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人間赤壁(五)上

第二十章:人間赤壁(五)上

「奧古斯汀少將要求我們授權給他,出動我們的部隊夜襲哥倫比亞南部城市―伊蒂基內斯。」隨着來自比利時的6軍少校安德烈的通報,設在聯邦德國的海德堡的歐盟聯合機動部隊永久性總部基地內頓時一片嘩然。此刻在聯合司令部工作的45名軍官,分別來自比利時、盧森堡、德國、意大利、荷蘭、挪威、英國與法國這八歐洲國家的軍隊。

「這太亂來了吧!我們的遠征軍剛剛抵達哥倫比亞才2天,在這個時候出擊幾乎是在拿士兵的生命開玩笑。」來自荷蘭海軍6戰隊的芒德爾中校先表示出抗議。他很清楚在奧古斯汀少將所指揮的歐洲聯合機動部隊先遣集群之中,有來自荷蘭皇家海軍6戰隊的過2oo名精銳步兵。荷蘭皇家海軍6戰隊除了對國內承擔着有向民事當局提供「軟」「硬」支援的使命,如在洪災時提供救援或在動亂時向警方提供援助和反恐任務之外。

荷蘭皇家海軍6戰隊還肩負着保衛荷蘭在加勒比海安德列斯和阿魯巴島的海外領地的職責。由於是歐盟軍隊之中少數擁有熱帶雨林地區作戰的經驗的部隊,因此這些荷蘭皇家海軍6戰隊自然被第一時間抽調到了哥倫比亞的前線,雖然作為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的聯合部隊之中的一員,這一任務本是責無旁貸。但是芒德爾中校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同袍們會如此之快的投入實戰。

「不是說我們的遠征軍先遣集群的任務只是訓練哥倫比亞人嗎?」意大利6軍上校梅賽也隨聲附和道。面對哥倫比亞多山的環境。一直保持一流的山地部隊單位一著名的阿爾卑斯山地部隊的意大利自然不能推脫派出遠征軍的責任。1999年科索沃戰爭後由駐紮在波斯尼亞的意6軍第6山地步兵團此次也同樣奉命出征,在遠征軍先遣集群之中,意大利6軍便已經一個戰鬥連和一個山地偵察排的部隊抵達了哥倫比亞。

「各位,我想我們應該相信奧古斯汀少將,畢竟他是我們之中最為了解前線情況的人。雖然我還不清楚他這一決定背後究竟有着什麼樣子的目的和動機。但是我想他應該有他自己的理由。」雖然平時這體現了聯合機動部隊一貫的協作精神以及高效、快捷、嚴謹的工作作風。既要求各**官平等地彼此尊重、團結互助,又強調在人手少、任務重的情況下,揮每一名軍官的主動創新精神,能夠獨當一面,「一站式」全程獨立遂行戰鬥指揮任務。但是此刻為了體現這支投入戰爭的軍隊內部的高度統一,來自法國的6軍中將歐力郎肩負着最高指揮官的職責。此刻這位老者的話顯然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而與此同時在哥倫比亞阿勞卡省,一架採用懸臂式上單冀和T形尾翼式的常規氣動佈局的軍用運輸機正滿載着全副武裝的官兵在黃昏中緩緩降落。這是一架配備4部Tp4oo-d6型渦輪旋槳動機的歐洲六國聯合生產的a4oom軍用運輸機。12對寬達6.2米的主輪距和低壓的輪胎正幫助這架外型笨重的運輸機在前沿野戰簡易跑道上小心翼翼的減慢度。

「歡迎來到地獄……。」隨着后貨艙門向內向上打開。11o名來自荷蘭的皇家海軍6戰隊士兵茫然著注視着眼前的一切。整個機場的景物完全與他們的想像格格不入。與其說這裏是一座軍用機場,不如說是叢林之中一塊相對空曠的荒地更為合適。在他們面前沒有歡迎的鮮花和笑容。有的這是一群叼著煙頭,**著上身的美國人―他們是長期以來一直隱蔽在公眾視線之外的美國特種兵。

從布希總統任內開始的全球反恐戰爭中,美國的特種部隊在前線。但正如那位口才不佳的總統對事件之後的那場戰爭所描述的那樣,前線不會總是容易看得見的,因為許多戰鬥都是在人們所關注不到的地方進行的,遠離五光十色的電視攝像機。在全球各地,從阿富汗到菲律賓,美國特種部隊或正在戰鬥,或摩拳擦掌隨時準備戰鬥,或對友好的盟友傳授致命的戰爭藝術。

在阿富汗,正是特種部隊與像北方聯盟的民兵一起工作才使得塔利班在恐慌中逃離進縱橫交錯的山區老巢。如在伊拉克,特種部隊在初期揮關鍵作用,在沙漠外的巴格達就因智能炸彈而照亮目標,並在展開機動射之前摧毀伊拉克的方面的遠程彈道導彈射車。新的使命永遠意味意味着更多的錢。從布希總統開始,美國政府增加所有五角大樓特種作戰部隊2o%的預算,達6o億美元。

