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沈伏波更勝馬伏波

第三百三十五章 沈伏波更勝馬伏波

「子衿,如今三司初建,其職責或與戶部有所重,你當用心選拔人才充實三司,釐清職司,使得國家財務運行無阻。」

「儲備錢糧好早日與燕、雍涼之地大戰,以期早日光復漢家舊土,完成國家之一統,以慰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北伐軍將校。」

徐宗文在洛陽宮內廷單獨召見郭裳,並向他透露三年之內寧國將與燕國、呂涼兩國交戰的重要決策。

之所以能直接向涼州進軍,多虧了苻登和姚萇二人在關中打了這許多年,最後二人都兵敗身死。

熙平元年歲末,隴西大雪,牲畜凍斃,苻登率軍三千攻打擁兵五萬的姚萇,因兵微將寡兵敗,苻登為姚萇所滅后不久姚秦為乞伏國仁、禿髮烏孤聯手攻滅!

鄭略趁機出兵安定、略陽、天水諸郡,均一鼓而定。

至此,關中之地復為寧國之所有。

西北之地僅剩下禿髮烏孤(南涼)、乞伏國仁(西秦),以及割據涼州的呂涼勢力。

郭裳自然知道徐宗文統一天下之志向,他自信滿滿回道:「臣定不負大王所託!三年之內湊足糧餉,以供大王兵甲之用。」

當年郭裳因輔佐桓石民收復益州有功,被徐宗文封為扶鳳郡公,三司使兼太子太傅。

徐宗文待郭裳恩遇之重不可謂不厚!

「好!」郭裳的能力徐宗文自然是信得過的,「還記得當初平定會稽王司馬道子之亂時,始安太守卞范之曾與桓玄入府勸諫,此人如今已經擔任丹陽尹,孤想徵辟此人任寧國御史大夫。」

經徐宗文提點郭裳也想起此事,他附和道:「臣以為卞范之既然曾向大王進言,必是善諫諍、進良言之才,御史大夫乃三公,大王若能親自徵辟其人感念大王恩德必能北上面王。」

寧國如今三省六部都在運行之中,唯獨御史台初建,中樞至今尚未能選拔出堂官。

「你說的有理,孤這就親自寫一封徵辟書。」

正當寧國邦國初建,上下文武百官銳意進取,庶民百姓欣欣向榮,全國一片繁榮景象之時,歲月悄然流逝,熙平四年悄然而至……

熙平四年(397年)秋八月,苻登既平,姚萇覆滅,寧國尚書台發佈徐宗文親筆詔令,命大將軍、廣平郡公沈玉為帥,安西將軍、敦煌郡公鄭略為副,伏波將軍沈沖為先鋒官,統兵十萬,令其出嘉峪關,進取涼州。

沈玉親率北伐軍天機營一萬五千將士突襲天水,破勇士城,逐乞伏國仁,隨後克金城,大軍冰峰直驅呂涼都城姑藏。

沈玉帳下先鋒,伏波將軍沈沖、雍州中兵參軍傅亮(北地郡人、司隸校尉傅玄孫)率兩千人馬攻破姑藏西城,一路追殺呂光之子、嗣涼王呂紹,天機營主力大軍入姑藏。

沈沖帶着人馬從姑藏向西追逐逃躥到張掖的呂紹殘軍,在臨澤與呂紹遭遇,大戰將起……

「將軍,是涼軍,他們進了丹霞山!」沈衝下屬的校尉指着涼軍騎兵踏起的煙塵興奮地大叫起來。

在張掖臨澤境內一大片丹霞山,若雨後日出時,丹霞山脈便會呈現出七彩之色,絢爛奪目,壯美不已,是為一大奇觀。

丹霞山不僅是一美景,還是一處適於設伏的要地,丹霞山溝壑縱橫,峭壁絕立,山峰剛毅堅立,山脊粗狂強硬,雖然林木不茂,但卻險象環生,藏上幾萬人也極不易察覺!

