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亞歷山大之無敵天下1

第50章 亞歷山大之無敵天下1

3.2.1題記

本篇述亞歷山大之戰。凡三戰:

名稱三戰波斯,時間BC331,地點波斯,對陣馬其頓軍亞帝對波斯聯軍。

名稱東方行省之戰,時間BC330,地點波斯,對陣馬其頓軍亞帝對波斯聯軍。

名稱印度之戰,時間BC326,地點印度,對陣馬其頓軍亞帝對波拉斯印度軍。

3.2.2掃蕩宇內

這一回說到,南征北戰世間無敵,東擋西殺宇內稱雄。

亞帝在大勝伊蘇斯之後,並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而是堅持既定方針,南下腓尼基,而沒有追擊敗逃的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亞帝的戰略很清晰,就是沿海攻擊,隔斷波斯帝國的海陸軍隊,使得波斯無法海陸聯動,發揮其海軍強大的特性。從而最大程度地彌補馬其頓海軍不行的短板。當時波斯強大海軍的統帥,就是深知亞帝底細的羅德島的門農。(門農因為不是波斯人,所以在波斯軍中並不能發揮最大作用。門農在格拉尼卡斯河戰役后,在小亞細亞轉戰,與亞帝發生哈利卡那索斯圍城戰,門農在大量殺傷馬其頓軍后焚城撤退。)亞帝顯然知道,誰是更需要認真對付的對手。所以,終馬其頓戰爭期間,門農的波斯艦隊始終沒有發揮出多大的效用。後期由於失去亞洲的港口,門農被迫向地中海方向轉移,把關注重點放在巴爾幹,即希臘本土,在亞帝的後院裏縱橫捭闔。若不是門農死了,說不定這一戰略真能給亞帝帶來大麻煩。門農死後,繼任者法那巴佐斯得不到波斯王的信任,這一系人馬被召回。最終法那巴佐斯帶人投降了亞帝,並與亞帝的私人秘書攸美尼斯建立了親密的關係。

BC332年,亞帝開始圍攻腓尼基名城提爾(聖經里更大的名聲叫推羅),這是一場艱苦的圍城戰,提爾城建在海邊的一個島上,馬其頓海軍力量不給力,(當時馬其頓艦隊是克拉特魯斯指揮,大帝則指揮陸上軍隊圍攻,打了整整七個月。)最終亞帝下令從岸上修築堤壩攻上了提爾城。破城后一萬人被下令處決,另外三萬人則被賣為奴隸,基本算是推平了。(提爾城自古被稱為「海上女王」,聖經則比之作妓女,其發明推羅紫沿用至今,這座堅城,當年尼布甲尼撒是曾經久攻不下,創造孤城堅守的記錄。亞帝這一仗就如明清際遼東覺華島孤懸海中,后金軍隊毫無辦法,一夜寒冬,海上凍出陸橋,后金獸性大發,屠絕覺華島!)波斯海軍主力腓尼基艦隊就此投降,這標誌着波斯海軍的瓦解和門農戰略的流產。

這時,大流士三世向亞帝低頭請和,寧願割讓半個帝國請亞帝罷兵。亞帝不允。馬其頓二號人物帕曼紐進言「我如果是亞歷山大我就會同意。」亞帝不無諷刺地回到「我如果是帕曼紐我也會同意。」

亞帝繼續沿地中海南下,攻擊波斯的屬國埃及。當時埃及的波斯總督舉全埃及之力北上,意圖拒敵於國門之外。雙方在加沙對決(就是現在常常上電視的加沙),戰鬥沒有懸念,埃及總督戰死,埃及軍全軍覆沒,以至於亞帝南下入境埃及時,竟然沒有遭到任何抵抗。接着亞歷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時間,讓軍隊稍有喘息之機,並建立當代埃及著名的港口城市亞歷山大。在那裏年僅二十四歲的亞歷山大被譽為法老,稱之為太陽神阿蒙之子。埃及是中古世界的黃金富裕之地,亞帝的親密戰友托勒密雙眼放光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亞歷山大城在古代史中赫赫有名,比如位列七大奇迹的亞歷山大燈塔,以及亞歷山大圖書館。)