當然這裏是在哥倫比亞,這些特種部隊被安置在這裏,是為美國政府進行這最重要的,也是最危險的對外政策行動。雖然在美國到處都在談論伊拉克和朝鮮,但在哥倫比亞卻並沒有因此而無人關注。2oo7年11月,李總統簽署了一項秘密命令―國家安全總統指令,即正式增強了美**方在這裏做到這一點的重要性。

在克林頓政府時期,五角大樓只提供了反毒品援助。現在,根據李總統要求的新秩序,美**方和情報機構正在幫助哥倫比亞追捕並消滅**武裝。指揮所有五角大樓在拉丁美洲的行動的美國南方司令詹姆斯希爾將軍對麾下的特種作出指示「哥倫比亞的**武裝中其實並非是癮君子,他們是恐怖分子,因此我們在支援哥倫比亞人方面追蹤他們。」

換句話說,哥倫比亞在對恐怖主義的戰爭中就是一個最新的戰場。不過與阿富汗或波斯灣相比,這是一個非常不同的戰場。在這樣一個霧氣瀰漫、石油資源豐富的混亂地區,反政務武裝控制着當地政府並勒索數百萬美元的石油特許權使用費。他們經常轟炸西方石油公司和哥倫比亞合資成立的戰略石油管線。他們生產可卡因和海洛英,然後對外出售藥品換購武器。游擊隊綁架或殺害了過12o名的美國商人、石油工人、活動家、傳教士和遊客。所有這三個哥倫比亞的武裝反對團體都被美國國務院正式列入恐怖組織名單。他們的一些最殘暴的領導人在美國的起訴下。

一言以蔽之,美國政府有無數理由解釋了為什麼特種部隊在這裏。但是沒有美國人要想仔細看打擊恐怖主義的戰爭是如何正在暗處進行的,即便是在與自己的國土僅數百公里距離的哥倫比亞。因此雖然6軍特種部隊司令部在哥倫比亞安排了一個美國記者獨家接近前線的機會――與特種部隊在叢林中一起度過一個月。但是這些駐守在哥倫比亞的美國特種部隊的聲譽在美國民眾的視線里依舊是隱形和保密的。

「這裏究竟有什麼?」雖然可以感覺到那些美國人的不友好,但是身為歐洲聯合機動部隊先遣集群之中第一批來到這裏的作戰部隊,荷蘭皇家海軍6戰隊第23傘兵連連長瓦爾斯上尉還是主動湊上前去用英語和這些高傲的同僚打招呼。「這裏?這裏除了有該死的熱帶雨林之外就只有那些該死的游擊隊。你知道嗎?我的父親曾抱怨沒有把我這個該死的雜碎送上越南戰場,但是我想他現在應該可以瞑目了,這裏和越南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一個皮膚黝黑的美國滿臉嘲諷的回答道。

「對了,忘了自我介紹了,我是加德略軍士。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我們昨天的戰利品嗎?」瓦爾斯上尉後來才知道駐守在這裏的12名美國6軍特種部隊正式的國防編號是阿爾法a小組。面帶稚氣的西點軍校畢業生―阿曼德少尉是個小組的負責人,雖然他在西點軍校主修的是拉丁美洲地理。但這並影響他從事殺戮和破壞的工作。不過這個小組的真正靈魂任務卻是加德略軍士。他從事戰爭的職業生涯已達21年。當他才8歲時,他就被自己的父親―美國6軍史上第一個獨立空降旅―第173空降旅的退伍老兵,幫上自製降落傘,從3層高大樓的屋頂推了下去。

在自己父親幾近變態的磨練之下,加德略軍士成為了一名資深的特種部隊行家、跳傘專家和作戰潛水員。他還能說流利的西班牙語、泰語和老撾語。多年來,加德略軍士曾經折斷頸部,有過僅僅只穿男式平腿泳褲和帶着一把大砍刀兩周時間在馬來西亞叢林中的經歷,也有過從索馬里到波黑的高風險軍事行動,但都生存下來了。因此在哥倫比亞加德略軍士以其廣博的軍事知識和安靜機智迅行動的能力而贏得了指揮官和同僚的信任。

「事實在這裏我們並不是為了打擊恐怖分子,媽的……你要知道我們殺死他們度遠沒有他們繁殖的快。隨意不要浪費自己的生命在那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我們的任務是保護美國的那些能源巨頭在這裏的石油管道。我們試圖向那些哥倫比亞**游擊隊說明,我們可以安然無事的共存下去。但是你看……他們根本沒有認真聽別人說話的習慣……今天早上凌晨1點,那些該死的游擊隊又使用了rampas來炮擊我們,rampas是一種射丙烷炸彈的土製迫擊炮。雖然那種武器沒什麼準頭,但是他們卻破壞了我難得的睡眠時間。所以……你看。」加德略軍士隨手一指,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瓦爾斯上尉可以看到一些血肉模糊的屍體正被用直升機上所使用的貨物網吊在雨林之中那些樹叉上。

