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第200章

第200章 第200章

第二百章

悠斗從地上站起來,習慣性地拍了拍衣服上的灰。

衣服上的數字從「4」變成了「21」。

在剛才的10分鐘里,他的排名下降了17名。

對面的牆壁上顯示出他本次挑戰的成績:躲避成功率100%,訓練評分18分。

電子音:[伏黑選手,你對本輪的評分有疑問嗎?]

「沒有。」

悠斗知道自己並沒有避開最後的那場突襲。

他沒有被球擊中,只是因為沒有球瞄準他。

球封鎖了那一刻他能想到的所有躲避路線,讓他只能停留在原地,從牆上摔下來。

這讓悠斗想起兩天前的雙打比賽。

「繭」就像關根前輩一樣,把他引入預設的軌道中,讓他的行為變得更加容易預測。

悠斗面前出現「再次挑戰」和「退出挑戰」兩個選項。

悠斗選擇了「再次挑戰」。

這次不能再走進「繭」設下的圈套,要一直保持警惕,直到挑戰結束。

爭取一口氣將分數提上來。

悠斗正這麼想着,訓練室的中央出現了一套書桌椅。

[第三輪挑戰即將開始,請伏黑選手儘快坐到書桌前。]

悠斗愣住。

「不是躲避球的挑戰嗎?」

[是和前兩場「躲避球」有關、以「提升思維能力」為目標的全新挑戰。]

全新挑戰?

是要坐在書桌前,固定住腿,只利用上半身躲避球嗎?

帶着疑問,悠斗走到書桌旁,拉開椅子坐下。

書桌前的牆壁變成了一塊被一分為二的電子屏幕,左右兩邊分別播放着剛才兩場「躲避球挑戰」的錄像。

[觀看這兩份視頻,並完成桌上的試卷,限時15分鐘。]

[倒計時開始。]

隨着電子音的消失,書桌上出現了一張試卷和一支筆。

悠斗拿起試卷。

只有三道題。

一:簡述兩場「躲避球挑戰」之間的聯繫。

二:簡述兩場「躲避球挑戰」沒有及格的原因。

三:圍繞「第四場挑戰內容」寫一篇推測,並簡述理由。

悠斗放下試卷,拿起筆作答。

答:兩場「躲避球挑戰」的出球規律一致,第二場是第一場的升級。

答:第一場挑戰沒有注意觀察出球規律,第二場挑戰掉進了陷阱里、疏忽大意了。雖然兩場挑戰的躲避成功率為100%,但「有效躲避」很少。

答:第四場挑戰的規律會變得更加難找、並充滿陷阱。因為第三場挑戰是對前兩場的總結,所以第四場挑戰會進入到新的階段。

悠斗放下黑筆,在心裏估分。

10分、10分、10分。

如果這麼回答,最多能拿30分。

必須再多寫一點。

悠斗開始看錄像,試圖從中找到新的答案。

視頻播放一遍后,悠斗的答卷保持着原樣。

他沒能找到新答案。

在進行「躲避球」時,時間總是過得很慢,然而在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時,時間又一下子變得很快。

在悠斗絞盡腦汁想多寫幾句話時,桌角的倒計時器不知不覺走到00:00。

[時間到。]

悠斗手裏的黑筆消失,試卷上漸漸浮現出紅色的數字。

電子音:[1分、5分、2分,總計8分。]

[第三次挑戰,伏黑選手的訓練評分為8分。]

看着試卷上鮮艷的「8」,悠斗的大腦一片空白。

他第一次拿到個位數的分數。

悠斗面前再一次出現「再次挑戰」和「退出挑戰」兩個選項。

這次悠斗一個也沒選。

「繭,我想看第三次挑戰的答案。」

悠斗不會在這裏放棄,但他也知道一味盲目挑戰只會讓他的評分和排名越來越低。

至少要把前三場挑戰弄明白,才能進入下一輪挑戰。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是:[開放性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那評分標準是?」

[第三場挑戰的評分標準是『關卡設計者的個人判斷和主觀意見』。]

電子音道,[如果伏黑選手對此有疑問,可以詢問教練和其他擅長『頭腦戰』的選手。]

看起來像通訊錄的半透明面板出現在悠斗面前。

排在「通訊錄」前兩位的是泡泡教練和甚爾教練,兩人的名字后都跟着一個小括弧。

泡泡教練(忙碌中)

甚爾教練(忙碌中)

[顯示「忙碌中」的教練可能會拒絕回答選手的問題,他們的時間很寶貴,請您諒解。]

[顯示「不在線」和「挑戰中」的教練或選手無法接收「繭」的內線,請選擇姓名后顯示「訓練中」或「休息中」的選手。]

