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十八諸侯

第三十四章十八諸侯

張清與袁惜月回到渤海后,過了數月。忽有一日,袁紹差人傳張清急去議事廳議事,張清心中甚感奇怪,以為是當日返回渤海時在半路上行刺自己的兇手身份被查清了,便匆匆趕去,張清趕到時看見白冰已經到了,原來袁紹招到來並非上次行刺之事,竟是逃回陳留的曹操向袁紹來了檄文,邀請袁紹出兵,出討董卓。

張清接過檄文,只見檄文上寫道:「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奉行!」張清讀畢,心道:雖然曹操生性多疑,但在討伐董卓這件事上到是不遺餘力,相當的儘力。

袁紹見張清看完檄文,問道:「張公子有何見教。」

張清道:「董卓乃國賊也,人人得而誅之。今曹操檄文散佈天下,各路諸侯必集體響應之,主公乃渤海太守,在河北又聲勢頗大,與董卓又有仇冤,理當起兵應之。」

袁紹道:「吾也正有此意,不過我手下大將顏良、文丑入山修行,至今未回,若是遇上呂布,恐怕是無人可敵。」

白冰道:「主公此言差矣,若天下諸侯集體響應。到時猛將如雲,何愁無人能敵呂布乎?況顏良、文丑二將軍雖然神勇,但面對呂布也無必勝把握,若是不小心有個閃失,對我們的打擊也是巨大的。不如就帶本部兵馬齊往應之即可。」

袁紹點頭道:「白公子此言有理,既然如此,那就點齊兵馬,即刻出。」

整天都要纏着張清切磋武功的袁惜月這日來到張清屋中,卻沒見着張清,大為奇怪。而且又現渤海城內大小將官不斷於城內穿梭,知道有事生,便急着趕往議事廳去尋袁紹,正好撞見袁紹、白冰與張清三人從議事廳中出來。

袁紹見到袁惜月,奇道:「惜月,你如何來了?」

袁惜月道:「我來找清哥的。」

袁紹看了一眼張清,道:「今日你清哥有事要忙,怕是陪不了你了。」

袁惜月問道:「為什麼?」

於是張清便將曹操來檄文,袁紹準備起兵響應討伐董卓的事情說了。袁惜月聽罷,便道:「那將我也一併帶着吧。」

袁紹道:「那如何可以,戰場可不是兒戲,稍有不慎便會有性命之慮。你一個女孩子家,能做什麼?」

袁惜月道:「不行,你們此去,不知何時方能回來,我不想這麼長時間見不到清哥。」

袁紹怒道:「國難當頭,你心裏竟還只有兒女情長,如此氣量,如何像我袁紹之女。」

袁惜月見袁紹怒,也不敢言,便低下頭道:「知道了,爹,我不去就是。」

張清見袁惜月應自己而被袁紹責罵,心中不舍,便走上前輕輕地道:「惜月,我答應你,我很快就會回來的,放心吧。」

袁惜月見張清如此柔聲與她說話,心中暗喜,道:「你可不許騙我哦,清哥。」

張清笑道:「那是自然,我還不怕被你打嗎?」

袁惜月假意嗔道:「討厭。」並在張清胸口捶了一拳。

見袁惜月終於答應不隨軍前往,袁紹心下稍安,便與白冰一起先行點兵去了。

但袁惜月卻哪裏是個如此便會善罷干休的人?雖然嘴裏答應了不隨軍前往,但心裏到底放不下張清。於是她偷偷的混入一名將官的營中,以威逼利誘的手段使得那名將官在無奈之下答應將袁惜月藏於自己軍中,平時以男裝示人。就這樣,袁惜月神不知、鬼不覺地隨着袁紹等人一起來到了陳留會合曹操。

