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辭職報告(2)

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辭職報告(2)

2002年,第三次博士生考試,二十名考生,正式錄取一名,並訪問學者三名。第二次研究生報考,約十九人,一名以業務最高分(90分)入圍,因外語政治各差一分,經向院校申請通融無效,未予錄取。2003年,第四次博士生考試,考生十八名,正式錄取一名。第三次研究生報考,全國十九名考生,上年度同一考生仍以最高分入圍,再次因外語分數不過關,未能錄取。截至目前,本研究室共兩名博士生畢業,兩名博士生在讀,2004年首次招入四名研究生。本科生教學,則本人負責繪畫系各屆每學期素描課、油畫人體課各四周。另由教務處安排每學期開講四堂大課,每堂四小時,各系各專業同學均可選聽,每講滿員。2001年至2004年,講題分別如下:「歐美當代藝術比較」「繪畫、影像與西方觀看傳統」「架上繪畫與設計藝術的關係」「世界範圍反現代化思潮與文化守成主義」「藝術史與傳播史的關係」「藝術贊助史與藝術功能史」教學方法人文藝術學科既有的學術行政化,越管越嚴,教學品質越來越可疑,此一體系雖便於管理,但與「人」,與「文化」,處處發生尖銳而深刻的衝突。我不相信現行考試製度,不相信教學大綱,不相信目前的排課方式,不相信藝術學生的品質能以「課時」與「學分」算計——但我不得不服從規定——釋放個性,回到直覺,摒斥教條,遵循藝術規律,曾經是民國、「文革」前、改革開放初期等階段藝術教育取得顯著成果的歷史經驗。然而有目共睹:這些傳統與經驗在今日藝術教學中已經全面喪失。我個人無法改變這一事實,唯在本研究室教學中,以「個案處理」的原則,根據每位同學個人情況的總和與細微的表現,在教學中務使知識面儘可能擴大,教學點儘可能具體。這樣的教學難以體現在教案文本上,難以在工作總結中表述,在我奉命填寫的所有表格中,完全無法體現我的教學思想與教學後果。藝術教學是非功利的,非程序性的,是具體而微、隨時隨地在每位學生、每個階段,甚至每件作品中尋求當下的溝通、指涉、領悟。這一隨機的過程——而不是預定的程序——重視體驗與經驗,問題與可能性,激發好奇心與熱情,並以此檢驗學生的智能與品性:它開放給未知,落實為個人。學院教育不是向上負責,而是對藝術、對學生個人負責。不幸的是,當今學院教育的通則與本質,是向上負責。嚴格地說,我與每位學生不是師生關係,不是上下級關係,不是有知與無知的關係,而是儘可能真實面對藝術的雙方。這「雙方」以無休止的追問精神,探討畫布上、觀念上、感覺上,以至心理上的種種問題。那是一種共同實踐,彼此辯難的互動過程,它體現為不斷的交談,尋求啟示,提出問題,不求定論,有如禪家的公案,修行的細節。它絕對不是量化的。分數、獎項、規章、表格,不是它的目的。它因人、因事、因問題而異。它追求教學的真實性,而不是程序化,它落實為個人品質的提升,而不是考試分數。因此,它在當前的教學體制中是困難的,孤立的,不討好的,無法被教條證實,難以體現為可比的成果。遠溯希臘時期蘇格拉底式教育與詭辯派教育的衝突,前者重視知識與品格,後者重視權力與實用。可悲的是,目前文科教育的種種政策限定,決定了人文藝術教學**裸的形式主義與功利主義。我與現行教育體制抱有深刻的歧異。在人文藝術學科,人才是無法培養的,沒有人能夠誇耀並保證在學院中培養出真正的藝術家,但學院教育應該,也能夠達到這樣一種起碼的要求,即確立一位藝術學生葆蓄終生的品格,這品格,就是前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大師陳寅恪寫在七十年前的名句:「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招生與教學感想自2000年任教以來,我的教學實踐及社會活動,大致有正面與負面兩類感觸,茲據實陳述如下:正面——清華「長江計劃」,是新世紀中國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魄力大,投入重,期望高。特聘教授多數是外籍華裔,屬改革開放后出國的中壯年專業人員,眼界開闊,知識結構大幅度更新,又大致是「文革」一代,兼具使命感、責任感、歷史感,及民族情懷,歸國投效,遠溯二十年前留學大潮,近收改革開放之效,今推想此舉,此其時也。清華與工美合併,則體現國家在高等院校扶助拓展人文藝術、瞻望國際文化大勢的良苦用心。就我個例而言,去國近二十載,國中文化形勢與文化環境,誠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在藝術創作及學術研究中,過去的政治鉗制、狹隘的美學觀、單元的創作格局,大幅度改變。院方對我的教學不予干涉,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及時支持。而同事、同行與不同專業間的充分尊重,彼此寬容,以至對新學院教學規劃的共同熱情,都使我切實感受到改革開放在文藝領域及藝術學院內的深刻變化。負面—在教學實踐中,我的困擾與無奈,來自國家現行教育體制及種種教條。其癥結,大致如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陳丹青雜文訪談集萃:退步集(精彩章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陳丹青雜文訪談集萃:退步集(精彩章節)
上一章下一章

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辭職報告(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