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五胡戰爭之永嘉之禍1

第176章 五胡戰爭之永嘉之禍1

78.2.1題記

本篇敘胡人入中原之戰。凡一戰:

名稱洛陽之戰,時間AD311,地點洛陽,對陣趙漢麾下諸梟雄軍對晉朝廷軍。

78.2.2胡騎扣都

這一回說到,石勒連番戰河北,劉淵數次下帝都。

永嘉二年(AD308年),匈奴大單於劉淵正式稱帝,大赦境內囚犯,改年號為永鳳。任命大將軍劉和為大司馬,封梁王,尚書令劉歡樂為大司徒,封陳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為大司空,封雁門郡公,宗室中以親疏為等級,皆封郡縣王,異姓中以功勞、謀略為等級,皆封郡縣公侯。(劉淵自認為炎漢後人,這個也很成謎了,據說是大漢公主和親匈奴,匈奴王廷是大漢外甥,從那論的。既然定國號為漢,那麼為了更進一步拉近自己與漢朝的關係,他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漢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三祖分別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漢烈祖昭烈皇帝劉備。五宗分別是:漢太宗文皇帝劉恆、漢世宗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宣皇帝劉詢、漢顯宗明皇帝劉庄、漢肅宗章皇帝劉炟。可以說非常不要臉了,因為獻帝劉協、後主劉禪的子孫,均死在他發動的永嘉之亂中。)太史令宣於修之對劉淵進言道:「陛下您雖然如龍騰起,如鳳翱翔,接受大任。然而,晉朝余部尚未消滅,皇族居室窄陋,紫宮星座的變化,還指向晉氏,不出三年,必定能夠攻克洛陽。蒲子地域崎嶇狹小,不可長久安身。平陽有天子之氣,又兼是陶唐的舊都,希望陛下您上合天象之變,下合地理之祥。」於是遷都平陽。有人從汾水中得到玉璽,上面的文字是「有新保之」,大概是王莽時的玉璽,得到的人順便增加了「淵海光」三字,劉淵認為是自己的好徵兆,於是大赦境內囚犯,改年號為河瑞。又封他的兒子劉裕為齊王,劉隆為魯王。(劉裕這個名字好刺眼啊。)

石勒在劉淵這邊也混得風生水起。可見牛逼的人,在哪裏都可以出人頭地。石勒招撫諸胡的「部大」張督、馮莫突等,劉淵任命張督為親漢王,馮莫突為都督部大,任命石勒為輔漢將軍、平晉王,以統率張督、馮莫突等。又搞定烏丸人伏利度,劉淵加封石勒督山東征討諸軍事,把伏利度的部眾也交給石勒指揮。(石勒聲稱在河北大地為司馬穎伸冤未果后,跑到了同樣聲稱要為司馬穎伸冤的匈奴王劉淵這邊,並迅速捲土重來。折騰王司馬穎何辜,成了胡人手裏最好用的旗幟。而劉淵對石勒毫不提防,大概是胡人的同仇敵愾的緣故吧,據說有人曾勸過劉淵,大事未成,同以射獵為生的民族,本該是我們的盟友,何苦學晉人同室操戈,阻盟友而救仇敵呢?)

永嘉二年(AD308年)正月,漢趙王劉淵派遣其子撫軍將軍劉聰等十將向南佔據太行一帶,派輔漢將軍石勒等十將向東進發到趙、魏地區。晉將劉琨派遣護軍黃肅、韓述救援壺關,劉聰在西澗打敗韓述,石勒在封田打敗黃肅,把他們都殺了。司馬越派遣淮南內史王曠、將軍施融、曹超帶兵抵禦劉聰等人。王曠不聽施融勸阻,貿然進軍,在太行與劉聰遭遇,在長平地區交戰,王曠的軍隊慘敗,施融、曹超都戰死。劉聰於是攻陷屯留、長子,一共斬獲一萬九千首級。上黨太守龐淳交出壺關向漢投降。劉淵命令石勒與劉零、閻羆等七位將領,率兵三萬攻擊魏郡、頓丘諸壁壘,大都被攻陷。劉淵暫任石勒為壘主將軍、都尉。(壺關是太行八徑之首。壺關打通,河北對山西就不設防了。)

