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機遇和發展創新(1)

歷史機遇和發展創新(1)

我們這一代人,正經歷著人類歷史上一次最激烈和最巨大的社會文化變革,舊的在消失,新的在成長,我們從幼到老,就在這親身經歷的變革中取得我們對人生的體驗,對歷史的理解。

我們的社會將從一個封閉的、鄉土的、傳統的社會轉變為一個開放的、現代化、和平共處的社會,它正在發生些什麼變化怎樣變化為什麼這樣變這些都要探索,我們要勇於探索,新的東西要有新的認識。我們這個國家從來沒有經歷過像這幾十年那麼激烈的變動。重大的社會改革理應在思想領域裏引起相應的激蕩,孕育一代文章。我們不應辜負這個偉大時代。

我多次對學生們說,中國的社會科學稱得上真正用科學態度進行研究還剛剛開始,你們這代人主要不是繼承,而是開創,要開創中國式的社會學。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進行社會學研究的條件比任何時候都要好得多,我們應當有能力搞好我們的社會學。我們社會的這種大變遷,就為社會學的發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機遇,社會學研究的素材太多了,我們日益變遷著的社會是極好的社會學研究的素材。我們既要觀察社會、認識社會,又要影響社會,也應接受社會的影響。只有到了我們的認識成果能夠影響社會的時候,社會學才算有了一點存在的價值。

但如同前面提到過的,回過頭來反省一下,事實上我們中國社會學因為「速成」的緣故,這個學科的隊伍雖然有了一定數量,但力量比較薄弱,基礎不紮實,水平參差不齊。總體來說都需要補課,需要再加工。要想建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科學,培養人才、重視學術骨幹的培養、建設好學術梯隊還是第一位的工作。

學術是要通過學人來傳襲和開拓的,學人是要從加強基礎學力和學術實踐中成長的。學人是文化傳襲和發展的載體,不從學人培養上下功夫,學術以及廣而大之的文化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哪裏還談得上發展和弘揚。

學術工作又是細緻的腦力勞動,不發揮研究者的自覺、自主不行。可是這裏面也有個研究者的覺悟水平問題。我這裏所說的自主是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的。這裏牽涉到一個人的品質、作風和境界,只能加以潛移默化而不能強迫灌輸。

一門學科,必須代代相傳才能存在,才能有生命力,代代相傳,必須通過一代一代人的接觸。在接觸里把一代一代累積下來的經驗和智慧傳下去,每一代推陳出新,通過不斷的再創造而形成一門學科。學科是人們智慧創新的積累。

因此我一再提倡繼承老一代學者中「開風氣,育人才」和「身教重於言教」的精神,看看他們怎樣立身處世,怎樣認真對待他們的一生,怎樣把造福人民作為做人的志趣,對我們是有益的。他們有較廣闊的學術底子。憑一己的天賦,在各自的專業里,執著堅持,發憤力行,抵得住疾風嚴霜,在苛刻的條件下,不求名、不求利,幾十年如一日,無私奉獻於學術和教育事業。他們不是以學科來為自己個人利益服務,而是以自己的一生能貢獻給學科的創建和發展為旨趣。

20年來社會學這門學科建設打下了一個初步基礎,發展經過大致還算順利,在此世紀交替、代際交替、改革發展相當迅速的時刻,若能抓住歷史機遇,有可能把學科建設大大推進一步,做得不好也可能問題更多,我們要不失時機的趕上時代的步伐,把目標搞清楚,把工作跟上去。

當今世界各種文化,有如歐美文化、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等等,都在接觸、在碰頭。世界正在進入一個地球村,形成一個全球多元文化的時代。這是人文社會學科應當能夠開創一代新風氣的好時機。

社會學是研究人在群體中的生活。社會人類學就是研究人在群體生活中所創製的物質和精神文化。文化在哪裏就在人們生活的行為和意識中。文化是代代相傳的,是有子有孫的,它靠一個個人在他們生活中表現、改變和發展着,日新不已。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就應當深入到中國的社會文化中去,到中國人的生活中去認識自己文化的歷史和現狀。人們往往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中,而沒有用科學的態度去體會、去認識、去解釋。那就是不自覺的文化。我們需要懂得各國、各地區的文化為什麼不同,抓住了比較研究,才談得到自覺,我們要集中智力,致力於我們中國社會和文化的科學反思,用實證主義的態度,也就是用實事求是的精神來認識我們有悠久歷史的中國社會和文化。

我自己一直堅持在做研究,一方面給年輕人做些破題搭橋的工作,另一方面實在是想親自摸索出一條路子。因為文化是人創造的,它是有特點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社會學作為一門系統的學科有其實用性,研究在社會發展中有特點的東西,它不像自然科學,這是不能從國外照搬的,我們不能搬了蘇聯的,再去搬美國的,一定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建立中國的社會學和人類學。

21世紀我國將有重大發展,我看了北京、天津、深圳、珠海和上海的浦東,發展很快,不斷有新的東西創新出來,這些都需要有人在這些變化的中心作為社會文化的實驗室去進行研究,建立個梯隊,培養一個隊伍。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要提高本身創新的能力,搞出中國自己的學科來。我們不能離開實際調查,一定不能脫離實際,新東西是實踐中形成的,看農村的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中國的路子不同於外國,我經過70年的摸索總算找出了一條可供參考的框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費孝通憶老師談學術:師承・補課・治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費孝通憶老師談學術:師承・補課・治學
上一章下一章

歷史機遇和發展創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