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離京和償還鹽政債務

第549章 離京和償還鹽政債務

衛民黨成立極為迅速,也以難以置信程度膨脹,以至於劉衛民都有些害怕的程度,在最高委員會下設數個專委會,其中最被劉衛民看重的高官長由劉衛山擔任,紀委委員長由劉之坤擔任,最高委員會主席兼帝國衛黨代表會主席則由魏廣微擔任,最高律法總裁官由魏忠賢擔任……

軍方由大兄劉衛山執掌沒問題,即使年齡才三十餘歲,但四弟劉之坤就有些年輕了,至少從政來說年輕了些,尚還不足以執掌帝國最高權柄。

帝國最高理政權柄是帝國總理大臣,當政一期為五年,可連任兩期即十年,十年後就要自動隱退遠離政治,四弟劉之坤不足三十歲,劉衛民更願意他在五十歲之後執掌帝國權柄,魏廣微自熹宗時就為內閣閣老,資歷是小朝廷出身最高之人,為第一任虛君之下總理是合適的,第二任他更願意讓劉文炳或孫世紀擔任,當然兩人可以活過十年。

劉衛民秉承著「軍不幹政」原則,只要朝廷大的方向不是太偏,他都不怎麼插手過問,哪怕黨內事務也多交給最高委員會自行處置,除了領了個終身黨魁外,其餘的都未接受。

內外庫空虛,衛民錢莊將劉衛民名下田地所應繳納的田賦划入戶部,海貿司稅銀入京后,以及劉衛民將百十萬兩的鹽稅繳納,承包了大明朝的鹽巴后,朝廷終於不是這麼拮据,儘管還有些雜亂,無論京城還是地方,都在向著好的一面轉變。

大年夜,劉衛民第一次在皇宮過大年夜,朝臣們全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月十八日,劉衛民站在龍椅之後,皇帝兒子站在身前,按著龍案,按著尚還不完善的厚重憲法典籍,向數百近千,拖拖拉拉能排到午門的無數官吏宣誓,放棄大明帝國上天賦予的權利。

自此,虛君治國!

十九日,劉衛民,皇帝兒子,父子二人並帶着數百人離開了京城,至始至終劉衛民都未前往死死看押的信王府,也未前往昭獄大牢,袁崇煥憂憤病逝牢中他也從未理會過一句。

大雪紛飛,兩百騎護送著幾十個工匠、娃娃前往宣府,會由宣府入山西、由陝甘入河南,會前往各個鹽場……或許一年,或許兩年,沒人能最終確定他們何時才能回返京城。

看着漸漸消失在風雪中父子二人,朱徽妍心下深深一嘆,沈允婻卻埋怨道:「老爺也真是的,權利不要也就罷了,咱家不缺這些,可京城諸事亂糟糟的,這個時候也捨得離開!」

劉英兒懷抱着閨女,臉上雖有些擔憂,最後還是嘆氣說道:「就是因為京城較亂一些,老爺才帶着爝兒離開京城的。」

沈允婻噘嘴,身後魏廣微、劉之坤等人不由相視,他們知道劉英兒話語是何意,最有權勢的國公遠離京城,大明皇帝遠離京城,人離政息,遠離朝堂,給所有人騰出地方,避免異心之人有非分之想,這就是劉家父子的態度。

想到這些,朝臣們沉默不語,心下卻感慨不斷。

小辣椒徐嬌還是有些擔憂,說道:「如今天下雖漸安,老爺與爝兒身邊扈從才兩百人,是不是太少了點,若遇了賊人……終究是不妥的。」

朱徽妍一陣沉默,嘆氣道:「相公的性子……沿途有錦衣衛暗中探查,也有軍中將勇守護,想來此時也無賊人敢騷擾。」

劉之坤看了眼各大臣,上前拱手道:「公主莫要太過擔憂,朝廷已經嚴令沿途各府縣,任何不軌之人皆誅九族之罪,五千凈軍與三兄相距只半日,當無安全之憂。」

劉衛民帶着兒子離京只是勘察地形,為修建鐵路做準備,以及為償還歷年拖欠的鹽引鹽巴做準備,兩百人雖少卻是精銳中的精銳,而且他也不認為,爺倆都成了大明朝的安樂公了,還有哪個敢冒着朝廷上下官吏怒火對他們不利。

朱徽妍知道他的性子,知道不願太過耗費沒必要花費的銀錢,又不是為了彰顯權威,沒必要弄出數萬人敲鑼打鼓隨行。

看着風雪中人影消失,朱徽妍說道:「有柳兒、瑪依拉和阿蠻在旁照顧他們父子,咱們也沒必要太過擔憂,都回城吧,莫凍傷了身子。」

又看向魏廣微,說道:「魏閣老,駙馬府欲要償還了大明朝歷年拖欠的鹽商鹽引,鹽場要嚴厲看守,任何盜鹽之人皆為重罪,往年鹽引也要一一點驗確認。」

魏廣微忙抱拳說道:「還請公主放心,鹽場皆由司禮監、戶部、都察院分派之人接手,公主令人前往主持即可,鹽引之事各府縣都在清查,國公欲要收回舊鹽引,各地皆多有舊鹽引送入官府,已經收回鹽引……三百七十餘萬引,月余來送入官府不足十萬引,想來民間已經為數不多了。」

