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開辦義學

第136章開辦義學

【喜歡的朋友請收藏、推薦,謝謝啦】

趙擴自然是跟趙清越一起來的,到了薔薇莊園后,立刻被李繼逮住問話,才知道史浩來華亭的真正目的。

李繼考慮了蠻久,把這兩個便宜學生叫到房間里,說道:「清越、趙擴,看來以後我還是要稱呼你們兩個的爵位比較好,永平郡主、嘉王……」

趙清越後面一推趙擴,兩個便宜學生異口同聲說道:「老師,還是像以前那樣稱呼吧,我們在府里、府外,誰都這麼叫我們,聽的耳朵都起老繭了。」

李繼見這兩個弟子態度倒也是很堅決,也就不再提這個問題,「趙擴,史相國說的意思,你比我清楚,雖然呢,你們兩個也整天老師長老師短的叫我,不過老師確實也沒傳授給你們什麼東西,這樣吧,你們沒事就跟着我到處看看,我們邊看邊學。」

趙清越、趙擴第一次看到李繼這麼鄭重其事的談論學習的事情,倒也不敢怠慢,一本正經的應了下來,不過對於李繼說的這種學習方式,兩個人自然不排斥的。

於是乎,兩個便宜學生正式成為了李繼的拖油瓶,李繼跑到哪裏,這兩個跟到哪裏,不過對於這兩個拖油瓶來說,今天才算真正的了解了李繼不為他們所知的另一面的東西。

這兩日,李繼都在試驗場跟工匠們研討那個建議機床的問題,第一台原型機器已經被方木匠製造出了模型,全木頭的結構,利用手動可以運作起來。

趙清越對於這些玩意興趣顯然不大,她更熱衷了觀察那個龐大的水車,趙擴卻蠻喜歡觀察這個手動的木質機床模型,顯然這精巧的設計,還能利用搖桿來推動齒輪,簡直就是個大號的玩具。

對於機械來說,尺寸是最重要的問題,李繼對於這點早有盤算,李繼從穿越的行李中翻出過一把學生尺子,很快依照這個標準,木匠們就仿製了許多的標準尺,現在試驗中所用的所有記錄,都是按照標準尺刻度來計量的。

李繼很快有設計出了圓規、角度測量的半圓儀,對於李繼的這些設計,兩個便宜學生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李繼自然表現出的異常淡定,更加深他在便宜學生心目中高深莫測的感覺,所以這兩人來的更加勤快,因為在跟隨李繼的時候,經常是李繼無意間說起和提起的一點點小事情,都給這兩人如同見識了一片新天地的感覺。

李繼唯一感到遺憾的是,自己沒有足夠時間去傳授現代中學那些粗淺的幾何數學知識,這對於工匠們的研究無疑是有着推進作用的,而這時代的工匠研究還是經驗主義的探索,這速度和效率完全依靠工匠的天賦和靈感。

兩天後,李繼創辦的學校終於正式開學了,為了充實師資力量,劉謙另外還招募了六七名當地的秀才,這樣一個簡單的學校框架就搭建起來了。

在學校的職工中,李繼看到個熟人——丁大毛,作為第一次海戰的重傷員,他非常幸運的痊癒了,不過還是留下了咳嗽的病根,這回唐義把他排到學校里來做事,安排他弟弟進學校讀書,這讓他很興奮,畢竟這是東家對他實實在在的照顧。小理

雖然這些內容在船員手冊上只是「予以照顧」四個字,不過李繼的做法,讓所有的船員都看到了自己所處的這個團隊的卓越之處,徹底的融入李繼團隊。

一早李繼、劉謙就早早的來到學校門口,不料到了之後才發現,學習的門口早已排滿了人,在招生時,李繼就特別佈置的,要求第一天上學,必須有家中長輩送學生來。李繼這麼做是先入為主的目的,讓學生的父母、長輩看到學校的良好狀況,才能放心讓自己子弟在這裏學習,才能給予這些窮人家孩子繼續讀下去的信心。

不過,顯然李繼過慮了,這些送小孩來讀書的人每一個都非常誠懇的向李繼、劉謙以及站在門口的那些個學子一一行禮,看得出他們對於這次讀書機會的珍惜,雖然宋朝的普世教育在歷代歷朝來說都達到了一個鼎盛的時期,但是對於這些窮人家的孩子,「讀書人」的高度確實一個難以逾越的門檻。

讓所有送小孩的人吃驚的是,所有入學的學生,在入學的第一天就領到了一套統一式樣和顏色的衣物,不是那種便宜不耐寒的粗麻布的衣料,而是棉質的厚布衣服,這一套衣褲和鞋子的價值就能頂上農戶吃上大半個月的口糧,至於另外發的筆墨之類的文具,更讓這些人明明白白的認識到,自家的孩子在這裏能有出息。

