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帝師史浩

第135章帝師史浩

【喜歡的兄弟們請收藏推薦,雪漂謝過啦】

李繼一臉謙虛的表情,「老伯,過獎了,可惜,光憑我一己之力,實在難以成此大計。小理」

老者聽到李繼的嘆息,似笑非笑的看着李繼說道,「那我倒要問你了,既然靠你自己難以成事,為何還要這麼做?」

李繼嘿嘿一笑,「老伯,這是我的一個想法,沒有努力嘗試過,怎麼知道不能成功?我只是想做一個播種人,種下這顆種子。」

老者顯然對於李繼的論調頗感興趣,「李子遇,那我再問你,你辦這義學,有何目的?老夫以為,你必定不是為了教授幾個蒙童少年識文斷字這麼簡單吧。」

李繼看了一眼老者,心中頗為奇怪,這老頭看起來應該有些來歷,問的問題也很直接,李繼暗暗琢磨了下,這言語間可不能犯了什麼忌諱。

「老伯,孔孟之道乃是大道,但是孔聖賢也說道——術業有專攻,所以我所興辦的義學與那些學塾不同,大道自然要學,這專攻的技藝也是同樣要注重的。」

李繼的回答出乎老者的意料,「李子遇,你所說的術業專攻,可否說來聽聽,有那些技藝。」

「先賢崇尚的六藝,其實大千世界何止六藝,博古通今的歷史之學、天地萬物的變化之學、萬物之理的物理之學、救治蒼生的醫療之學、經國濟民的經濟之學、輔助治國的統計之學、建邦造城的土木之學、開疆拓土的戰爭之學……」

李繼一口氣說了十幾個專業名稱,旁邊的徐少峰更是聞所未聞,只得跟劉謙輕聲請教,有些東西即便是劉謙也未聽李繼說起過,也只能解釋一二而已。小理

又一次的意外,老者這會兒還是非常沉得住氣,不過微微的點着頭,顯然對李繼的回答非常的滿意,對李繼的稱呼也更顯親切了。

「子遇的學識果然能能讓人意外,前些時日,葉正則和小子曾與我言及子遇之才,我還頗有疑慮,今日看來,竟然更有甚之。」

李繼一驚,葉適與這老者看來頗為熟悉,聽他說起,老頭的兒子還認識自己,一個名字已經呼之欲出。

李繼忙起身,再次行了個大禮,說道,「晚輩李繼見過史相國!」

聽到李繼稱呼對方相國,劉謙和徐少峰嚇一跳,他們兩人自然是沒法判斷出這老者正是孝宗皇帝的老師、擔任多年丞相之位的史浩。

對於一句話就讓李繼認出自己身份來,史浩波瀾不驚的面容也有些驚訝,「看來子遇非但博學,還有急智,很好……很好」。

看到李繼幾個還站着,史浩示意他們坐下,「子遇,你們都坐下,我現在早已賦閑在家了,你們還是坐着說着,無需太過拘束。」

看到李繼幾個坐下,史浩才繼續問道,「子遇,說說看你有何治國之道。」

李繼有些鬱悶,這老頭沒事冒出來讓自己考試,也不知道想幹啥,不過這可是個過硬的後台,此公歷史評價極高,見識非同一般,朝中的盛名之士很多都是這老頭提拔和推薦的,而且這老頭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他推薦人向來不喜歡公開說,從不營黨結私,史家後來一門三丞相兩封王都承這老頭的政治積澱(不過史家另外兩個丞相卻聲名不咋地)。

這事其實後世早有很多定論,李繼稍微整理了下思路,後世的很多定論非常尖銳,不大適合提出來,於是李繼說道:「史公,這治國之道,不外乎嚴明律法、富國富民強兵。」

史浩點點頭,示意李繼繼續說,這大道理上,能看到這些要點的人並不在少數。

「這嚴明律法之事,我朝大宋刑律制定已有百年,百年前的情形與當前的現狀肯定是有不同之處的,所以,我以為當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這律法的完善。」

「子遇可是認為當立新法?」

「史公,非也,這律法之事宜緩不宜急,不是廢除舊法,而是在大宋刑律的基礎上,可以以律法解釋的辦法來完善。」

史浩又問了問李繼關於這律法解釋的意思,這在現代可是常用的辦法,國家頒佈法令后,在針對其中的一些條款出一個解釋性文件,這樣就不會造成法律條文的濫用。

「子遇說的很好,說說你富國之論……」

「史公,南渡以來,我大宋僅有半壁江山,但是這賦稅收入相比以前是不是少了?」

史浩想了想,「據我所知,未少!」

「土地少了,賦稅未少,這是因為我朝農商並重之結果,商賈最重要的因素,是城市、是人口、是道路,勤修道路,道路所達之地,那裏的經濟就會慢慢興起,所以以我之見,當勤修路、重農商、興海貿。」

史浩顯然對李繼重商的想法有些疑慮,不過他自然是知道這重商於國是大有好處的,只是這商賈的地位,歷朝歷代都不高,畢竟唯利是圖是經商的根本,這與孔孟之道所闡述的仁義道德有很大程度上的背離。

