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異議

三十、異議

實際上姜長歌的反應也是皇上和所有文武百官都始料未及的,一則李太師所指,皆是針對沈遠堂,與他完全沒有相干,二則,就算有相干,在這大殿上,別說他一個初來乍到的新晉官員,就算是老臣,也只會忍氣吞聲,怎敢發聲,而且口氣還極不友善?

連李太師自己也有些錯愕,一楞之後,笑道:「想不到姜將軍會替沈大人着急,素未謀面,竟也如此維護,沈大人,有如此同僚,是不是非常難得,不過姜將軍放心,沒事的,老夫只是順便跟沈大人開個玩笑而已。沈大人,別介意。」

沈遠堂道:「李大人言重了,下官豈能介意?等小女神智清醒,下官自然會問個明白,若是小女確實有不妥行為,下官絕不姑息,絕不做那種縱容子女為非作歹的人。」

這話軟中帶硬,也暗中刺了一下李太師縱子作惡之事。

范真暗暗着急,急忙拿眼色示意沈遠堂住口,沈遠堂這句話出一時之氣,卻極有可能更激起李太師的怒火,現在情況已經有些不可控了,再點火的話,局面就無法收拾了。要知道這李太師市井無賴出身,仗着皇上的恩寵發跡,鬧起來無所顧忌,什麼官場規則都不講,只看眼前長短,不留後路,這種人忍過去躲過去就行,犯不着跟他鬥氣。此外,李衙內的胡作非為,惹得京城官少紛紛效仿,從而形成了所謂的惡少勢力,與潑皮妓女一起被稱為京城三不惹。能形成這樣的勢力,絕非李衙內一人,大部分京官的兒子都介入其中。沈遠堂這麼說,其實也寒磣了殿上的大部分高官,這樣多少會讓這些高官們不爽。

開平皇笑道:「好了好了,姜愛卿,沈愛卿,李愛卿只是開玩笑,休要當真,李愛卿,你也先不要開玩笑了,先聽朕說幾句吧。」

開平皇出面打圓場,這倒是有些出乎范沈兩人的意料,他們擔心的是開平皇默許甚至慫恿李太師的行為,因為在他們的印象里,一旦李太師和別的官員在殿上起爭執,開平皇都是在一邊看熱鬧的。

李太師道:「老臣該死,忘了聖上還在跟幾位將軍說話,擅自插嘴。」

開平皇擺一擺手,對姜夫人說道:「姜夫人,朕聽人說,姜將軍身抱異疾,不能處理山寨事務,這些年百勝山都是由夫人打點的,因而百勝山寫給兵部的那封願降書,其實是出自夫人之手,是嗎?」

姜夫人楞了一下,低聲道:「是。」

開平皇帝道:「朕即位前後,聚嘯山林者不計其數,國家為此耗費太量人力財力,百姓深受其苦,朕一直在努力平復此患,只是德才有虧,未能如願,幸好秦風將軍深明大義,朕其心甚慰,豈料姜夫人在得知北番重兵集結,欲大舉進軍中原時,也希望平息內戰,歸順朝廷,一起保家衛國,這封信,朕看了之後,甚為感動,當時朕還以為是出自姜將軍之手,乃驚嘆於姜將軍竟有此等才氣,后得知居然還是出自姜夫人之手,更加嘆服。」

姜夫人道:「臣妾不識之無,胡言亂語,有礙聖觀。」

開平皇帝笑道:「姜夫人這信,以朕看來,不比朕的這些文武百官寫得差,慷慨之氣,且有過之,以為真是出自有大胸襟的壯年男子,哪想到姜夫人不但身為女子,還正當青春年少,真是想不到呢。所以朕特召你進殿,也讓文武百官都看看,當朝能有此等胸襟見識的奇女子,是國家之幸也。」

姜夫人道:「萬歲過獎了,臣妾愧不敢當。」暗暗鬆了口氣。

開平皇帝道:「其他進殿的人,均已有封賞,但此次招安,你的功勞僅次於秦風,若不封你的話,朕會被人取笑的,所以朕也決定封賞於你,你打算讓朕封你什麼?」

姜夫人道:「大敵將至,重兵壓境,臣妾為國分憂,是份內之舉,現在外子已經有了封賞,臣妾只願外子能隨秦將軍一道,北定番賊,殺敵立功,到時自然夫榮妻貴,現在萬萬不敢再領受封賞了。」

眾人都暗暗讚歎她說話得體。開平皇笑道:「不錯,那朕就不大賞了,朕就封你為護國夫人吧,不許推辭。」

姜夫人道:「臣妾愧領了,謝萬歲。」

開平皇道:「兵部劉愛卿。」

兵部尚書劉禮出列道:「臣在。」

開平皇道:「這幾個將軍都是新近歸順,在京城料無安身之地,他們都是你的人,朕聽說張百令所留的張宅,目前還閑置著,你可叫人去好好修葺一番,暫時作為他們的居宅,待他們北征后功業有成,再另封府邸。」

劉尚書道:「臣領旨。」

眾人目瞪口呆,沒想到開平皇竟然對這幾個人如此器重。

秦風等人趕緊謝恩。開平皇道:「各位愛卿不日便要北往邊關,為國征戰,只希望此行能馬到成功,一舉肅清邊患,到時朝廷還另有重賞。」

只聽有人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有話說。」

眾人看時,卻是御史田農。

開平皇道:「田愛卿有何話說?」

田農道:「皇上因邊關告急,匪患未消,故拋棄成見,廣開賢路,不計前嫌,招安姜長歌、秦風等人為朝廷效力,此乃天子聖德,亦是朝廷造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只是依臣愚見,皇上任命秦風為大元帥,姜長歌為監軍,帥原部直接奔赴前線,此舉不妥。懇請收回成命,再作安排。」

他一說,好幾個大臣紛紛出列,齊道:「臣附議。」

開平皇道:「田愛卿,君無戲言,你的意思是讓朕出爾反爾嗎?朕可不是這樣的人。」

田農道:「皇上,孫子有言曰:兵者,國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秦風、姜長歌及其手下,雖有效命朝廷之心,但長居山中,慣於倚天險要地與官兵游斗,借地形之利全力防守,而朝廷精兵,多在邊關,派往剿匪者,多為地方散兵,較為羸弱,缺乏重器,因此難以攻克,但並不足於說明綠林好漢戰力超群。」

眾臣皆點頭。

田農接着道:「北番人兵強馬壯,彪悍兇猛,能征善戰,裝備精良,我邊關主將皆是我大南朝良將,邊關守兵,也都是大南朝精兵,尚且屢戰屢敗,原綠林將士一旦北征,無險可據,更缺乏應對北番兵之策,一旦相遇,臣敢斷言其必敗。故請皇上收回成命,將原綠林將士,長期集中整訓,方為萬全之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家國山河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家國山河夢
上一章下一章

三十、異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