曹操的檄文果然獲得了天下的集體響應,除曹操與袁紹兩路人馬外,另有十六路諸侯前來起兵,分別是:第一路,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路,冀州刺史韓馥。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第四路,兗州刺史劉岱。第五路,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路,陳留太守張邈。第七路,東郡太守喬瑁。第八路,山陽太守袁遺。第九路,濟北相鮑信。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路,廣陵太守張。第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路,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路,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路,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合計共十八路諸侯,各諸侯所帶兵馬不等,多者三、四萬,少者一、兩萬,各領文官武將,聚於陳留,共往洛陽而來。

各路諸侯會合后,由曹操主張,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共議進兵之策。張清與白冰隨着袁紹一起前往,進入議事廳中,張清左右橫掃了一眼各路諸侯,赫然現北平太守公孫瓚的身後站着三人,分明就是曾經與黃巾軍在廣宗交戰過的劉備、關羽以及張飛三人,張清想到當年三叔張梁便是死於張飛之手,心下不禁怨恨,瞪了張飛一眼。

這個細微的動作雖然沒有被張飛現,卻被張飛身旁的劉備與關羽看個正著。關羽對劉備道:「大哥,看此人的眼神,似乎對三弟頗有不滿。」

劉備仔細地打量了張清一眼,道:「這三少好生眼熟,似乎在哪裏見過。」

聽劉備這麼一說,關羽也覺得張清頗為眼熟。只是畢竟已經事隔幾年,張清此時的容貌與當年相比早已大相徑庭,任是劉、關二人絞盡腦汁,也實在想不起到底是在哪裏曾經見過張清。

曹操見眾諸侯皆已到齊,起身說道:「今奉大義,舉兵討賊,必立盟主,眾聽約束。」

其餘各路諸侯紛紛同意,便問曹操有何適合人選。曹操接着道:「袁紹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且是漢朝名相之裔,可當盟主之位。」

袁紹聽罷先是一愣,正欲推辭,忽然看見白冰向自己使了個眼色,心中會意,便坐而不答。其餘各路諸侯聽曹操此言,紛紛表示盟主之位非袁紹不可,待眾人議畢,袁紹方才起身,道:「袁某何德何待,蒙各位如此厚愛,授予盟主一位。袁某必不負各位所託,斬董賊於洛陽城上,以謝天下。」

盟主已定,各諸侯紛紛尊袁紹為盟主,共立盟誓。袁紹盟約:「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言畢當先歃血,眾諸侯紛紛隨之,盡皆義憤。

歃血完畢,曹操命大宴諸侯。酒過三巡,曹操道:「今日盟主已定,我等理應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道:「袁某雖不才,既承各位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眾諸侯集體稱是。袁紹便接道道」現今由吾弟袁術總暫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不過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外挑戰。其餘諸人各據險要把守,以為接應。」

袁紹言罷,座下站出一人,眾人視之,乃長沙太守孫堅。孫堅道:「吾願為前部,直搗汜水關。」

孫堅自幼勇猛,威名遠播。眾諸侯心中無不景仰。見孫堅自告奮勇而出,袁紹心中大喜,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

此時洛陽城中,董卓聞袁紹與曹操共聚十八路諸侯兵臨洛陽。前部長沙太守孫堅已率眾殺至汜水關外。心中大驚,急招眾將商議。

呂布見董卓憂慮,便道:「義父勿急。關外諸侯雖多,在孩兒眼中視之如草芥。孩兒願提虎狼之師,盡斬其,懸於都門。」

董卓見呂布身上王霸之氣凜然,心中大喜,道:「吾有布兒,高枕無憂矣。」

董卓話音剛落,呂布身後閃出一人來。此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正是董卓手下第一猛將華雄也。華雄道:「殺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由吾華雄出馬,斬眾諸侯級,如探囊取物耳。」說話間也是聲如洪鐘,霸氣十足。

董卓沉思片刻,道:「好,本相現封你為驍騎將尉,領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等將星夜前往汜水關迎敵。」

