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使團歸來

第250章 使團歸來

不管義武和成德兩鎮,剩下的七萬五千大軍的糧草準備也需要不少時間。這次出兵並不是從成德、義武,雖說這兩鎮都依附於李存勖,但後者不敢把糧道交於二人之手,所以要從大同出兵。

七萬五千大軍的糧草,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準備好的,而且還要運到大同鎮去。肯定要徵集數萬民夫來負責運送糧草,這是一個大工程,在糧草沒有運到雲州前,李存勖肯定不會率領軍隊從太原出發的。

因為大軍出征所需糧草是天文數字,這讓戶部尚書王然也有些頭大。國庫的錢糧本就不足,所以他便建議從綏州、昭義、河東等鎮調集糧草,彌補國庫不足。

要是之前,李存勖肯定不會同意,但現在幽州之戰是他最看重的事情,所以河東和昭義兩鎮都積極響應,最主要的其實還是河東。

河東節度使佔據了此時太原朝廷過半的人口,也多年未遭受大的戰亂,府庫中的錢糧充盈,是其他各鎮無法比擬的。綏州和昭義兩鎮的糧草份額,也只有河東的一半而已。

同時,戶部以戰事緊張,為彌補國庫不足,建議把商稅稅率由三十稅一,改為二十稅一,同時擴大徵稅範圍。

提高商稅稅率本就是李柷一直在謀划的事,之前為了能讓戶部得到商稅的徵收權力,李柷一直沒有讓戶部提高商稅稅率。若是在平時,提高商稅稅率勢必會引起李存勖的阻撓,但現在不同。

朝廷要發兵攻打幽州,甚至還有可能跟梁軍交手。到時候朝廷面臨雙線作戰,對於國庫的壓力很大,提高商稅稅率也是為了能支持戰爭打下去。

幽州不是義武、成德這樣的小藩鎮,不然李存勖也不會說半年攻破幽州。若是換作其他小藩鎮,自信心爆棚的李存勖肯定會說兩三個月。

但李存勖也不想想,當初梁軍包圍潞州幾近一年都未能攻破。而幽州比昭義節度使的實力強大,想要攻破幽州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幽州雖然不如太原城那麼高大堅固,但也是黃河以北僅次於太原城的第二大堅城。

即便是李存勖說了半年內攻破,但戶部卻是做好了一年以上的時間。對此,李存勖也默認了。就算他很有信心,他下面的人總有聰明的。

大規模的糧草調動,根本瞞不住梁人的暗探,所以消息也很快傳到了洛陽。

聽到唐軍要攻打幽州,朱溫反而有些高興。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唐軍雖然強大,但幽州也不是可以隨便欺負的那種。

雖說朱溫對劉守光稱帝也很不滿,但沒有要出兵討伐的意思。如今唐軍和幽州對上了,對於剛剛遭遇兩次大敗的梁朝來說,無疑是一個休養生息的好機會,還能看一場大戲。

無論是哪一邊取勝,獲勝的一方都會是慘勝。到時候就是朱溫設想的收割機會,甚至能趁機一統河朔之地。

為了能讓幽州這邊儘可能消耗唐軍,朱溫在李振的建議下,決定讓人給劉守光送信,告訴他小心戒備。

。。。。。。

戰爭的出現,對於商人也有些影響的,有些會因此獲利,有些則會遭遇損失。

就像是求知書坊,在和平時期,其麾下各種物美價廉的書籍無疑是飽受歡迎的存在。但現在朝廷上下都在為大戰準備,大規模屯計糧草,導致市場上的糧草價格攀升。

太原朝廷境內的馬匹不少,糧食更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糧草被朝廷大肆收購,普通人難免有些心慌。糧草商人倒是高興不已,藉著這個機會也能大賺特賺。

不過報紙卻是比較受歡迎,畢竟是市面上獲取各種消息最好、最省事的途徑。因為《大唐日報》的出現,最近幾月市面上也出現了幾家類似的刊物,雖說不如《大唐日報》獲利那麼多,卻也讓人嘗到了甜頭。

張瓘的經營頭腦還是有的,無論是求知書坊,還是《大唐日報》,抑或其他產業,都不是他的。私心作祟下,他還是選擇開闢自己的生意。

之前的造紙坊是其中之一,今年以來,他又萌生了其他的生意想法。所以在城中有一家糧店,在邢州境內也有一座煉鐵作坊,不過規模都不算太大,畢竟才剛剛進入這兩個行業。

除此之外,他把目光瞄準了靈武、甚至是涼州。雖說這絲綢之路並不算暢通,可那邊也有着一定的市場,靈武現在也名義上歸附,軍隊不一定能過境,但商隊卻是不影響。

而且鹽州境內有不少鹽池,也是一個利潤點。朝廷實際控制的境內,並沒有較大的鹽池,之前主要來自河中的鹽,這就讓鹽的專賣淪為空談。

太原朝廷的榷鹽制度採用的是劉宴當初實行的間接專賣制度,即朝廷低價從鹽戶手中收購食鹽,然後以稍高的價格賣給商人,朝廷就從中賺取差價。

若是太原朝廷境內有大量的鹽池,這個利潤肯定不少。但太原朝廷實際控制區並沒有堪比河中、鹽州之類的鹽池,也不靠海,無法得到海鹽。所以鹽的專賣制度一直淪為虛設,因為杜絕不了私鹽,乾脆放寬對鹽的限制,允許私人從朝廷之外的鹽池購買食鹽到朝廷控制區內販賣。

