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國殤墓園(四)

第八十章 國殤墓園(四)

第八十章國殤墓園(四)

在「雷打樹下」銅像旁邊,有一位婦女側卧在糧袋上,雙目微閉的雕像,讓人觸目心酸、禁不住潸然淚下。這組雕塑記錄了一個「餓死不吃軍糧」的故事:一位小腳婦女翻山越嶺、歷盡千難萬險為前線作戰的將士們送軍糧,卻因缺衣少食,餓死在送糧途中。她伏在糧袋上,永遠長眠於此,而糧袋中的軍糧卻顆粒未少。為了給前線多省一口軍糧而餓死在軍糧袋上。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意志與精神啊?在今天這個追求自我的時代,不知能有多少人會理解她們。

「抗日縣長」張問德「怒斥日寇」的銅雕像,立在甬道以東的草坪上。一位布衣老人,一綹長須,面目矍鑠,伸展右臂,正義凜然。這是表現被譽為「抗日縣長」的張問德先生聲討日軍罪行的雕塑。

1942年夏,日軍鐵蹄踏進騰衝,騰衝原縣長之前因病已辭職還鄉,城中軍政官吏聞風而逃,日軍兵不血刃攻佔騰衝縣城,已過62歲的張問德臨危受命做了騰衝縣長。張問德(1881—1957年2月17日),字崇仁,自幼生長在騰衝這塊熱土上,在騰衝最危難之時,他宣誓做了這個縣長。此時「縣已不縣」,幾乎一無所有。但他義無反顧,隨身攜帶一面國旗,手拄一根藤條拐杖,與敵人周旋,宣稱國旗走到哪裏,哪裏就是縣政府辦公地,堅決抗戰到底。在界頭、曲石一帶組建起了戰時縣政府和騰西北抗日前方根據地,經歷了四次反掃蕩,六渡怒江,八越高黎貢山,把抗日的火種遍播滇西大地。由於他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鬥爭,對日軍在騰衝的偽統治造成極大的威脅。日軍在多次圍剿無效的情況下,又使出了軟招,妄圖誘降老先生。日寇駐騰衝行政官,騰衝行政班本部長田島壽嗣是個「中國通」,他本來在日本已有妻子,但為了表示「中日親善」,又娶了一個當地的中學畢業生(蔡蘭惠)做老婆,還正式舉辦了婚禮,以「騰衝姑爺」的身份籠絡人心。1943年8月30日他用文言文的形式致函張問德,企圖以金錢、地位為誘餌邀他「和談」。面對敵人的險惡利誘,張問德縣長大義凜然,於9月12日復函田島,嚴詞拒絕。

在墓園忠烈祠前檐下有一塊石碑,上面刻着張問德縣長《答田島書》,復函中列舉了日軍侵佔騰衝的種種罪行,闡述了騰衝人民堅決抗戰的決心,指出了侵略者必敗的下場。洋洋洒洒,有理有據有節。義正詞嚴地警告侵略者:「只有放下屠刀、撤出中國、退回日本,才是侵略者的最好出路」。在結尾部分,他以文人的口氣寫道:「余拒絕閣下所要求擇地會晤以作長談,而將從事於人類之尊嚴、生命更為有益之事。痛苦之騰衝人民,將深切明了彼等應如何動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關切於閣下及其同僚即將到來之悲慘末日命運,特敢要求閣下作縝密之長思。」最後還堂堂正正地署上了自己神聖的頭銜:「大中華民國」騰衝縣縣長張問德。這封《答田島書》文采飛揚,戳破了田島的陰謀與狼子野心,給後人留下一篇浩氣長存的傳世檄文。後來許多報紙轉載,使「抗日縣長」張問德迅速名聞於天下,被譽為「中國最有骨氣的讀書人」和「中國最有骨氣的敵後抗日縣長」。

也是這位儒雅而剛正的縣長,在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打響騰衝反攻戰,日軍在敗退前將所有糧庫6000多萬斤糧食全部燒毀時,他義不容辭動員上萬民夫,越過高黎貢山,跨過怒江,給部隊運糧。支援作戰,鼓舞士氣,為解放騰衝傾盡最大的努力。騰衝城光復幾天後,人們卻不見了這位英雄的縣長。他悄然掛印而去,從此隱居鄉里,只留下了丹心一片。

在東側草坪上還有一座雕像,是一位穿長衫執手杖的儒雅老者形象,這就是建立國殤墓園的倡導者李根源先生塑像,也是來參觀墓園者最該了解的人物之一。首先我是在國殤墓園的多處題詞和書法題字中認識了李根源先生。如墓園大門上額的「國殤墓園」、忠烈祠殿基上的「碧血千秋」、小團山頂上紀念碑塔基上的「民族英雄」還有倭冢碑上的「倭冢」等題字,都是出自李根源先生之手。書法楷隸結合,金石兼功;筆畫圓中帶方,頗具骨力。既有文人儒雅的品格又兼有軍人方正的氣質。正是字如其人,李根源既是一位著作等身、品格高尚的讀書人,又是辛亥革命名將、民國元老和愛國民主人士;軍政兼修,與中國近代史上孫中山、黎元洪等政壇風雲人物關係密切,還是朱德的恩師。

