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八王之亂之江山離亂1

第27章 八王之亂之江山離亂1

69.3.1題記

本篇述八王之亂。凡二戰:

名稱反司馬冏之戰,時間AD302年,地點洛陽,對陣諸王軍對司馬冏軍。

名稱反司馬乂之戰,時間AD303年,地點洛陽,對陣諸王軍對司馬乂軍。

69.3.2局勢糜爛

這一回說到,沐猴而冠齊王攬權柄,重做馮婦長安再起兵。

卻說永康二年(AD301年)四月,齊王司馬冏在殺了趙王司馬倫后,迎接着倒霉傻子司馬衷複位,改元永寧。司馬冏擔任大司馬一職,主理朝政。其餘二王司馬顒、司馬穎被封高爵,回去擁兵自重。但司馬冏沒有好好利用其興復皇位之功的大名,獨攬政權后不可一世,沒有臣下之禮,儼然自己就是個皇帝,而且沉迷女色,政事荒廢,結果又給其他有野心爭權的藩王有了討伐的借口。(說起來,這八王啊,全是王八蛋,一個個昏聵狠毒,把個江山社稷當作算計的工具,弄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不過,硬要從矬子裏面拔長子的話,長沙王司馬乂還算格局稍高一些。楚王司馬瑋起兵攻殺司馬亮和衛瓘的時候,其弟司馬乂年僅十六歲,已能統率禁軍鎮守東掖門,在司馬瑋準備再起兵攻賈後的時候,張華等遣人持騶虞幡解兵,司馬乂投弓流涕曰:「楚王被詔,是以從之,安知其非!」)

就說這次齊王司馬冏起義兵討伐篡逆的司馬倫的時候,當時的常山王司馬乂率本郡兵馬響應,發兵南下,經過趙國,這是趙王司馬倫的舊封地,趙國所在的房子縣的縣令是司馬倫的死黨,悍然抗拒司馬乂的「義軍」,被司馬乂攻殺(這算掘了趙王的根)。來到鄴城,司馬乂不與兄弟成都王司馬穎爭當頭,而是自願成為司馬穎的「后系」。常山內史程恢起了貳心,被司馬乂果斷斬殺全家。得勝進入洛陽后,司馬乂倡義有大功,被封為撫軍大將軍,領左軍將軍。不久,遷為驃騎將軍、開府,恢復長沙國,復封長沙王。(常山是小郡。長沙為大軍,這長沙王比常山王大。司馬乂當初是長沙王,後來跟從楚王司馬瑋作亂被貶。)

齊王司馬冏在洛陽的專權,又引起了司馬乂、司馬穎兩兄弟的不滿(我為什麼說又)。在他們看來,司馬冏作為曾與晉武帝競爭皇位的司馬攸的兒子,本來是無緣於大權的,(司馬攸是司馬炎哥哥,但過繼給司馬師,繼承的是司馬師一系的爵位。)天下是武帝司馬炎的基業,理應由武帝子孫、也就是他們這一班兄弟執掌。在祭拜武帝陵的時候,司馬乂對司馬穎說:「天下者,先帝之業也,王宜維之。」司馬乂是在公開場合毫不掩飾地對司馬穎說的,這話意味着司馬乂公然表示要奪司馬冏的權,旁邊的人聽了都被嚇得面如土色。

但司馬穎手下有一些較有遠見的智囊,例如盧志(盧植的後人,也是神獸級人物)、王彥、陸機(大名鼎鼎的二陸,也想進級神獸,可惜力有不逮。這麼看起來,成都王司馬穎手下人才最多啊)等,他們雖然也希望司馬穎掌權,但並不急於成事,而是勸司馬穎暫時讓出中樞權力,回到鄴城,避開風口浪尖,收羅人望,伺機而動。司馬乂沒有離開洛陽,因為他的封地長沙離京畿太遠,家裏也沒什麼人,生怕一旦離開就再也無法重拾大權,而且他正準備收拾司馬冏,整頓朝綱呢。不論如何,以司馬乂的身份,既然選擇留在洛陽,就註定要成為下一輪鬥爭的焦點。

當時河間王司馬顒在長安擁兵。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有個京城的翊軍校尉李含攜私逃到長安,矯稱受密詔勸河間王司馬顒除掉當朝的司馬冏。太安元年(AD302年)底,司馬顒經一番利害考量后答應,上表陳述司馬冏的罪狀,興兵討伐首都洛陽,並聲稱當時駐軍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為內應。司馬冏得知消息,派遣其將董艾攻襲司馬乂。

司馬顒故意公開號召司馬乂在洛陽城內起兵,目的是讓司馬冏和司馬乂相爭,因為司馬乂已經公開與司馬冏決裂對抗,兩人已經處於勢不兩立的境地,而司馬乂兵少,二王相爭,司馬乂必然被司馬冏所殺,司馬顒就可以以此為借口,號召天下州郡兵馬,名正言順地進攻洛陽,然後廢帝,立成都王司馬穎為帝,司馬顒自己則為宰相,便可掌握大權,專制天下。(想得可真美!)

