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第八十九章

秋天走到頭的時候,宮裏傳來消息,賢妃娘娘為皇室誕下麟兒,皇帝已近耄耋之年,再添了一位皇子。帝心大悅,晉陞賢妃為賢貴妃,與先時晉陞的榮貴妃並列皇後座下。整個賈府喜氣洋洋,帖子雪片一般撒向京都有名有姓的人家。

林府是最先一批接到請帖的,賈璉親自上門,見着林銘玉,竟然毫無驚惶憤懣之色,好似與林銘玉從未發生過齟齬。對林海更是謙恭中帶着十二分的熱情奉承,又拉着林銘玉問了一些課業可好?如今跟着誰讀書?之類的話,又說:「……如今寶玉也越發的沉穩了,我們家二老爺專門請了致仕的老舉人教他功課,先生也說他越發的進益了。銘哥兒如今跟着誰念書?若是暫時沒有合適的,不如來我們府上,跟着寶玉同進同出,也好有個伴兒。有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雖然蠢笨,卻也覺著讀書有個伴兒,互相督促着,進益也更快些呢。林姑父您覺著如何?府上院子也是現成的,老祖宗早就吩咐了,撿著最好的傢伙什收拾的,保管住得舒服。」

賈璉說得殷勤。林府與賈府的關係自林銘玉姐弟搬出賈府之後,便有了隔閡,雙方除了年節不得不落下的大面兒上的往來,近來已經來往得少了,賈府不是覺察不出林府的疏遠,有心想進一步,苦於林氏父子始終態度冷淡,也是泄氣。

如今賢妃剛晉陞了份位,賈府水漲船高,反而更是放低了姿態來親近,實在是蹊蹺。再說賈府此番行事,在京都之中,天子眼皮子底下,也是過於高調了。

林銘玉把這可疑之處在心裏轉了個圈,便明白過來。

林海比他沉得住氣,賈璉的話方落,便已淡笑着拒絕:「有勞了岳母一番好意,銘玉的課業我已經安排好了,再有他九哥也不放心,只願時時瞧在眼底兒下方好,也就不便過府了。寶玉得了宿儒的教導,他日有所出息,定能令賈府增光。既然各自都有心學習,我們這些做長輩的,瞧在眼裏也喜歡。我這幾日不便去府上,到宴會那日必來的,請岳母她老人家不要太忙碌了,保重好身子才是小輩們的福氣。」

說着就端了茶。

賈璉再有一肚子的話,也不好說出口,放了帖子,訕笑着離開了。

花廳里服侍的人都退下,林銘玉挨着林海坐着,若有所思:「爹爹,賈府這是打的什麼主意呢!」

林海站起來,面向北面瞧了,面上帶上了一層冷笑,轉而瞧著林銘玉,道:「你先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林銘玉想了一下,組織了一會語言,才道:「賈府如今雖然還是國公府,但襲爵到這一輩,在京都已經沒有影響力。舅舅那一輩,除了乘爵的大舅舅、東府大爺,只有二舅舅在工部掛職,也是無實權的職位。賈府瞧著是鮮花著錦,其實底子已經虛了,如今的榮耀都是因為賢妃在宮中的份位,以女為榮。如今賢妃產子,在宮裏就算有了根基,賈府因此才算有了豪門的底氣,這樣欣喜若狂,恨不得舉世皆知也就說得通了。」

林銘玉說着,心中一動,繼續道:「至於對咱們家的態度。那是因為爹爹的身份。爹爹如今幫着聖上修書,已經到了尾聲,朝中傳言您很有可能入閣,要麼就是一部堂官,總之是會高升的。賈府已經看到了重振國公府的希望,這個時候,您這樣強大的姻親就是他們的救命稻草,沒道理棄之不理的。只是,人心不足,如今賈府瞧著已經烈火烹油了,再拉攏權臣,不得不讓人深思……」