「進去就進去了,難不成他們鑽進了山我們就不上了?」沈沖不置可否,他噌地一聲拔出腰間的環首刀指著丹霞山谷:「跟着我,殺!」

軍士們追着呂紹三天三夜,早就急紅了眼,如今呂紹就在眼前,他們怎麼可能半途而廢?

在沈沖的帶領下,眾將士策馬馳騁,紛紛不甘人後地狂奔進入丹霞山。

涼國驃騎將軍呂超是涼王呂紹的堂兄,為了掩護呂紹逃脫,他率兵五千在雲谷阻擋沈沖。

當看着列好陣勢的涼軍出現在丹霞山內的窄道上,沈沖二話不說,身先士卒衝進了涼軍隊列。

「咻咻咻——」

朱雀營的兩千精騎冒着稀疏的箭雨向兩倍於己的涼軍發動了衝鋒,被朱雀營打怕了的涼軍眼睜睜看着防線鬆動,沒有一個人敢上去補窟窿,反而丟下刀兵扔了旗號,四處逃命。

「不要放跑了敵將!」沈沖在交戰人群中第一眼認出了呂超,帶着人朝着呂超圍了上去。

沈沖一騎當先,環首刀所落之處,倒下的涼兵紛紛發出痛苦的悶哼聲,不一會他就殺到呂超身前不足十丈處。

呂超倒是頗有膽識,面無懼色,他握緊手中彎刀,策馬迎擊沈沖:「氐族存亡,在此一戰,是氐人的跟着本將軍斬殺漢賊!」

言未畢,涼軍中突然冒出數百人集結在呂超四周,他們一個個目露凶光,望着衝殺而來的朱雀營將士們咬牙切齒,怒目圓瞪!

沈沖見狀並未減緩進攻速度,他帶着一支百人小隊義無反顧向著呂超所在的軍陣疾馳而去!

一陣兵戈交擊之聲過後,隨着馬兒悲壯的嘶鳴聲響起,戰事進入了尾聲。

一炷香的時辰不到,聚集在呂紹身邊的幾百氐人便一個都不剩了。

不得不說這些人確實是不輸血性,是一條漢子,和前幾日見晉軍便望風而逃的涼軍截然不同!雖然不敵,但敢於衝殺,絲毫不退縮,由此可見呂光當年能成事也不是沒有底子的。

「來者何人?本將軍手下不殺無名之徒!」呂超一人坐在馬上,他周遭的氐兵已經全數戰死,剩餘的涼兵也都死的死降的降。

沈沖沒有搭話,他直接舉起環首刀,向呂超沖了過去。

呂超的彎刀迎接着來自沈沖手中環首刀的打擊,二人胯下的馬匹發出激烈的嘶鳴聲。

沈沖的環首刀抽回佯作再要砍向呂超,呂超冷笑一聲,道了一聲不過如此,雕蟲小技,誰知沈沖的刀到了半道徑直劈在了呂超的坐騎上!

「唏律律……」呂超坐下的棗紅大馬脊背被砍斷,沈沖抽刀時,馬兒徹底倒了下去,將呂超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漢賊狡詐!」呂超吃了一嘴沙塵,半條腿也摔折了,動彈不得,只能指著沈沖打罵,但是很快便被四擁而上的軍士們給捆了個結結實實。

沈沖大笑着道:「兵者,詭道也。這句話是連我漢人幼童都懂得的道理,你們這些蠻夷竟然嗤之以鼻?」

「記着,活捉了你的是寧國大將軍麾下行軍參軍、征西先鋒官、伏波將軍沈沖。」

很快,涼軍俘虜被帶到沈沖近前,沈沖也不詢問,先命人當眾砍殺了最聒噪的那個,然後問了一圈,殺過晉軍的出列,隨後又命人將這些手中粘過自己兄弟鮮血的敵軍拉出去斬首。

「我只給你們一次機會,呂紹逃往何處去了?」

沈沖問完話,頭也不回,見沒人回應,當即準備下令放箭。

「將軍,小人知道!涼王去了雲間霞,求將軍饒命!」

雲間霞是丹霞山最深處,也是最為隱秘的一處山谷。

「好,很好。」沈沖滿意地笑了笑:「識時務者為俊傑。」隨後他帶着人繼續深入丹霞山追殺呂紹去了。

河西之戰後,其後敉平各郡兵亂,遂克定涼州!