然而,年少有為不自卑的司馬乂並非易與之輩。他得到消息后,即率領着左右百餘人,乘車馳道搶先入宮,奉天子,閉諸門,又命部下宋洪到處放火虛張聲勢、製造混亂,同時反客為主,積極向齊王司馬冏發動進攻。當天夜晚,城中大戰,箭矢如雨點飛集,火光衝天。司馬乂挾持晉惠帝這傻子到上東門。外面的司馬冏大聲喊:「長沙王偽造詔命。」司馬乂則稱:「大司馬謀反,幫助他的誅減五族。」司馬冏軍隊在攻打司馬乂時,無法看清夜色中的晉惠帝,以致於許多飛箭紛紛射到了晉惠帝的御座前。(可憐的傻子皇帝。)

京城又成斗獸場,二王相攻三日,已失去人心的司馬冏形勢漸漸不利。司馬冏手下的大司馬長史趙淵一看苗頭不對,乘機殺掉司馬冏這邊的大將何勖(何勖早年為司馬亮親信,曾勸司馬亮起兵討楊駿,后又隨司馬冏首倡義軍,此時任禁軍最高指揮官中領軍),生擒司馬冏獻給了司馬乂。(司馬乂也算人中龍鳳了,在司馬顒的算計與司馬冏的圍攻下,脫穎而出。)朝堂上晉惠帝顯出很不忍心的樣子,想留司馬冏一條活命。司馬乂趕緊呵斥左右的人趕快把他拉出去,司馬冏還回頭再三看着晉惠帝示意,還是在閶闔門外把他給斬了,將首級示眾六軍。隨後司馬冏的黨羽與屬官兩千多人都被司馬乂誅殺並夷滅三族。(這是為了踐行當初的喊話吧。司馬乂這個位列八王的亂世神獸露出了他猙獰凄厲的一面。)

司馬冏被殺,年輕的司馬乂頓為朝廷之主。經過歷次戰亂,司馬乂已能感覺到執政之位的危險性,他採取了一些較為謙虛的措施,凡事皆遣人到鄴城徵求兄弟司馬穎的意見,以此來增加自己所作決策的說服力,表示自己沒有專權震主。但這並不能讓司馬穎滿意,為取得最高權力,司馬穎早已拋棄了兄弟之情,與河間王司馬顒聯手,必欲除司馬乂而後快。(這對塑料兄弟情終於徹底翻臉。)

當然,更為不滿的是處處算計的長安司馬顒,他計謀落空,喪失了發兵的名義,於是又生一計,借李含被征為河南尹的機會,讓李含到洛陽聯繫侍中馮蓀、中書令卞粹,準備謀殺司馬乂。但李含的仇人皇甫商此時已投靠司馬乂,他時刻關注著李含的動向,很快就發現了李含的陰謀,遂向司馬乂告密,司馬乂發兵收捕,一舉殺掉了李含等人。(司馬乂殺伐決斷,也不知是禍是福。李含也算是禍首厲階一類人吧,唯恐天下不亂,也算一隻低級神獸吧。)

李含被殺,長沙王司馬乂與司馬穎、司馬顒之間表面的合作關係也宣告破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同時起兵殺向洛陽。太安二年(AD303年),司馬顒以大將神獸張方為都督,率精兵七萬,出函谷關,東進洛陽。司馬穎則親自率領鄴城鎮兵屯朝歌,以平原內史陸機為前將軍、前鋒都督,督北中郎將王粹、冠軍將軍牽秀、中護軍石超等二十餘萬之眾,南下洛陽。(這次司馬穎以陸遜之孫、著名文學家陸機為主帥,顯然司馬穎已經將天下視作自己的囊中之物,希望利用名滿天下的陸機之影響力坐收人心。但陸機作為一代文豪,顯然不得軍心。當時陸氏家族均在軍中,替陸機撐腰,包括陸雲等兄弟,甚至在陸機周圍形成了一個江南集團,與司馬穎手下本來的河北軍團相抗衡。能指揮一支二三十萬人的大軍團,這大概是「金谷二十四友」出生的能達到的人生巔峰了。可是,江南集團與河北集團的不睦,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世說》載,作為河北集團的名士盧志,曾挑釁地問陸機長輩,「陸遜、陸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於盧毓、盧珽。」還好沒有上升到盧植,否則的話,盧植、陸遜都出來了,那,劉皇叔也有話說吧。)而司馬乂的兵力十分薄弱,能依靠的不過京師洛陽經過歷次戰亂消耗后剩下的數萬兵力。