林海擼著頷下寸長美須,滿意地點點頭:「你說得不錯。賈府如此高調,只怕老太太所謀不小。這趟渾水,別人抽身都來不及,這個時候湊上去,只是不自量力。當年你娘還在時,國公府已經有式微之象,那個時候老太太英明決斷,料理老國公爺的後事,讓人不能小瞧一點,而如今,國公府一代不如一代,老太太也老了……」

林海頗有感慨,嘆息了一聲,眼中浮現了一點兒水光。

林銘玉知道他是想起了他娘賈敏。雖然是穿過來的,穿來之後,他也慢慢恢復了原主的記憶,對賈敏還留着一點印象。記憶里賈敏與林海的感情非常好,夫妻兩個琴瑟和鳴,林海雖然有幾房妾侍,都是賈敏做主納的,一月里能有一次歇在妾室那裏就算多了。也因此,林海子嗣單薄,除了賈敏留下的一雙兒女,再無所出。

想到這裏,林銘玉突然想起了初來京都時,在林海書房裏找到的那個暗格,裏面那些塵封的信函,爹到底跟昌平王是什麼關係?

父子兩個各自想着心思,再也沒人關係賈府的意圖。

秋去冬來,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宮裏傳來消息,聖體微恙。林海作為帝王心腹,就是衙門皇宮兩頭忙,回府的時間變得更少了。好在林銘玉是個自覺的人,一心只是閉門攻讀,也不見外客。外面發生的事情,自然有宋文寧等人遞進來消息。

聖上只是年紀大了,年底的事情又多,偶感風寒,調養了十來天也差不多好了。偏偏宮中出了一件大事,整個官場都噤若寒蟬。

這個冬天註定是多事之秋。

義忠王謀逆事發,冬至宴后,聖上頒下賞賜各府,便提前退席,由義忠王代為款待各皇親大臣。酒足飯飽,大家都散了,偏偏丑時禁衛軍突然闖入義忠王府,在義忠王府上搜出皇帝龍袍冕服,聖上暴怒,即刻把義忠王落入天牢,由宗人府與大理寺、刑部三部連夜會審。義忠王府上下老少全部拿下,一個蚊子都沒有跑。皇后被軟禁宮中,不得傳遞消息。

這些事都是頃刻間發生,京都百姓與百官都進入夢鄉,待第二日大家發現情況不對,審查的口供已經擺在皇帝御案之上。

這件案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結案,義忠王被捋奪封號,軟禁於王府,王府主要涉案人等紛紛暴斃。聖上到底顧及了皇后的面子和皇室的體面,沒有把此案公佈於天下,對外,只說義忠王御前失儀,在府內反省。朝堂里慢慢有人彈劾義忠王府縱榮下屬親友貪墨、以權凌弱,豪奴仗勢欺人,肆意圈地等十條罪狀,聖上當庭怒斥義忠王不孝不仁不義,貶為庶民。

沒挨過年底,義忠王悄悄的病逝了。曾經顯赫一時,當朝三王之一,最有可能問鼎大寶,佔着長子大義的義忠王就這樣狼狽地被踢出政治舞台,義忠王府成為朝廷中的禁忌,無人敢在皇帝面前提起。

前朝之事,波及到內廷之中,賢貴妃娘娘要應付聖上的怒火而謹小慎微地收斂起氣勢,賈府也因此把喜氣收斂了三分,只是府前走禮的人絡繹不絕,到底不比往年。

林府並未受多大的影響。林如海隨侍皇帝左右,對這件事情的始末知道的最清楚,只冷眼瞧著賈府看似收斂實則張揚的行為。不只是賈府,連同整個京都,都是一派平靜下的風起雲湧。

這一年匆匆過去,所有人都在粉飾太平,迎來新的一年。塗凌光回京都賀節待職,年後過了十五才會有新的任命,大年初三,林府的門方開,塗凌光就坐着馬車到了林府門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樓之弟弟是只戰鬥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紅樓之弟弟是只戰鬥機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