間土房子,又低又矮。不知道我們部隊的營房,是不是也是那樣的『干打壘』房子?」

班長笑着回答:「你說得不錯,東北有些地方蓋房子,確實都是『干打壘』。不過,遼東半島很少有那樣的房子,這裏一般都是蓋磚瓦房。『干打壘』房子在黑龍江寒冷地區比較多,因為那裏冬天比較冷,『干打壘』凍得住,以後慢慢幹了就成型了。我們部隊的房子,都不是『干打壘』,全部都是磚瓦、石頭房,牆特別厚,冬天住在裏面都很暖和。」

我們離營房越來越近了,營區寬廣的道路,以及道路兩旁那一排排粗壯的白楊樹,清晰可見。

我看到,在交叉道口的幾個拐角的大白楊樹上,都掛着大燈泡,每個燈泡至少在2oo以上,通亮通亮的,照在大道上,也是很亮很亮,就象白晝一樣。

藉著燈光,抬頭望去,營房的牆面、屋頂,已經看得非常清楚了。

牆面有紅磚,也有一塊塊大片石,而且大片石占絕大多數。房頂上都蓋着紅色的長瓦片。

各排房子的外部形狀,基本都是拱形的,明顯的區別,就是有的排很長,有的排卻很短。長的看上去一大溜,有六、七棟之多,短的也就兩、三棟連在一起。

門洞也不一樣,有多有少,少的兩、三個洞門,多的十來個洞門。

我好奇地問班長:「房子怎麼都是大石頭砌的?我們老家的房子都是磚瓦房,這種大石頭砌的帶拱形的低矮房子,怪新鮮的,我是第一次看到,就是不知道裏面冷不冷?」

班長介紹說:「這些營房,都是五十年代初期,另外一個部隊抗美援朝回國之後,自己動手,在這裏蓋起來的。後來,這個部隊換防到別的地方去了,我們部隊才搬了進來。那個時候,他們蓋房子時,講究自力更生,節約辦事。他們就在右邊的小石頭山上,自己打眼放炮,開山鑿石,自己燒石灰、燒磚,自己動手蓋起了這幾十個山溝里的一排排營房,這種拱型房子,上面沒有房梁,都是用鋼筋水泥和石頭砌成的拱形房頂,非常結實,非常堅固。房子的牆面,主要是用大塊片石砌成的,只有門洞和房檐等處,使用紅磚拉直的。這種房子牆很厚,窗戶是雙層的,裏面特別暖和,住起來很舒適。」

「暖和就好!我們這些南方兵,在溫暖的地方過慣了,很怕冷的,可別把我們凍著了!」我小聲對班長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其實,我說的這些,也是大多數南方新兵的想法,只不過是從我的嘴裏說出來而已。

前面就是一座小橋――一座也就十幾米長、用鋼筋水泥澆鑄成的小橋,橋下是乾枯了的小河,沒有河水,只有一道道白色的冰層。

這座小橋,就是部隊營區和駐地老百姓村莊之間的分界線。橋的東頭是部隊營區,橋的西頭就是老百姓的地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歸他們所管。

這裏也是進入軍營的迎門。

老兵們就在橋的東頭寬寬的營區大道兩旁,站成兩排,敲著鑼打着鼓,鼓起響亮的掌聲,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

歡迎我們的鑼鼓樂隊,就在歡迎隊伍的最前面,排成一行,十幾個老兵正在使勁的吹吹打打,一派歡天喜地的樣子。

看到我們走了過來,就要和老兵隊伍會合了,有兩個老兵馬上領着大家,大聲喊著口號:

「熱烈歡迎新兵的到來!」

「歡迎新戰友,迎接新戰友!」

「向新戰友致敬!」

作為回應,我們新兵隊伍中,在帶兵幹部的帶領下,也開始高喊口號:

「向老戰友學習!」

「向老戰友致敬!」

然後,我們又在帶兵幹部的指揮下,開始高唱起**語錄歌曲「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賽歌是老兵的長項,我們一起頭,他們馬上應戰。接連唱起了《我是一個兵》、《打靶歸來》等連隊歌曲。

我們這些新兵還沒有經過訓練,也沒有參加過拉歌比賽,歌聲原本就不是很整齊,加上有的人可能是膽怯,或者不好意思大聲喊叫,所以,歌聲根本就不宏亮,很快就處於下風。

而老兵就不同了。他們可不管那些,一個個都是扯著嗓子使勁的喊,不管音調是否準確,歌聲是否粗野,都非常賣力的高聲歌唱,很快就把新兵隊伍的歌聲蓋住了。

就這樣,我們的第一腳,已經順利的踏進了讓我們感到非常神秘、又非常神聖的軍營――部隊這所大學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81個定格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181個定格
上一章下一章

第82章踏進軍營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