在佔領所有地中海沿岸后,休整完畢的馬其頓軍於BC331年北上,劍指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是人類文明最古老的發源,亞帝一個也不想放過。)經過兩年的修生養息,大流士三世也從伊蘇斯大敗中緩過勁來,他聞訊,迅速集結起一支更龐大的軍隊來迎接亞帝。上次因為路途遙遠而錯過伊蘇斯戰役的中亞騎兵,這次也一個都不能少。古典史學家們對高加米拉戰役中參戰的波斯軍隊數量眾說紛紜,阿里安在《亞歷山大遠征記》裏認為有騎兵四萬人,步兵一百萬人,戰車兩百輛;普魯塔克的古典著作《希臘羅馬名人傳》說波斯軍一百萬;迪奧多羅認為波斯騎兵有二十萬眾,步兵八百萬人,戰車兩百輛。

高加米拉在巴比倫北面,波斯大軍以逸待勞。(大流士三世檢討伊蘇斯戰役,將失敗歸咎於戰場地形的狹窄,無法充分發揮騎兵的優勢,於是他為即將到來的大決戰精心選擇了戰場。高加米拉位於底格里斯河上游東岸,在巴比倫以北約三百公里,毗鄰著名的波斯帝國大道,因而後勤運輸可以得到保障。高加米拉的地貌是平坦開闊、略有起伏的砂土地,非常適合騎兵活動。)

考慮到大流士的部隊規模,亞歷山大也通過各種辦法擴充了自己的兵力。他將大量金銀運回馬其頓,用來招募更多的部隊。大約數萬增援部隊在亞歷山大東征途中趕來會師。這樣高加米拉戰役之前亞歷山大的兵力有所增強,步兵有四萬人,包括重裝步兵兩萬人;騎兵上萬,包括王牌夥伴騎兵,還有大帝的近衛軍。這相當於兩個帝國的決戰,失敗一方將萬劫不復。

BC331年9月24日,馬其頓軍渡過了底格里斯河。之後的數日內,詭異的月食現象讓兩方都暫停了戰爭行為。在看重天象與啟示的古代,月食屬於典型的不祥之兆。亞歷山大為安撫士兵而宣佈全軍休整,大流士也膽戰心驚地閱讀著巴比倫祭祀們的占卜結果。

雙方延遲開戰,並且都認為月食是針對對方的惡兆。9月30日,大決戰開打。波斯人針對伊蘇斯的教訓,做了很多調整。事後看來更像是矯枉過正。更多的問題在於部隊過多,而大流士指揮能力有限。(中古時代軍隊人數過多簡直是災難,相信昆陽、淝水。人世間多多益善的兵仙韓信能有幾個?)亞帝和他的馬其頓軍,還是一招鮮吃遍天,錘砧一出誰與爭鋒,完美複製了伊蘇斯戰役。(馬其頓的標準戰術是,中央馬其頓方陣,右翼為主力,左翼為血盾,以右翼擊破敵軍比己方左翼崩潰更快為目標。所以戰鬥中戰線經常呈現一條右前左後的斜線。此役,亞帝領右軍,帕曼紐領中軍,克拉特魯斯領左軍。)

戰役開始后,人馬眾多的波斯大軍一度還佔據了上風,中亞、印度等各種重裝騎兵聲勢浩大,巴比倫總督馬扎亞斯率軍一度攻入了馬其頓的大營,但是大流士三世太過執著於解救伊蘇斯大戰被俘的親人,以至於給亞帝留下太多破綻。大營失陷沉重打擊了馬其頓官兵的士氣,被圍攻中的帕曼紐派人請示亞歷山大接下來怎麼辦,亞歷山大回答說:「有什麼大不了,只要我們打贏這一仗,波斯人的大營也是我們的。」

到當前為止,亞歷山大的夥伴騎兵與近衛軍步兵都沒有直接參戰。他們在周圍盟軍掩護下,穩步而堅定地離開原有位置,努力機動到波斯中央戰線的側翼。雖然周遭早已殺成一片,但他們卻還在苦等自己的最佳下手時間。為此,他們不僅要面臨整條戰線斷裂的危局,還必須對從側後方掠過的印度騎兵也視而不見。直到亞歷山大發現整個波斯左翼已經被完全擠壓出原有位置,才下令夥伴騎兵和近衛軍步兵加速前進,轉向大流士應該所在的左側。在遲鈍的波斯二線部隊就位前,發起了決定整場戰役勝負的致命一擊。