沈玉為防範赫連勃勃突襲,於祁連山修築烽火台,重築張掖、酒泉各城,修大小營寨三十餘座,拓地千里。

自漢武帝據兩關、列四郡,河西之地便納入中原王朝疆土,。

後漢末年,馬騰、韓遂二人佔據涼州,后被曹魏收復,晉永寧元年,張軌出任護羌校尉、涼州刺史,安定張氏開始登上涼州舞台。

張軌、張寔、張茂、張駿、張重華……張天錫,近八十年間,安定張氏的涼王之位傳承不斷,西域各國畏懼張氏的力量,紛紛稱臣納貢。

苻秦滅涼國(前涼)后不久,呂光奉命西征,呂光班師途中聽聞秦王苻堅遇害便先後收降敦煌、晉昌。

其後,呂光在玉門關大敗涼州刺史梁熙之子梁胤,武威太守彭濟獻梁熙投降呂光,呂光佔據姑藏,正式入主涼州。

自呂光始,傳自呂紹,呂氏父子二人統治涼州諸地已歷十五年,終於滅亡!

洛陽宮內,奉命調防上黨的諸葛侃送來軍情,燕軍調集十五萬大軍準備南犯!

「還沒有涼州的戰報嗎?」徐宗文急促地催了幾次,已經三個月了,沈玉還沒有戰報送到洛陽,他也不知前方戰況如何,這一邊燕國又虎視眈眈準備犯邊。

「回稟大王,已經派了三批使者前去催促,目下樞密院還沒有收到大將軍的戰報。」尚書令裴卿手持笏出班奏道。

「洛陽中軍出征之事都準備的如何了?」

「回大王,北軍已奉命完成整編,只是控鶴、神策二軍還在徵召軍士回營。」前將軍、樞密副使、襄陽郡公朱諶隨即出班奏道,沈玉出征他便是樞密院的話事人。

寧國仿效漢制,於都城洛陽設立南軍、北軍。

南軍由北伐軍各營挑選家世清白,勇武之士充任,共計五千人,分五營。

北軍由安秦軍、襄陽兵諶字營抽調五千善戰之士組成,共計五千人,亦劃分五營。

南北二軍皆屬禁軍,輪期值守洛陽宮。

另徵召十萬人馬編練為神策軍、控鶴軍、龍捷軍,屯戍洛陽周遭。各軍各設十營,每營兩三千人,隨時奉命出征,以討不臣!

「竟然還未準備齊全?」

實際上到也不是軍士們延期不至,只是剛過熙平五年的春節,又逢寧國建國之日,徐宗文下令在京各軍輪番放假十五日,以慶祝寧國建立周年……

徐宗文正焦急不安時,殿外大漢將軍入內啟奏:「啟奏大王,涼州軍報到了!」

「好!」徐宗文鬆了一口氣,一時間百官的神色也着實輕鬆不少。

很快,徐宗文就親自接見了沈玉派遣來送捷報的軍士。

得知沈沖在張掖大勝,還生擒了呂超,徐宗文不僅稱讚了一句:「後漢有馬伏波威震西涼,如今我大寧也出了個伏波將軍,沈伏波更勝馬伏波啊!」

「恭喜大王攻取涼州!」

「恭喜大王攻取涼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晉: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晉: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 沈伏波更勝馬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