劉淵稱帝時,派遣使者授予石勒持節、平東大將軍。石勒念念不忘從哪裏跌倒從哪裏爬起,殺回河北,率軍進攻鄴城(遊俠王彌共襄其舉,漢人王彌也是個有故事的人,據說是劉淵被質在洛陽之時的布衣之交),鄴城守軍潰散,和郁逃到衛國。石勒又在三台活捉魏郡太守王粹(王粹這個金谷二十四友的渣渣,賣陸機的東西,可算完了。他是樓船出益州另一個王浚的孫子,真是丟乃祖的臉)。進攻趙郡,斬殺冀州西部都尉馮沖。又在中丘攻擊乞活將軍赦亭、田禋,都斬殺了他們。(乞活軍算是司馬騰的遺產了。當初乞活軍為司馬騰報仇殺了石勒的大哥汲桑,現在石勒算是為大哥復仇。)

不久,劉淵又授予石勒安東大將軍、開府,設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石勒又進攻鉅鹿、常山,殺死二郡守將。又攻陷冀州郡縣堡壘百餘個,兵眾達到十餘萬,將其中的名人賢士集中在一起,稱為君子營。於是,石勒引用張賓作為謀主,開始設置軍功曹,以刁膺、張敬作為得力助手,以夔安、孔萇作為爪牙衛士,支雄、呼延謨、王陽、桃豹、逯明、吳豫等人作為將帥。石勒又派將領張斯率領騎兵到并州北山諸縣勸說眾胡人、羯人。眾胡人害怕石勒的威名,許多人來歸附他。石勒又進軍常山,分別派遣諸將領進攻中山、博陵、高陽諸縣,投降的達數萬人。(石勒之得張賓,如皇叔得諸葛。「機不虛發,算無遺策,成勒之基業,皆賓之功也」。這個胡漢相得的橋段在五胡時期將反覆出現。設立「君子營」之後,石勒開始惡補他所需要的,由流寇向逐鹿中原的梟雄進化。石勒不識字,就讓那些士人讀史書給他聽。通過《漢書》,石勒迅速成為劉邦的崇拜者,與石勒有相同愛好的還有一千年之後的另有一位皇帝,乞丐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所以,劉季、朱八,與胡人同好是鐵定的事實。)

王浚(這個獨霸河北的傻逼神獸,好像只有一個能幹的手下祁弘)派將領祁弘率領鮮卑段部酋長段務勿塵等十餘萬騎兵討伐石勒,在飛龍山將石勒打得大敗,戰死萬餘人。石勒退兵駐紮在黎陽,分別命令各位將領攻擊尚未攻下和叛變了的壁壘,收降三十餘座。又進攻信都,殺死冀州刺史王斌。於是,晉朝派車騎將軍王堪、北中郎將裴憲從洛陽率兵討伐石勒,晉朝與石勒在中原大地反覆絞殺,直殺得屍橫遍野、民不聊生。石勒在作戰中曾活埋降兵萬餘人,這種野蠻作風極大地震撼了晉朝,最終,石勒與晉朝的爭鋒中佔得了上風。(石勒就是劉淵放出去的一條瘋狗,得誰咬誰。但石勒的死活並不放在劉淵心上,劉淵自己,從稱帝起,時刻也沒有忘記干翻晉朝!)

在石勒出兵河北的同時,趙漢主力也就勢出兵晉朝,永嘉三年(AD309年)秋八月劉淵命其子劉聰和王彌進攻洛陽,(王彌也算個梟雄,他出生於青州東萊,應該是東萊王氏的成員。早年遊俠,人稱「飛豹」,後跟隨東萊郡惤縣的縣令劉伯根造反起家。屢起屢服,后在山東為名將苟晞所敗,作為流寇,在京城附近著名的七里澗又為司徒王衍所敗,遂投劉淵,成為劉淵銳利的爪牙。劉淵對王彌來投,「孤本謂將軍如竇周公耳,今真吾孔明、仲華也。烈祖有云:吾之有將軍,如魚之有水。」)劉曜和趙固等人作為後繼。執政東海王司馬越派平北將軍曹武、將軍宋抽、彭默等人迎戰,晉軍大敗。