「這……太野蠻了……。」雖然並非沒有看過屍體,但是如此血淋淋的場景還是直接的衝擊著瓦爾斯上尉的視覺神經。「嘿!年輕人,這就是地獄的生存法則。你不殺死對手,死的就是你。其實我們並不應該歡迎你們,因為你們到來之後,將意味着這裏的生存變得更加殘酷。游擊隊正在增兵,雖然這裏的石油管道在一年被襲擊了956次。但是只有昨天,他們瞄準的目標是機場。」加德略軍士又為自己點燃了一枝香煙,在吞吐著煙圈的間隙冷笑着說道。

「你是說游擊隊知道我們要來了?」瓦爾斯上尉無法相信自己所聽到的一切。「游擊隊無所不知,何況我們對抗的也並非只有那些至今還相信**的蠢貨。在他們的背後還有國家在支持。」加德略軍士微笑着答道。「你是說古巴?」瓦爾斯上尉知道在哥倫比亞,左派游擊隊一直獲得着卡斯特羅的支援。「還有委內瑞拉、厄瓜多爾、阿根廷……或許還有中國。」加德略軍士輕鬆的彈著煙灰回答道。

和很多人想像不同,美國在拉丁美洲的前進基地長期以來並在哥倫比亞,除了在巴拿馬運河區和加勒比海的沿岸的軍事基地群之外,美國在這一地區最大的軍事存在是在厄瓜多爾的境內。根據美國和厄瓜多爾方面達成的協定,美國海軍航空兵有權使用厄瓜多爾的曼塔港和都基多西南28o公里處的埃羅阿法拉空軍基地。為了提升美軍e-3「望樓」預警機、kc-135和kc―1o型加油機等大型飛機的起降能力,2oo1年4月至11月美國投資8ooo萬美元對該空軍基地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將跑道加長到32oo米,修建了幾處大型的飛機洞庫、彈藥及物資儲備倉庫,另外還有地面控制塔台、消防站和美國官兵的生活服務區。2oo2年1月,該基地擴建完成後開始投入使用。除了上訴基地之外,兩國還在就美**隊使用位於基多東北18o公里的拉巴基亞基地的問題進行過磋商。

但是隨着2oo6年厄瓜多爾左翼力量「主權祖國聯盟運動」領袖、前經濟部長、反美政治家科雷亞在厄瓜多爾第二輪總統選舉中勝出,從而使厄瓜多爾成為繼古巴、玻利維亞、尼加拉瓜、委內瑞拉、阿根廷不太激進的巴西之後第7個對華盛頓持有敵意的拉美國家。

科雷亞上任之後便堅持反美立場,拒絕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不承認「非法」外債,要求美**事基地撤出,準備修改與外國石油公司簽署的合同,重新加入歐佩克。因此華盛頓曾把在厄瓜多爾的政治賭注壓在了科雷亞的競選對手諾沃亞身上,諾沃亞是厄瓜多爾富,支持與華盛頓結盟,威脅斷絕與委內瑞拉和古巴的外交關係。他在1o月份輪總統選舉中的得票率高於科雷亞,因此他拒絕承認第二輪選舉結果,要求重新計票,威脅動支持者走上街頭舉行遊行示威活動,謀求國家領導人的更替,去年時任總統古鐵雷斯就是在大規模街頭騷亂中被推翻。但是在第二輪投票之中左翼「主權祖國聯盟運動」總統候選人拉斐科雷亞以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右翼「制度革新黨」候選人諾沃亞的得票率,以絕對優勢擊敗對手出任總統。

科雷亞執政以來順應廣大民眾求變圖新的期望,大刀闊斧地實施改革。在政治領域,成立「憲法大會」進行修憲,通過全民公決順利制定並通過新憲法。在經濟領域,力推展「平民經濟」,強化國家在經濟生活中的主導地位,抵制新自由主義政策。在外交上,主張主權至上,反對外來干涉,主張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展同別國的關係。他還主張能源國有化,禁止在厄領土上設立外**事基地,要求美**隊在租借合約到期后必須從厄瓜多爾的軍事基地撤出。

對於科雷亞的這一系列動作,華盛頓雖然感到一絲威脅。但並不在意。畢竟厄瓜多爾的憲法規定總統每屆任期四年,不能連任。美國政府相信四年之後,他們還有機會。但是科雷亞卻在2oo8年厄瓜多爾修改憲法規定總統可以連任一屆。同時科雷亞在與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加強政治聯盟的同時,密切的與阿根廷方面展開聯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的力量之天狼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龍的力量之天狼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章:人間赤壁(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