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五萬後唐軍投降

第205章 五萬後唐軍投降

契丹皇帝召來趙德鈞的使節,指著帳前一塊大石頭,對他說道:「我已經答應了石郎,除非這塊石頭爛掉,承諾才會改變!」

耶律德光這個看起來帶有些衝動的決定,對於契丹而言,實際是出人意料的最好選擇。趙德鈞統領大軍到達團柏谷后,不僅沒有再前進一步,而且沒有設法讓被圍的張敬達知道援軍接近的消息。如此一來,後唐軍的兩路大軍根本沒有協同作戰、內外夾擊的可能。

吏部侍郎龍敏在他提出扶立李贊華的方案不了了之後,仍不死心。他對李從珂的一個心腹將領李懿說道:「你身為皇親,社稷淪亡在即。你豈能默默無言?」李懿認為情況沒這麼嚴重,趙德鈞已經統領大軍到達前線,應該能擊敗契丹,挽救危局。

龍敏只能搖頭說道:「我是幽州人,深知趙德鈞的底細。他只是一個膽小的懦夫,沒有什麼出眾的謀略,擅長的只有防守城池,修築營壘,收賣軍心這些事。如果遭遇大敵,要指望他奮不顧身,衝鋒陷陣,肯定是不可能的!何況他現在名位震主,已存二心,更不能指望了!」

然後,龍敏提出一個大膽的方案。他說道:「現在懷州有護駕禁軍一萬人,戰馬五千匹。如果從其中挑選出精銳騎兵一千,由我和陳州刺史、勇將郎萬金率領,乘着夜色沿介休一帶的山路前進。冒點風險穿越契丹游騎的封鎖線,只要有一半人衝到晉安寨,就可以成功。現在張敬達的幾萬大軍陷於重圍,得不到朝廷的一點消息,士氣因而低落。假如他們知道救兵已到團柏谷,肯定會萬眾一心、死中求生,再結實的銅牆鐵壁他們也能衝破!何況只是胡人的游騎?」

聽了這話,李懿趕緊將龍敏的新建議奏報給李從珂。李從珂卻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嘆息道:「龍敏不愧壯士,可惜,太晚了。」李從珂覺得,要從現在這些驕悍不聽招呼的護駕禁軍中,挑出一千人,去執行這樣九死一生的危險任務,還要指望他們服從命令聽指揮,根本是不大可能成功的事。於是,和龍敏的第一個主意一樣,第二個主意也不了了之。

既然皇帝和北平王,誰都靠不住,晉安寨內的五萬大軍,漸漸陷入了無可挽救的絕境!在被圍的數月中,高行周與符彥卿二將多次率騎兵出擊,試圖在包圍圈上打出缺口。但各鎮兵馬人心不齊,每次突圍都因寡不敵眾,失敗而歸。隨着時間推移,唐軍自行解救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弱。原因很簡單,胃口比人大得多的戰馬,將晉安寨中屯積的草料首先吃完了。

唐軍騎兵為了不讓自己的戰馬餓死,只好去淘洗馬糞,撿出還沒有消化的植物用來喂馬。很快這辦法就不管用了,畢竟餓著肚子的馬也拉不出多少馬糞。於是他們將木塊削成細絲,冒充草料來喂馬。即使最不挑食的戰馬也受不了這種伙食,它們飢不擇食,互相啃食鄰馬的馬鬃和馬尾,等一匹匹戰馬都不再有漂亮的鬃毛,馬匹被大量的餓死。

隨着戰馬數量減少,很多騎兵只好轉成步兵。當然也有一些好處,大量馬肉補充了糧食的不足,人的食物暫時是充足的。只是由於援軍仍然沒有一點兒消息,全軍的士氣漸漸跌至谷底。

眼見遲早撐不下去,副帥楊光遠和安國節度使安審琦數次勸說主帥張敬達道:「要不我們投降吧,至少現在這幾萬將士還能活命。」張敬達雖然打仗的本事不怎麼樣,但還是有些骨氣。他不愧「生鐵」之名,堅決不降。他說道:「我受兩代皇帝的厚恩,擔任元帥卻遭此大敗,罪過已經夠大。豈能再做出率眾降敵的事?相信援兵遲早會來的,我們應該再等等。如果真的援兵不至,到了山窮水盡那一天,你們可以砍下我的人頭,出去投降,也不算太晚!」

聽了主帥張敬達的話,副帥楊光遠認為,他的提議不錯,具有相當的合理性。不過既然願意犧牲,幹嘛要等到山窮水盡的那一天?早點做那事,不是讓大家都能早點兒解脫嗎?