劉聰等率軍迅速到達宜陽。司馬越(八王勝利者)兄弟平昌公司馬模派將軍淳于定、呂毅等率軍從長安討伐劉聰軍,在宜陽決戰,淳于定等大敗。劉聰依仗連續的勝利,沒有設防,弘農太守垣延假稱投降,乘夜偷襲,劉聰軍大敗而回,劉淵穿着白衣服前來迎接。(白衣大概是哀悼陣亡將士吧。此可謂一攻洛陽。由此可見,河北石勒方面只是劉淵的偏師,劉淵的主攻方向從來沒有含糊過。)

同年冬,再次徵發士卒,派遣劉聰、王彌與劉曜、劉景等人率領精銳騎兵五萬去進攻洛陽,派呼延翼率步兵接應,結果,在黃河南面將晉軍打敗。(晉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劉景殺人殺得性起,竟將延津周圍百姓三萬餘人沉入了黃河。可見胡人狼子殘性。這事連劉淵也堪比下去。)劉聰進軍,駐紮在洛陽西明門,西晉護軍賈胤乘夜接近他們,在大夏門大戰,斬殺劉聰的將領呼延顥,呼延顥軍潰敗。(建功的是來自涼州的客軍,北宮純。這是一支以羌軍為主的軍隊。涼州刺史張軌派過來的援軍。事實證明,面對匈奴兵,晉軍已爛光,只有靠其他外軍了。)劉聰向南撤退,在洛水構築壁壘,不久,又進駐宣陽門,劉曜駐紮在上東門,王彌駐紮在廣陽門,劉景攻擊大夏門,劉聰親自到中嶽嵩山求神,命令將領劉厲、呼延朗等負責指揮留守的士兵。東海王司馬越命令參軍孫詢、將軍丘光、樓裒等人率領手下勇士三千,從宣陽門攻擊並斬殺呼延朗。(呼延家是趙漢的后族)劉聰得到消息后快馬趕回,劉厲因害怕劉聰給自己治罪,於是投水而死。

事不利,漢人遊俠王彌勸劉聰說:「現在既然失利,而洛陽又非常牢固,殿下您不如回師,以後再慢慢地圖謀。我當在兗州、豫州之間招募兵士,收聚糧食,以等待進攻的日期。」宣於修之又勸劉淵說:「辛未那一年,當攻下洛陽。現在晉朝的紫氣還很盛,大軍不回,必定失敗。」劉淵派黃門郎傅詢快馬召劉聰等回師。王彌從轘轅撤出,司馬越派薄盛等人率兵追擊,雙方在新汲大戰,王彌軍大敗。於是整頓蒲阪的防守,回到平陽。(此可謂二攻洛陽。這種仗沒法打,劉淵可以不停來攻,司馬越只能守,劉淵輸得起,輸了再來就是;司馬越輸不起,輸一次就把大晉給賠進去。)

永嘉四年(AD310年)七月,劉淵卧病,準備囑託後事,任命劉歡樂為太宰,劉洋為太傅,劉延年為太保,劉聰為大司馬、大單於,並且統領尚書事務,在平陽西部建造單於台,任命其子劉裕為大司徒。劉淵病重,召劉歡樂和劉洋等人到宮禁中接受遺詔,輔佐朝政。八月,劉淵在光極殿去世,共在位六年。劉淵死後,其世子劉和繼位。不久,劉淵戰功卓著的四子劉聰自西明門攻入西室,殺兄自立。同年九月,劉聰葬劉淵於永光陵,上謚號為光文皇帝,廟號高祖。(一頭洪荒巨獸倒下,千萬頭洪荒巨獸站起來。)

由於石勒的東進偏師的效果十分良好,加上王彌的一顆梟雄之心躍躍欲試,在二攻洛陽后,王彌沒有回軍,在劉聰等撤回平陽時,王彌則向南出兵。王彌出身世家大族,有號召力。在潁川、襄城、汝南、南陽、河南的流民幾萬家,一直被當地土著居民欺擾,紛紛放火燒城焚邑,殺掉郡守、長史等官員,響應王彌。(這個牛逼了。王彌不但又恢復了自由身,而且更加從容了。趙漢對梟雄們的管理,是相當地寬鬆啊。)

