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安重誨大肆攬權

第175章 安重誨大肆攬權

李嗣源雖然與安重誨是老交情,但也沒有打算完全依靠安重誨,還是要多方提拔人才。要知道論文化,論才幹,任圜其實都在安重誨之上。李嗣源此時厚待身為李存勖妹夫的任圜,也只是為了暫時安撫人心,並非真的信任任圜,或看中任圜的治國才能。李嗣源雖然缺文化,卻不缺看盡滄桑的人生閱歷。

任圜將李嗣源一時的器重看成了知遇之恩,他一入相便不避嫌疑,以國家為己任,大刀闊斧幹了起來。他揀拔賢俊,杜絕幸門。數月之間,任圜讓朝政稍稍走上了正軌。朝中吃閑飯的人少了,辦實事的人多了。但是任圜因此得罪的人也多,尤其讓此時李嗣源手下的第一紅人安重誨格外不爽。

人事上的安排,從來都最容易招致非議。雖然任圜沒有朋黨的意願,但安重誨肯定有朋黨,給要自己人安排位子。他如果不攻擊任圜,怎能為自己的行為提供正當性。安重誨將主動向他示好的孔循提拔為樞密使,然後通過孔循的推薦,讓原後梁宰相鄭珏當上後唐的宰相。

豆盧革和韋說兩宰相被罷免,還需要再找一個人補位。任圜覺得剩下這個名額應該由自己推薦,不能再找個不靠譜的人。任圜打算推薦的宰相人選,是曾上疏李存勖,呼籲保民應先於保軍的李琪。為此他先與各部門,包括安重誨打好了招呼,各方都同意了。但是沒想到正式上朝,沒等任圜開口,安重誨不守信用,搶先推薦了禮部尚書崔協入相。

崔協出身名門清河崔氏,從小不愛學習。他雖是書香世家,文化水平和安重誨差不多。他在當官期間,屢屢因為不學無術,鬧了很多笑話。任圜非常在急,堅決反對崔協入相,語氣越來越硬。但是他給出的理由,讓更多人聽到不舒服。他說道:「我已經沒什麼文化,怎麼能再讓一個沒文化的人進入中書?豈不是讓天下人看輕我們這屆朝廷!」

在這一屆後唐朝廷的核心圈內,任圜其實已經是最有文化的一個,最沒文化的還在最上邊坐着。李嗣源以為人寬厚著稱,但不代表他沒有自尊心。安重誨則關門放狗,召喚出孔循,孔循當着眾朝臣的面怒斥道:「天下之事,一也是任圜說了算,二也是任圜說了算。任圜算什麼東西!」雖然有點兒顛倒黑白,但也算是為不滿任圜的眾人狠狠出了口惡氣。

不久后,任圜被貶,滿腔抱負化為飛灰。李琪遭了池魚之殃,心灰意冷,告老還鄉,數年之後,死於家中。崔協成功入相,但他沒福,一年之後,暴病身亡。

這時,安重誨又提起任圜的事,要趁著這個曾與自己爭權的對手掉入井裏的好機會,再扔一塊大石頭!李嗣源竟然也同意了,於是安重誨起草詔書,直接誣陷任圜與朱守殷勾結,意欲謀反,故賜其自盡!平常負責給詔書修改潤色的端明殿學士趙鳳大驚,流着淚進諫安重誨道:「任圜是眾所周知的忠義之士,怎麼可能謀反?安公您為私怨濫殺好人,如何能治理好國家!」

但是,趙鳳的反對沒用。首先,安重誨不可能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其次,要殺任圜也並不僅僅是安重誨的意思。朝廷使者到達磁州,任圜招集全家老小,與他們暢飲訣別,而後從容受死。

李嗣源、安重誨的一系列清除與前朝關係密切的人物,以及重建朝廷集權的行動,自然引起各藩鎮的警惕。繼朱守殷之後,對此最忐忑不安的,是李存勖的兒女親家,長期保持着半獨立的義武節度使王都。

自親家與女婿死後,王都就很擔心:自己會不會遭遇池魚之殃?從之後發生的那些事看起來,這個擔心正越來越接近現實。豆盧革和韋說兩個老宰相完蛋了,名聲壞的朱守殷和名聲好的任圜同樣跑不掉!孟知祥沒事,是因為他實力強大。王都可沒有同樣的本錢,靠什麼來保護自己?

當時後唐為了防備契丹的入侵,時常在義武鎮東面的盧龍鎮調派軍隊,而這些軍隊的調動往來,常常要途經義武鎮的轄區。看着朝廷的軍隊在自己的地盤上來來往往,本就心虛的王都倍感不安:這不就是「三十六計」中的「瞞天過海」嗎?把陰謀隱藏在日常慣例中,哪一天突然來個假道伐虢,自己可能腦袋搬家都還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為此,每次朝廷大軍從義武過境,王都都全程戒備,如臨大敵。一個地方官員對朝廷如此不友好的舉動,使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憂心忡忡的王都向手下問計:要怎麼做才能躲過大禍?