但楊光遠在早年與契丹人交戰中折過一臂,自己不便動手。他馬上給安審琦使眼色:你來,殺掉張敬達,咱們都得救!安審琦也有點遲疑,害怕當出頭鳥,暗想:你作為大軍的副帥,不自己去干,交給我來做這樣的惡事。是想事情完了,好把罪過都推到我頭上嗎?由於他們兩人的相互算計,張敬達這一天沒有出事。

此時要殺張敬達有一定難度,大將高行周知道軍心不穩,擔心有人刺殺主帥,便親自帶着一批精銳衛士,常常跟在張敬達身後,以防不測。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張敬達卻對他先起了疑心,對左右說道:「高行周最近老是跟着我,他究竟想幹什麼?」高行周聽到這話,也不敢瞎積極了。楊光遠等人則秘密聯絡同黨,準備起事。

十一月九日晨,按慣例諸將要到張敬達的大帳開會議事。楊光遠和安審琦等同謀都提前到達,乘着沒有參與他們的高行周、符彥卿二將還沒到,動手突襲,一舉斬殺了張敬達!

張敬達死了,妨礙大家求生的障礙消除了。所有將領一致決定向契丹投降,連接着來到的高行周和符彥卿也沒有異議。此時,晉安寨內的五萬大軍大多還活着,只是一萬匹戰馬已被吃掉了五千。

敵方近五萬大軍倒戈,相當於雙方的兵力對比一下子產生了十萬人的巨變,到這個時候,可以說契丹與後晉的勝利,真正不再有任何懸念!大喜過望的耶律德光接見了各位降將,這些人中不少他都是久聞其名。於是耶律德光一一慰勞,每人賞賜契丹人的皮裘一件、氈帽一頂。眾降將被迫穿戴胡服,供胡人皇帝檢閱。

然後,耶律德光讓眾降將引路,進入晉安寨內視察,看到滿地馬骨,嘲笑道:「你們真是一群惡漢,都不用鹽和酪漿當作料,就吃掉一萬匹戰馬!」雖然實際被吃掉的戰馬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但沒人敢說契丹皇帝哪裏不對。

耶律德光來到張敬達的屍身前,命人好好收葬,並親自焚香祭悼。隨後,耶律德光當着眾降將的面,對自己與石敬瑭的部下說道:「你們當臣子的,就應該學習張敬達這樣,忠心事主,至死無貳!」

晉安寨大營中的五千匹戰馬,以及五萬套兵甲被耶律德光接收,運往契丹。五萬降兵、降將,耶律德光買要,全交給了石敬瑭,由這位後晉皇帝重新武裝之後,充作後晉軍隊。

在完成這個安排之前,耶律德光又對這些投降的將軍們說道:「好好侍奉你們的新主,不要再有二心了!」絕大多數降將都默默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忍辱偷生。唯有一個馬軍指揮使康思立羞憤難當,竟然氣極攻心而死!

晉安寨里的後唐軍隊一投降,石敬瑭馬上派出大量使節,前往各州勸降。太原以北的各州縣,大多歸順了後晉,只有少數州縣不從。代州刺史張朗殺了後晉的使節,繼續向後唐效忠。

端明殿學士呂琦奉旨到前方犒軍,這時正走到忻州。他遇到石敬瑭派來的使節,立即將使節斬首。然後,呂琦勸忻州刺史丁審琦說道:「之前胡虜經過城下,對城池都不多看一眼,可見其心不在小。等他們還師,全境必定不能保全!不如乘契丹人還沒來,早點率全城軍民撤走,經五台去鎮州避難。」

丁審琦先是同意了,但臨出發前,又反悔了,關閉內城,不肯離開。呂琦身邊的軍人想馬上進攻內城,呂琦制止他們道:「國家都到什麼時候了?咱們還要自相殘殺嗎?」隨後,呂琦帶着願意離開的人們離開了城池。丁審琦等他們一走,當即投降契丹。

晉安寨的後唐軍投降之後的第三天,耶律德光與石敬瑭稍稍消化了他們的勝利成果,實力大增,決定揮師南下,攻滅後唐。出征之前,石敬瑭準備讓一個兒子留守太原。在乾爹面前,他家是沒有內政的。石敬瑭不敢擅自作主,特地讓自己的兒子們站成一排,請耶律德光挑選決定,看哪個孫兒合適?

石敬瑭一共有六個兒子。其中長子石重殷和次子石重裔已在洛陽被殺,幼子石重杲夭折,留在太原的還有三個,分別是李皇后,也就是即後唐的晉國長公主,唯一的親子楚王石重信,壽王石重乂,以及未成年也未受封的小兒子石重睿。除了三個兒子外,石敬瑭原本有個大哥叫石敬儒,已去世多年,石敬瑭收養了大哥的遺子石重貴,視如己出。雖然石重貴只是侄子,但卻比幾個親兒子長得更像養父石敬瑭,此時他也一起站出來,接受干爺爺的挑選。

耶律德光一眼便看中了這個小一號的「石敬瑭」,指著石重貴說道:「就選這個大眼睛的孫子吧。」契丹皇帝大概沒有想到,相貌相像的人,行為可不一定相像,有乖兒子不一定有乖孫子。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05章 五萬後唐軍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