華雄領命而去。董卓正欲起身回房,忽然堂下又閃出一將,董卓示之,乃大將徐榮也,徐榮道:「華雄雖勇無謀,恐非孫堅對手,吾願領一軍,以為接應。」

董卓道:「如此也好,有徐將軍在,本相何愁關外諸候乎?」

卻說華雄剛到汜水關不久,便聽探子來報有盟軍從小路來到關下挑戰,以為是孫堅到了,立刻點齊兵馬,下關迎戰。

下得關來,只見對面乃濟北相鮑信之弟鮑忠,原來鮑信知道孫堅勇猛,怕被其搶了頭功,便令其弟鮑忠抄小路搶在孫堅之前趕至汜水關外,欲先下手為強。

那鮑忠自幼因家勢顯闊,好吃貪玩,哪裏真正上過戰場。此時見對面一將神威勇武,心下不禁膽怯,回身欲走。華雄大喝一聲:「賊將哪裏走。」縱馬直撲上來。鮑忠手下士卒連夜趕路,未曾休息,哪裏經得住華雄手下西涼軍的衝擊,登時潰不成軍。華雄一路拍馬趕到鮑忠身前,此時鮑忠早已被嚇得連提劍的力氣都沒有了。被華雄手起一刀,斬於馬下。其實將士見鮑忠已死,鬥志全無,紛紛投降。

華雄差人將鮑忠級獻至相府報捷,董卓大喜,加封華雄為都督,西涼軍軍心大震。

一日之後,孫堅領兵來到汜水關下,聽聞昨日之事,心中大怒。即刻率兵於汜水關下搦戰,華雄登於城樓之上往下視之,見孫堅身披爛銀甲,裹赤幘,橫古錠刀,騎花鬃馬,立於關下,神采非凡。而孫堅身後分立四將,各各威武異常,便招謀士李肅問之。

李肅視之道:「那使鐵脊蛇矛的姓程名普,字德謀;那使鐵鞭的姓黃名蓋字公覆;那使大刀的姓韓名當字義公;而那使雙刀的姓祖名茂字大榮。此四人皆武功蓋世,勇猛無敵之人,且久隨孫堅,忠心不二。欲除孫堅,此四人實為大患。」

華雄笑道:「此四人雖勇,但於我眼中,尚不值一提耳。」當下命副將胡軫引兵五千出關引戰。

孫堅見胡軫出關,喝道:「助惡匹夫,何不早降。」

胡軫道:「大膽逆臣,看我胡軫取你性命。「縱馬便向孫堅殺來。

孫堅正欲迎戰,身後一人早已飛馬而出,孫堅視之,乃程普也,程普挺矛,直刺胡軫。胡軫見程普矛勢猛烈,不敢硬格,只得避開。誰知剛一避過這一擊,剛好與程普二馬交錯,程普伸出左臂,一把抓住胡軫,將其拖下馬來,右手執矛,直刺胡軫咽喉,只一招間,便要了胡軫的命。

孫堅見程普得勝,立刻揮軍強關。華雄急令緊閉關門,同時關上箭如雨下,孫堅無奈之下,只得鳴金收兵。

取得勝之後,孫堅屯兵於關下,使人往袁術營中催促糧草,準備改日強行攻關。

卻說袁術得孫堅催糧,心中尋思:孫堅乃江東猛虎,若是被他打破了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不如不與其糧,使其軍散,也算為日後除一禍患。既然主意已定,便打了孫堅派來的催糧官,卻不與孫堅糧。

卻說孫堅在汜水關外守了幾日,不見糧到,心中焦憂。軍中士卒見糧草不到,軍心已亂。雖華雄幾次出兵搦戰,孫堅只是堅守不出。

這一夜,月白風清。孫堅營中眾將士都已睡下。忽然一彪兵馬從營后出現,火箭齊射,殺聲震天,沖入孫堅營中。

聽得帳外喊聲震天,鼓聲大作,孫堅慌忙披掛上馬。見營外火光之中,一面大旗之上,上書一個「徐「字,原來正是董卓大將徐榮,徐榮乘孫堅軍中自亂,而又忙於應付華雄之機,引兵從小路繞至孫堅營后,於是夜動突擊,果然收得奇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傳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漢末傳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十八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