王都的第一號鐵桿心腹,當初幫他設計推翻義父王處直的和昭訓認為:光靠咱們義武一鎮,肯定是沒法對抗朝廷,可以學習唐朝那些藩鎮的經驗,與其他藩鎮私下串聯,締結盟約,組建對抗朝廷的聯盟。

王都認為這個辦法值得一試,於是他首先向東面鄰居、實力雄厚的盧龍節度使趙德鈞伸出橄欖枝,請求讓雙方的子女聯煙,結為親家。要說這王都的想法真是特別,因為趙德鈞已經有了一個遠比他更顯赫的兒女親家。

趙德鈞有個養子名叫趙延壽,此人的親生父親名劉邟,在後梁初年任蓚縣縣令。在一次戰爭中,劉守文的軍隊攻陷蓚縣,身為劉守文部將的趙行實俘虜了劉邟美麗的妻子種夫人,以及種夫人所生的兒子。美人當前,趙行實禁不住食指大動,當即強娶了種夫人,並將她的兒子納為養子,改名趙延壽。

少年趙延壽繼承了其母的良好基因,生得眉清目秀,冰肌玉骨,有一種宛若少女般的顏值。他除了過人的外貌,和豪門出身之外,年輕的趙延壽還通武略、善詩文、好賓客。這樣的優秀青年,自然是眾多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也是少女的父親們理想的女婿人選。

時任蕃漢總管的李嗣源依仗自己軍界元老的身份,將自己寵愛的小女兒嫁給趙延壽。李嗣源稱帝后,趙延壽成為附馬都尉、汝州刺史,前程似錦。他的養父趙德鈞也就成了後唐的皇親國戚,出鎮大藩,統領重兵,地位十分顯赫!

現在前朝皇親想與本朝皇親套近乎,這怎麼可能成功。王都極可能步朱守殷後塵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除非趙德鈞的腦袋被驢給踢壞了,否則他決不可背棄強大的老親家李嗣源,轉而和弱小的王都站在一起。那天趙德鈞的腦袋並沒有遭到驢踢,因此對王都滿懷誠意的示好沒什麼反應。

王都選中的第二個結盟目標,是成德節度使王建立。王建立是李嗣源最忠誠的老部下之一,當初魏州兵變發生后,是他在鎮州先發制人幹掉李存勖派來的監軍,護住了李嗣源的家眷。王都作出這個決定,因為他聽說:王建立雖然是李嗣源的舊人,卻與朝中正得勢的安重誨關係不好。

此前,安重誨為了打擊有可能與自己爭寵的王建立,不惜製造謠言,捕風捉影,硬說王建立在私下與王都有勾結,可能心懷不軌!你不想反,人家都要逼你反!任圜不就是這麼死的,那不如真的和我團結一心,合力自救!而且你也姓王,我也姓王,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我們就結為義兄弟吧!

王都的判斷出了大錯,他並不十分清楚那件事的後來結果。當時,遭到誣陷的王建立非常憤怒,上疏李嗣源,請求入朝辯冤。正巧,李嗣源與安重誨的關係遇上第一次風暴,王建立的請求順利得到了批准。

那麼李嗣源與他的安重誨之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這要怪安重誨的權利慾太強,不滿足於已有成就。他在斗垮任圜之後,把自己的手伸得更廣、更長,甚至一定程度上想把皇帝架空,這麼做遲早會與並非昏君的李嗣源發生衝突。但這次風暴的導火索,竟然是從李嗣源一次想加強君臣互信的嘗試開始的。

天成三年,李嗣源的三兒子李從厚十四歲,已經可以成家立業娶妻生子了。李嗣源打算讓他迎娶安重誨的女兒,便將這個意思透露給安重誨。安重誨自然很高興,免不了向自己的心腹炫耀炫耀,顯示一下皇帝和自己非同一般的交情。

不想被安重誨一手提拔,被他視作左右手的孔循聽到,當即就給安重誨澆了一盆冷水,說道:「您現在身居樞密高位,已經得罪了不少人。因此不宜再與皇子結親,否則會招來更多人的嫉恨。需知亢龍有悔,過猶不及,明智的人應該懂得進退。」安重誨聽了這話,細細思量了一陣,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他壓住自己的慾望,婉拒了李嗣源,給李嗣源心裏留下了第一絲陰影:不願和我結親,是什麼意思!

更讓安重誨沒想到的是:孔循之所以阻止這門婚事,並非出於對他這位恩公的愛護,而是想一步一步地取恩公而代之。等安重誨上勾,孔循悄悄派人結交此時李嗣源最寵愛的德妃王氏,讓她在李嗣源耳邊吹吹枕頭風,將自己女兒推銷給皇子李從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5章 安重誨大肆攬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