但司馬乂曾經靠區區百人起事幹掉了齊王司馬冏,縱然只有一線希望,他也要逆天賭命,不甘輕易屈服於命運的巨輪。於是他下詔自為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奉晉惠帝親率六軍出城迎戰,御駕親征。司馬乂令部將皇甫商率萬餘人駐軍洛陽城西,迎擊河間王司馬顒大將張方,如果戰敗則可進城防禦。自己則帶着數萬兵馬應對來上了鄴城來都司馬穎的20萬大軍。司馬乂先在東陽門外擊敗了司馬穎軍牽秀部的試探性進攻,隨後在建春門外的鹿苑佈陣,迎擊陸機率領的司馬穎主力部隊。(牽秀既是河北集團的中堅,又是金谷二十四友的一員。他是幽州三國名人牽召的孫子,當然不是演義名人而是志名人,牽召是史載真正與先主劉備結拜兄弟的人物哇。如果真有桃園結義,那也是,大耳牽召雙結義、兵荒馬亂兩分離。)

身為陸遜之孫,陸機絕非毫無軍事能力。(李世民評,「三世為將,殃及后昆。」)由於河北諸將不服,陸機將陣勢布作疏落的棋盤形佈局,史稱「鼓聲聞數百里,漢、魏以來,出師之盛,未嘗有也」。戰役剛開始,麾下大將孟超就不服陸機號令,貿然率領萬人向司馬乂軍發起衝鋒,遭到合圍而全軍覆沒。(孟超是主公司馬穎身邊親嬖孟玖的兄弟。)初戰獲勝使得對面的司馬乂軍士氣暴漲。由於對手正面寬度極大,司馬乂明白陸機可能打算使用兩翼包抄的戰術,於是選擇注重中央突破,快速挺進,在對手合圍之前憑藉機動性粉碎敵方的本陣。司馬乂趁勝令司馬王瑚率領數千長戟騎兵,直衝司馬穎軍先陣---負責司馬穎軍先陣的將軍馬咸率領着司馬穎最精銳的近衛部隊。

西晉中軍單兵素質極高,其斬首打擊。馬咸隊很快崩潰,馬咸也被斬殺。馬咸隊是成都王軍最精銳的部隊,被猝然騎兵精銳在使用近衛軍常用的大戟衝鋒時如虎添翼,以楔形陣勢殺入河北長矛騎兵陣中,對馬咸發起斬首擊潰,整個司馬穎大軍因此破膽。司馬乂馬上命令全軍推進,而司馬穎軍因為各部隊之前距離太遠,加上眾將不服主帥陸機,難以互相應援,被司馬乂一波打穿中軍,石超等河北將領見陸機本軍戰敗,保存實力不戰而逃。(此戰,司馬乂以寡敵眾,大破對手,史稱七里澗之役,又稱建春門之戰。)

司馬乂此時又使用反間計,寫信詐稱陸機是和自己勾結故意戰敗,司馬穎身邊還有孟玖、盧志攛掇,遂令司馬穎族誅了陸機,使得天下大失所望。(孟玖是因為親兄弟孟超戰死,孟玖認為陸機故意害他;盧志是因為河北集團與江南集團的對立,並且陸機還罵他作「鬼子」而憤憤,結果千年以下「鬼子」這一罵人稱呼大流行,乃系陸機首創也。陸機喪失進化成神獸的機會。二陸及全族盡誅。陸家世代將相,可憐一朝盡休。世稱所謂的「潘江陸海」,在這亂世,結局都很凄慘,潘安全家伏誅,留下「白首同歸」的成語;陸機全族俱亡,留下「華亭鶴唳」的成語,與「上蔡犬吠」同類,到現在還被人拿來翻拍電視劇,令人不勝感慨。當時同樣來自「金谷二十四友」的王粹、牽秀,事前參與大戰、消極掣肘,事後推諉責任、歸過於陸,牽秀還領軍奉命收陸,尤為齒冷。)

誅殺總帥陸機之後,雖然司馬穎的河北軍仍能圍住洛陽司馬乂,但司馬穎軍士氣低落,也沒有能夠對抗司馬乂的將才,被打得全軍崩潰該是早晚的事情,而軍政皆長且執政廉明得人心的司馬乂若獲勝,則可重整朝綱,締造大晉的中興局面,也許五胡亂華的下場也可能改寫?(然而基於墨菲定律,我們不能對美好寄於太多希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章 八王之亂之江山離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