有資料介紹:李根源(1879—1965),字字印泉、雪生,號高黎貢山人,祖籍山東青州,生於雲南騰衝。曾任雲南講武堂總辦,為辛亥雲南重九起義領導人之一,滇軍名將。民國元年(1912)授陸軍中將街,任眾議院議員,次年任參眾兩院主任。1916年任北伐軍參謀,1917年任陝西省省長,1918年參加護法鬥爭,任駐粵滇軍總司令,授陸軍上將銜,一等文虎章。1923年任農商總長、署理國務總理。1940年任雲貴監察史。

1942年日寇入侵滇西,李根源力主建立和堅守怒江防線,反對後退,並致電蔣介石,慷慨陳詞,請纓西上拒敵。行前發表了著名的《告滇西父老書》:「我們雲南一千七百萬民眾,立刻要發揮保省即是衛國的犧牲精神……但苟有利於國家,有利於抗戰者,雖毀家紓難,亦在所不辭」。文字激昂,慷慨陳詞,正氣凜然。全國各大報紙亦紛紛轉載,激勵民眾熱血沸騰,踴躍參軍奔赴抗日前線。5月30日已63歲的李根源以抱病之軀,親抵保山前線。不久,軍情危急,遠征軍參謀團團長林蔚勸李根源退居大理,李根源復書說:「不可去,不能去,誓與保山共存亡!」並表示如保山萬一失守,就蹈龍王塘以殉職,決不投降!且賦詩抒懷:「人生既讀聖賢書,自有靈台比廣居。志決神清受其正,天翻地覆欲何如」。

滇西收復后,1945年初,為了紀念抗日烈士們的英魂,李根源先生積極倡導,聯絡各方力量,並主持修建了騰衝國殤墓園,於同年7月7日正式落成。同時負責騰衝、龍陵的善後事宜。

還有李根源先生與畫家徐悲鴻的逸聞: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本人進攻上海,駐守淞滬地區的第19路軍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的指揮下,奮起反擊,但終因蔣介石積極謀求對日妥協,上海淪陷,中國軍隊傷亡嚴重。寓居在蘇州的李根源先生獻出他在蘇州善人橋北馬崗山麓為墓地,帶領愛國人士安葬了在這次戰役中負傷、在蘇州搶救不及而殉難的78位愛國將士,命為「英雄冢」(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舉葬那天,李根源列入隊前,披麻相送。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以此為背景,畫了一幅國畫題為《國殤中執紼者》,畫中題款:「卅二年六月十六日,在化龍橋為李印泉先生造像,國殤中執紼者稿」。人物線條簡潔,栩栩如生。從1932年到1945年,李根源先生曾先後4次為英勇犧牲的抗日將士建造英雄冢,披麻送國殤。他還寫了一首題為《奉安東戰場陣亡將士忠骸》的五絕:「霜冷靈岩路,披麻送國殤。萬人爭負土,烈骨滿山香。」1943年,畫家徐悲鴻在重慶讀到這首詩,並聞知他多次披麻為抗日陣亡將士送葬的事迹后,大為感動,當即補繪《國殤圖》畫卷。畫卷中,李根源手執撣紼,走在隊伍的最前列,滿懷悲憤。這幅畫捲成為徐悲鴻先生的得意之作,可惜戰亂奔波散佚,現僅存那幅《國殤中執紼者》的畫像稿,陳列在北京徐悲鴻紀念館中。

......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讓人唏噓落淚,一個個高大偉岸的英雄形象令人仰止。特別是李根源、張問德、寸家父子,還有哪位年輕的李頤將軍,在他們身上既有優秀中國文人的儒雅、智慧與豪氣,又體現了軍人骨子裏的剛正、勇敢與氣節。不愧為天下讀書人的楷模。姚強一行八人在他們的塑像前一一獻花並鞠躬致敬!

出了墓園,回望那些密密麻麻的石碑和肅穆古樸的建築,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小夥伴們的心靈同樣經歷了一次洗禮。以前關於滇緬抗戰,知之甚少。今天瞻仰墓園,才知道這麼多的民族英雄為國捐軀,長眠於此。我們今天和平安寧的生活,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相信任何為民族利益流血犧牲的仁人志士,人民都不會忘記的。

關於抗日戰爭,我們的教訓太多。戰爭是毀滅性的災難,相信沒有哪一個人喜歡戰爭。有誰願意生活在「沒有一片樹葉不被子彈穿過」的焦土上呢?但是人類歷史上從來就沒有完全停止過戰爭。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戰爭送給我們的名言。滇西抗戰只是當時的一個縮影。八年抗戰,發生在大半個中國,全國有500多個縣的國土淪陷,中華民族犧牲了幾百萬抗日將士,有超過3000萬人在戰爭中喪生,我們的民族曾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悲慘的災難歲月。牢記歷史,居安思危,增強國力、自強不息,一刻也不容放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北京里的小百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北京里的小百姓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章 國殤墓園(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