靠着鹽池,偽梁的河中節度使賺的盆滿缽滿,因為其價格偏高,加上張瓘也無法在這裏打開渠道,於是他瞄準了鹽州的鹽池。

若是能從鹽州運回食鹽到太原販賣,肯定能轉不少。所以藉著求知書坊在綏州等地開設店鋪的機會,張瓘也打算親自走一趟,看能否打通鹽州食鹽供應的渠道。

除了求知書坊這個幌子,張瓘這次也拉了不少紙和其他貨物,就算打通不了鹽的渠道,也可以做點其他買賣。

因為他對這種生財方式並不熟悉,所以他找到了一個合作夥伴,就是王大富。

王大富作為一個在太原城內有些名氣的商人,最愛做的就是這種長途貿易。僅僅是太原通往北邊塞外的商路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胃口了,所以在靈武歸附后,他瞄準了靈武、甚至是河西。王大富雖然有些財富,但畢竟後面沒人,但張瓘不同,本身是樞密使張承業的侄子,自然是王大富樂於攀附的對象。

於是在一拍即合下,張瓘和王大富二人走到了一起,各帶一支商隊一統前往靈州。

「王大郎,你這是準備地夠多啊?帶這麼多人去?」

太原西城門外,張瓘帶着一行人牽着騾馬走出城門,便看到在不遠處等候的王大富一行人。

相比於張瓘一行只有二十幾匹騾馬不同,王大富一行人的騾馬起碼有五六十匹,貨物也比較多,也不知道拉了什麼貨物。

張瓘一行只有不到五十人,除了馬夫外,剩下的則是護衛。雖說從太原到綏州沿途都是朝廷的控制範圍,但誰也不敢保證路上會不會遇到什麼。這二十幾匹騾馬馱的貨物可是價值數百貫,這要是丟了,張瓘也會很心疼。

看似張瓘是求知書坊的管理者,但本身的家產並不多,也不過是靠着為書房提供紙墨才賺了一些身家。現在書坊每月的盈利平均四千貫左右,多的時候可以盈利六七千貫,少的時候只有一兩千貫。

這並不是一家書坊的盈利,而是一共十幾家書坊的盈利,其中太原城的店鋪佔了將近一半的利潤。短時間內,書坊盈利也不會有太大的增長,隨着其他藩鎮開設分店后,盈利雖說會增長,但增長幅度也就那樣。

整個河東佔據了朝廷實際控制區域過半的人口,其實已經趨於飽和了,除非能在朝廷實控區外打開市場。

相比於張瓘這擊敗貫貨物,王大富拉的卻是價值幾千貫,運氣好,等回來可以賺到一倍左右。兩人都一樣,此次都是去打前站,後面就不會親自去,所以此行也尤為重要。

「閣下說笑了,王某手下吃飯的人比較多,若是貨物少了,養不活手下那麼多人。」王大富笑着解釋道,並讓手下的人給張瓘牽馬。

「這一路還要大郎你多照顧一二,這種行商方式,張某並不是熟悉。」

「閣下說笑了,這沿途的關卡,也得靠閣下去疏通。」

「哈哈!」

就在兩隊人馬匯合后準備出發時,不遠處的官道上則是出現了一隊騎兵。開始兩人都以為是從石州或者綏州方向運來的糧草,畢竟這些日子,朝廷為大戰準備糧草,從各地抽調糧草。

可等騎兵靠近后,看到一面印有『使』的旗幟,張瓘突然反應過來。

「沒想到前往甘州回鶻的使團回來了。」張瓘喃喃道。

「去甘州回鶻的使團?」聽到是這支隊伍,王大富眼前頓時一亮,感覺又發現了一個商機。

若說對河西的了解,這支使團肯定強於他們任何人,可他在朝中並沒有熟人。想到這裏,他突然看向張瓘,他在朝中沒有熟人,張瓘有啊。

就在王大富思考的時候,這支從千里之外返回的使團開始進城了。城內外的百姓也都是當熱鬧看,也不知道這個使團的到來,會對朝廷帶來什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第一暴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第一暴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0章 使團歸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