「四百萬引……」

朱徽妍眉頭微皺,大明朝人丁近億,每人年需鹽十斤,需鹽十億斤,一引三百斤,約三百四十萬引,每引「窩本」銀六錢四厘銀,正常時,每引還需稅銀三兩和三兩官方運輸銀,但是自萬曆四十五年鹽政崩潰后,除了窩本銀外,朝廷已經沒了三兩稅銀,商賈自擔運輸,自然也沒了三兩運輸銀,除了一次性承包給各鹽商的兩百萬引的一百二十萬兩的執照「窩本」銀外,再無其他,但送到朝廷的四百萬鹽引卻是真的。

鹽商在大明錢莊一事上損失最重,駙馬府準備回收歷年無法回收的鹽引,損失慘重的各大鹽商急匆匆全都將手裏保存的鹽引全都拿了出來。

若以往年的六兩六錢四厘一引計,四百萬引就是兩千五百萬兩銀,當然了,駙馬府是不可能用銀錢直接償還的。

想到自己的損失,朱徽妍心下嘆氣,沈允婻更是噘嘴不斷,可這是恢復朝廷正常鹽政唯一的法子,駙馬府本身就是軍伍、商賈起家,不可能明著用明搶方式廢棄商業契約。

「算了,朝廷收回的鹽引送入駙馬府,自父皇登基之時起的鹽引,皆以實引三成算起,之前鹽引則算實數予以支取,以陳年拖欠之引為先,先行償付。」

魏廣微與眾多大人交換了下眼神,點頭說道:「公主所言甚是,自萬曆四十五年鹽綱之法以來,每年雖放鹽引兩百萬於十綱之商,所得之鹽稅只百十萬兩,遠非每引六兩六錢四厘銀,公主折原鹽引三成已是厚恩,若這些罪人之後尚還不知足,臣以為可廢萬曆四十五年之後鹽引之數。」

一干大臣們紛紛點頭,綱鹽實則是萬曆帝嘗試償還歷年所欠鹽引之數,即十綱之人,將一人往年所有鹽引全部收回,大明所有產鹽全部歸其所有,同時發放兩百萬新鹽引分與九家。

萬曆四十五年清查拖欠綱鹽之數為兩百萬引,而能成為綱商的最重要一個條件,就是手裏握著朝廷無法償還二十萬引鹽之數,無法達到二十萬引之數就要向市面收購足數鹽引,只有達到二十萬引之上數額,朝廷才認可綱商地位。

收回一人手裏所有鹽引之數銷毀,新發放鹽引流入另外九家,十年輪轉后,銷毀全部拖欠鹽引,但情況並非如此,朝廷當年拖欠的鹽引之數若強忍着一至兩年沒有鹽稅,這筆債務也就償還清了,可是朝廷卻年年發放兩百萬引新鹽引,儘管銷毀了往年鹽商們手裏舊鹽引,但是新發放鹽引卻在其餘九家手裏積攢了新的鹽引,也同樣並未減少私盜鹽場鹽巴行為,反而偷盜的更狠了,由原本兩百萬餘鹽引,積攢到了如今近四百萬鹽引。

自萬曆四十五年至今,正好十年冒頭,不僅沒能鹽法道袁世振所言「十年盡消積引」,而是多了近一倍,十年裏,朝廷每年只是收穫了一百二十萬兩「窩本」銀,余者屁都沒撈到,每年卻損失六百萬兩的稅銀和六百萬兩運輸銀。

六百萬兩運輸銀也就罷了,朝廷不運輸,商賈們自己也得拉運,但六百萬兩稅銀丟失卻是實實在在的,反正劉衛民是覺得虧了,還不如強忍着一時之痛還了兩百萬引的舊賬呢。

公主朱徽妍提出萬曆四十五年後的鹽引以三成計,在魏廣微看來的確是極為仁慈的事情了,十年內侵吞了朝廷六千萬兩銀,到頭來還要三成償還冒出的近兩百萬引鹽,這不是仁慈是什麼?若還敢不滿,就這幫混賬弄出的大明錢莊就該全部九族皆斬!

十年的錯誤鹽政,不僅沒能償還了舊引債務,反而多出近倍債務,儘管深知其中吃虧吃大了,可這是朝廷自己的失誤,深思熟慮后,劉衛民還是決定償還此等債務,他不在乎十綱鹽商愛死不死,在乎的是今後,是朝廷會不會為自己失誤負責任的態度!

大明錢莊引發的災難,以及北方民變都是劉衛民刻意提前引發的災難,在這場大災難下,劉衛民和衛民錢莊吞噬了太多財富,吞噬了難以計數的土地、真金實銀,造成了整個大明朝民間財富凋零,他必須要重新為枯竭了的金銀河流重新注入水源,償還鹽商鹽引只是其中一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
上一章下一章

第549章 離京和償還鹽政債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