於是,在大流士等人的驚恐注視下,亞歷山大和他的菁英騎兵們拍馬殺到。負責保衛大王安全的不死軍也立刻轉頭迎戰,但他們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夥伴騎兵的高速衝鋒,更是讓適合遠距離作戰的複合弓迅速失效,戰鬥完全成為了血腥的近身肉搏。很快,又有馬其頓近衛步兵及時殺到,配合騎兵展開了對波斯大軍核心的聯合絞殺。雖然波斯的最精銳步兵始終拚死抵抗,卻發現自己完全缺乏友軍協助。

隨着帕曼紐的四個馬其頓長槍方陣的靠近,密集的槍林徹底將波斯人壓制下去。這是完美的錘砧戰術,砧則堅不可摧,錘則所向披靡。錘砧合擊、則大局已定。這一次大流士三世沒有像伊蘇斯戰役那麼及時抽身,他也明白跑掉也沒用。所以他選擇了負隅頑抗。但是他沒有死戰的本錢,他的馭手也戰死,最終被隨從裹挾逃離了戰場,並且再也站不上歷史舞台了。

隨着大流士三世的離去,戰場各處被圍攻的馬其頓軍開始反擊,波斯騎兵統帥馬扎亞斯根本制止不住紛亂的波斯大軍中的各族戰士。後面的事情沒有懸念,波斯大軍各色人等開始各尋生路,百萬大軍奔潰起來比想像得塊的多。

隨着高加米拉戰役的分出勝負,波斯帝國失去了最後擊敗馬其頓人的機會。大流士三世不得不撇下重要的巴比倫城,逃往更東方的米底地區避難。整個富庶的巴比倫尼亞也完全陷入了無防禦狀態,在稍後被亞歷山大的軍隊所輕易征服,馬扎亞斯也投降了亞歷山大。

大流士糾集了巴克利亞總督貝蘇斯一眾人等,一路往東逃竄。亞帝在徹底贏得了名震宇內的高格米拉戰役后,隨即進入了天下的中心---巴比倫!(巴比倫在中古世紀有着特別的意義,在西方意識形態中也有着特別含義,比如在亞伯拉罕一神教中是罪惡的淵藪。那些體現著人間奇迹的巴別塔和空中花園呵,面對令人目不暇接的人間奢華,這一次,大帝身邊所有的小夥伴都露出了貪婪的神情。)並對波斯帝國的殘餘勢力展開了風捲殘雲式的打擊。波斯帝國的新都波斯波利斯與舊都蘇薩,紛紛落入了馬其頓軍之手。亞帝隨後又展開東征,繼續打擊東竄的大流士,從波斯波利斯到埃克巴達那,然後再到拉伽,穿過裏海門。。。

而逃到波斯東部行省的大流士一夥,惶惶不可終日,在強大的壓力下,最終自相殘殺。貝蘇斯最後幹掉了大流士三世,自稱波斯王。BC330年。亞歷山大擊敗了大流士的繼承人貝蘇斯,壓力之下貝蘇斯也被自己人獻給了亞帝,並被殺掉,經過三年奮戰,攻克了整個伊朗東部地區,並繼續向中亞推進。但亞歷山大進入了中亞之時,卻陷入了粟特人斯皮塔米尼斯領導的東部游擊戰中。斯皮塔米尼斯行蹤詭秘,並且攻陷了亞歷山大的一些堡壘。斯皮塔米尼斯與亞歷山大周旋了一段時間后,終於被亞歷山大指派埋伏在當地的部將科納斯給完全的擊潰,被當地人獻出后被處死。巴克特利亞就此平定(科納斯是帕曼紐女婿,馬其頓軍的後起之秀。)

亞歷山大繼續在索格迪亞納岩的戰役中展現了他率領的部隊的山地作戰能力,俘虜了當地的貴族和反叛首領阿克雅提斯的家眷。阿克雅提斯得知消息后,親自上門投降,自此東方行省的戰役徹底結束,前往印度的道路已經沒有障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50章 亞歷山大之無敵天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