由於王彌等切斷糧道,洛陽發生飢荒。司馬越派遣使者帶着插羽毛的檄文徵召全國軍隊,讓他們來救援京城。懷帝對使者說:「替我告訴各征、鎮,今天還可以援救,遲了就來不及了!」然而,征南將軍山簡的救兵被王如打敗,荊州刺史王澄親自帶兵援助洛陽,聞訊而部眾不戰自潰,也只好回師,其他藩鎮作壁上觀,終究沒有軍隊到達。晉廷商議,多數人想遷都逃難,王衍反對(王衍是司馬越派核心,司馬越能摘八王之亂的桃子,琅琊王氏居功至偉)。這時,石勒已南下渡過黃河,屢屢取勝。司馬越在朝中喪失人心,在外擔憂石勒,於是請求親自討伐石勒,並且屯兵鎮守在兗州、豫州。(事實上是朝廷再次內訌,司馬越派與反司馬越派已經無法共事,又誰也消滅不了誰,所以公開決裂!朝堂攻訐不斷,潘滔及尚書劉望等誣陷苟晞,苟晞極為憤怒,上表請求斬殺潘滔等人,又請司馬越的從事中郎劉洽為軍司,但司馬越都一概拒絕。司馬越與苟晞這對異姓兄弟也終於翻臉,苟晞良好的作戰能力成為了反司馬越派即皇帝派的依仗。)

永嘉四年(AD310年)十一月十五日,司馬越以討伐石勒為名率領大軍向許昌進發,除留下必要的監視力量外,幾乎搬空了洛陽朝廷。宮廷缺少守衛,飢餓日益嚴重,宮殿中死人交相雜橫,盜賊公然搶劫,各府、寺、營、署,都挖掘壕塹自衛。

永嘉五年(AD311年),晉懷帝下詔以征東大將軍苟晞為大將軍,併發佈司馬越的罪狀,要求各方討伐。司馬越聽后,急血攻心,死於項城。其派的太尉王衍決定秘不發喪,以襄陽王司馬范為大將軍統令其部,回到東海國安葬。石勒率軍追趕至苦縣寧平城(今河南鄲城)相遇,司馬越部將錢端出兵對抗石勒戰死,大軍潰敗。石勒以騎兵圍着潰敗的十萬士眾,用弓箭射殺,十餘萬司馬越一系的王公、士兵和庶民相踐如山,全被殲滅。石勒焚燒司馬越的靈柩,王彌弟王璋焚殺餘下軍眾。天下歸罪於司馬越,於是懷帝發詔貶司馬越為縣王。(苟晞翻臉出手,石勒、王彌都來踩一腳,司馬越也該死而瞑目了。其他八王死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的風頭人物捧場。史稱寧平之戰或苦縣之戰,「數十萬眾並垂餌於豺狼,三十六王咸隕身於鋒刃。」鐵桿越粉王衍也死於此次大事件。當時,太尉王衍、襄陽王司馬范、武陵庄王司馬澹、西河王司馬喜、齊王司馬超、吏部尚書劉望、廷尉諸葛銓、豫州刺史劉喬、太傅長史庾銓等人都被擒獲。當夜,石勒派人推倒牆把這些人壓死了。這個就是石勒惡名所彰的來源,你總得做出一些別人做不出的惡事來吧。)

另外,寧平之戰,後世有不同解讀,可大可小。小則是胡風瀰漫下的普通殺戮事件,大則稱之為歷史拐點。寧平戰之後,西晉的中央軍隊精銳喪失殆盡,殘餘的地方軍閥和流民勢力各自為戰,晉人再無力控制中原,只能退保荊揚之地。這是華夏文明第一次失去中原故地的控制權。

這個事件的解釋權,還牽涉到對儒家的評價問題。(現代人喜歡踩儒家,比如儒法鬥爭什麼的。什麼東西都往儒家這個框裏裝。豎起儒家這個靶子,然後為自己的標新立異搏出位,拚命詆毀這個虛妄的風車。)為了表明對坐而論道的儒士文人的不屑,不惜拉下臉來跪舔異族屠夫石勒,這些人的嘴臉實在是相當難看!王衍當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再不是什麼好東西,也不該遭受無條件的虐殺!這是起碼的底線!這不是政治問題,這是人性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6章 五胡戰爭之永嘉之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