劉謙在學校管理上倒是表現出非常不錯的能力,很快學生們依據年齡和基礎分成了4個組,在李繼的提議下,分成一到四年級,這些學生都處於啟蒙教育階段,李繼對他們自然暫時無法報以什麼很大的希望。

不過李繼在教材上除了學術中常教授的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增廣賢文等書籍外,李繼增加了算術科目,算術的教學暫時由李繼的弟子們來承擔,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另外增加了手工技能科目,這些由那些方木匠這些工匠來傳授。

雖然劉謙對於手工技藝科目有些意見,不過在看到這門科目倒是非常受學生的歡迎后,也就聽之任之了,他也明白李繼這麼安排的目的,畢竟這是新式學校,按照李繼的話來說,就是要培養有能力的學生,而不是才子。

趙擴是第二天才跟着李繼來學校的,趙清越據說家中有貴客,所以沒有出來,學校門口正在刷寫李繼在牛庄學塾就用上的那副「風聲雨聲讀書聲」的對聯,而史浩手書的大字「學以致用」,已經篆刻在一進校門的地方。

李繼帶着趙擴來到一座四年級校舍門口,李繼指著裏面的學生問道:「趙擴,你看看這些學生,與你想像中的學塾有些什麼不同?」

趙擴已經習慣了李繼這樣的傳授模式,自己這個老師很以往教過自己和自己見過的老師都不一樣,以往的老師一開口就是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而自己這個老師卻很少引用那些典籍,更多的是用閑聊的方式來解釋問題。

趙擴很認真的站在外面看這教室內那些比他小不少的學生,很仔細的觀察這些學生的舉動,不過看了一會兒,就轉頭對李繼說道:「老師,這些學生都很認真,除此外,好像沒什麼特別之處。」

李繼呵呵一笑,拍了拍趙擴的肩膀,「趙擴,知道讓你跟着老師四處看看,這是為什麼嘛?」

「老師說過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那樣的才識才是真才實學。」趙擴對於自己的回答非常滿意。

李繼點點頭,「趙擴,你這回答也中規中矩,不過照你這麼光走路看書,估計即便能讀完這萬本書,恐怕還是個書獃子」。

趙擴一時間想不明白,只得認真的請教李繼。

「趙擴,所謂行路,並非是僅僅以腳來走,還要用眼睛來觀察,用嘴巴來了解,用頭腦來思考,用手來記錄,所謂讀書,不僅僅要都紙上的書,還要都這人間的書,」說罷,李繼讓趙擴繼續觀察那些學生。

「你看,這些學生,雖然穿着一式樣的衣服,雖然光從衣服上來看很難有什麼明顯區別,但是你若是注意到他們拿筆的姿勢和拿筆的手,就會有對這些學生有一些新的了解。」

趙擴依照着李繼的要求觀察了一會兒,然後很高興的跑到李繼旁邊說道:「老師,我發現一些學生根本不會拿筆,他們的姿勢很是奇怪……」

李繼對於趙擴這傢伙的觀察力實在是非常的佩服,只得解釋給他聽,「趙擴,這些都是貧家子弟,窮人家的小孩,九、十歲就能幫着家裏幹活了,你注意看他們的手了沒,漁民家的小孩,因為需要每天幫着清洗打撈到的海魚,長期浸泡海水的緣故,手上都有很明顯的脫皮現象,而農民家小孩子,因為要經常幫着下地勞作,搬運東西,經常性的摩擦硬物,所有手上的皮膚相對粗糙,有老繭的形成。」

趙擴聽到李繼的分析后,又去觀察了一會兒,確信正如李繼所述的情況,才好奇的跑過來問道:「老師,你是怎麼發現這麼細微東西的?」

對於趙擴這廝的表現李繼相當無語,李繼便解釋道:「趙擴,老師要告訴你的其實不是這些學生的手有什麼區別,而是你應該如何學習的問題,要依靠自己的頭腦去學習,而不是聽老師說這個說那個,若是有朝一日,你要管理一個地方,乃至一個國家,你該怎麼着手呢?」

趙擴眨巴眨巴眼睛,想了想,蹦出來一句,「老師,太祖有祖訓,當以仁孝治天下,再說,有老師在,也能幫我出謀劃策。」

聽到趙擴的回答,李繼只得眨巴眼睛,一時間倒是想不出什麼可以訓誡這個不用腦子的學生,不過很快李繼就想出來新辦法。

「長太息以掩涕兮,誤用民生之多艱,趙擴,這些時日,老師還有空閑,明日老師帶你去農家看看,了解一番這農桑之事。」

趙擴一聽有新的事情可做,這興奮勁基本就認定第二天的活動是一次冬遊,馬上滿口答應,李繼肚子裏嘿嘿暗笑,也不說破。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長風北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長風北望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6章開辦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