李繼也看出史浩的疑慮,便說道,「史公,這商賈唯利是圖是本性,孟子不也說過——窮著獨善其身,負責兼善天下,興義學、行大道,百姓都能聲明大義,何愁民風不純。」

李繼這些話其實應證他現代的觀念還是很不靠譜的,不過用孔孟之道來論證這個觀點倒也是有根有據,史浩臉上也露出一絲認同的笑容。

「子遇,我聽嘉王說起你現在還在經營海貿,以你的詩文功底,為何不事科舉?」

李繼對科舉之事頭痛的很,這時代科舉可不是光考考詩詞,還有策論之類的文章,李繼雖然通過一年多學習,有很大的進步,不過要拿出來參加全國層面的國考,那就實在是勉為其難了。

於是李繼說道:「史公,這科舉之事我倒是不急,我以為,未來大宋的經濟的增長當在海外,故而我想到海外諸國遊歷一番,遠在大食、歐洲諸國都有先進的技藝,我國當取而用之。」

李繼的雄心壯志又一次雷到了史浩,老頭子的手指輕輕敲打着桌子,半響才說道:「子遇,老夫還有一事問你,這與金國之關係,你如何看待。」

李繼知道這老頭不是激進的北伐派,但是卻對於恢復岳飛的冤案無比積極,自己的回答自然最好能符合他的思路,想了想說道:「史公,我大宋祖宗之地陷於敵手,此乃奇恥大辱,不過我朝尚無必勝之軍、必勝之將,宜緩圖之,富國強兵之日,才是我恢復河山之時。」

李繼觀察到自己這番言語后,史浩還是那張波瀾不驚的面容,也不知道想些什麼,過來片刻,史浩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筋骨,哈哈一笑說道:「子遇,說的很好,今日與你一席談話,頗合我心,我前番剛得到消息,官家獎賞這次剿滅水師的文書已經到樞密院了,好自為之,老夫告辭了。」

說罷,拱拱手轉手就要下樓梯,卻聽到李繼在後面說道:「史公,在下有一事相求,不知道史公可否答允?」

史浩有些奇怪的看着李繼,李繼知道自己如果說話不當難免引起誤會,忙上前又施了個禮,「學生是想請史公為在下的義學提幾個字,能有史公墨寶坐鎮,定會讓學子們感到讀書的榮耀。」

史浩一聽李繼求的事情,本來繃緊的面孔一下子舒緩了下來,點點頭說道:「子遇,此事有何困難,改日我差人送來就是,告辭了。」

史浩下了酒館,李繼便看到趙擴那傢伙從旁邊的一輛馬車裏探出頭沖自己做了個鬼臉,李繼保持着老師的風度,朝這傢伙瀟灑的招招手,目送史浩的車隊離開。

史浩離開后,劉謙、徐少峰頗為興奮,畢竟這史浩無論如何都算是大宋王朝最頂階的高官,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不過很快他們兩個就給李繼打發了去繼續招收學生,畢竟這是今天來這裏的正事。

午後,路上人來人往,李繼的招生廣告今天的效果確實不錯,到了傍晚收攤時分,已經招收到近50名面試合格的學生,劉謙對這裏感覺良好,準備繼續在這裏招收兩天學生。

李繼趁著空閑,跟劉謙合計了一下,由於要考慮學生的吃飯問題,王同計算了一下,每天每個學生的吃飯錢需要平均花費10文,計劃招收150名學生的話,一個月李繼撥給劉謙學生飯錢、書籍錢100貫。

另外,李繼在那批解救出來的婦女中,挑選二十個來個吃苦耐勞的,負責學校的日常打掃和廚房伙食供應,支付她們薪酬,學校的環境比較單純,這也是李繼考慮的因素,可以讓這些可憐女子重新融入新生活之中。

王同順便把學校的賬目給管着,和劉謙商議好,若開支不足,另外在由李繼撥給,至於劉謙和徐少峰的報酬,這兩個人一臉鄭重的表示要無償參與到進行這場偉大的教育變革中去,對於這兩個傢伙表現出的熱情,李繼自然不能去撲滅,反正到時候依照各自的成績,從海貿里分成就是了。

史浩此時已經到了秀王府,這會兒正和秀王趙昂在客廳閑聊,而趙昂比較喜歡的三兒子趙徽在旁邊作陪,史浩現在雖然不再擔任丞相的職務,不過作為孝宗繼位的重要功臣,在朝中有着舉足輕重的權威,即便是秀王也要對這老頭客客氣氣的。

「史公,你此番來為嘉王物色老師,不知道太子可有什麼吩咐,」秀王對於史浩特地跑到華亭來的目的,還是有些奇怪。

「稟秀王,太子特別關照老夫務必為嘉王找一個能擔待的老師,我也是聽嘉國公主說起嘉王在華亭有一個老師了,所以特地來看看的。」

「哦……史公說的是清越和嘉王在外面拜的那個詩詞老師李繼吧,此人在華亭學子中頗有一些名氣,與我家幾個小子都多有往來。」

「確實,今日我剛去見了見這年輕人,若我眼光不錯的話,此子的才能足以擔當嘉王的老師,假以時日,定是嘉王的肱骨之臣,不過年輕人不可太招搖,我當奏請官家,當給予一番磨礪,方能成為大才。」

秀王現在已經不怎麼管家中雜事,所以對於史浩隱晦的暗示並沒有太在意,不過旁邊陪着這三公子趙徽聽出這位史相國的意思,忙見機插話道:「史公,小子與李子遇平日多有往來。」

史浩看到趙徽倒是反應很快,微微點頭表示嘉許。史浩第二天就匆匆離開了華亭,臨行之時,讓嘉王把親手題寫的「學以致用」的一幅字給李繼送來了。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長風北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長風北望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5章帝師史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