悠斗點點頭,跳過兩位教練,在通訊錄里尋找其他人的名字。

柳蓮二(挑戰中)

關根和喜(挑戰中)

三津谷亞玖斗(挑戰中)

……

悠斗一路往下翻,終於在最後一行里找到了可以聯繫的前輩。

須藤拓真(訓練中)

悠斗點了點須藤前輩的名字,彈出「是否聯繫須藤拓真」的對話框。

悠斗點了「是」。

對話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塊顯示「連線中」的屏幕。

幾秒鐘后,須藤的上半身出現在屏幕里。

「喲,悠斗。這裏可真先進呀,還可以進行『繭』內聯絡。」

須藤注意到悠斗身前的課桌和課桌上只拿了8分的試卷一角,收了收看到新鮮事物的語氣,問道,「你在進行什麼樣的訓練?網球理論訓練嗎?」

「不,是以『提升思維能力』為目標的躲避球訓練。」

悠斗大致解釋了自己的情況,問須藤,「須藤前輩在進行什麼訓練?」

看起來在一輛汽車裏,而且是坐在主駕駛的位置。

須藤在「有求必應」室。

這是一間類似「用戶反饋」的自由房間,可以將自己的需求告訴「繭」,如果是目前可實現的需求,「繭」會做出回應。

須藤試了試,發現可以學開車、學開飛機、學拆彈、學射擊……是個不得了的地方。

須藤明年就可以考駕照了。

如果能在「繭」里學會開車,就能直接參加技能考試,省下一筆學費。

沒想到還能在「繭·網球」里學習開車的悠斗:好厲害。

不論是「繭」的研發團隊,還是發現這項功能的須藤前輩,都好厲害。

須藤:哪裏哪裏。

「先不說這些了。」須藤將話題帶入了正題,「悠斗,你找我有事吧?」

……

聽完悠斗的三場挑戰,須藤摸了摸下巴,評價道:「『繭』的評分還挺嚴厲的。」

不過如果想在短期內有一定提升,或許就需要這麼嚴厲的評分系統,把選手各自的優點和弱點充分暴露出來。

「總之,先讓我看一遍你的兩場挑戰錄像。」

悠斗剛要讓「繭」播放自己的挑戰錄像,想起自己兩場挑戰的2400米/秒球速。

「那個、須藤前輩,可以……」

可以不看錄像嗎?

悠斗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見電子音響起:[共享屏幕。]

[第一場挑戰錄像,球速設定:100米/秒。]

「等一下,先暫停。」須藤對「繭」說完,問悠斗,「你要說什麼?」

悠斗:「不,沒什麼。」

沒想到「繭」會根據觀看人的不同自動調整倍速。

而且他跳到牆壁和天花板上的鏡頭也全部變成了地面上的鏡頭。

這讓悠斗鬆了一口氣。

須藤挑了挑眉,但沒有追問,揮手讓自己這邊的「繭」播放視頻。

看完兩段視頻,又看了試卷上的問題和悠斗的回答,須藤眼裏劃過一絲瞭然。

「這是一場『誘導』。」

「先將球速定在100米/秒……從視頻看,這個速度不會把你逼入絕境,也不會讓你遊刃有餘地通關,目的是讓你專註起來,把注意力集中在『躲避球』上,而不是其他地方。」

如果把球速定在「單靠運動能力無法躲避」的等級,悠斗勢必會開始思考,尋找「破局」的方法;而如果把球速定在「輕輕鬆鬆就能100%躲避」的等級,悠斗就能意識到光躲球是不夠的,他會一邊躲球,一邊思考「要怎麼做才能在挑戰里拿到高分」。

「通過這種方式誘導你忘記『目標是提升思維能力』后,『繭』又通過問問題和打低分的方式,誘導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尋找規律』上。」

須藤猜想,當第一關結束時,悠斗的想法不外乎是「原來要在躲避球的同時尋找規律」「這才是真正的挑戰內容」「我要吸取這次的教訓」等等。

於是在他的潛意識裏,「尋找規律」已經成為了在挑戰中拿到高分的方法。

須藤繼續道:「而當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尋找規律』上時,思維會再一次變得局限。」

「換句話說,你的思維停留在了第一場挑戰里。」

須藤讓「繭」播放了第二段視頻的開頭,將悠斗忽略的一點拎出來。

「舉個例子,在第二場挑戰開始前,『繭』問的是『是繼續提升思維能力的挑戰,還是開始新的挑戰』,然而你理解成了『是重新進行剛才的挑戰,還是開始運動能力的挑戰』吧?」

努力記筆記的悠斗:!

確實。

明明「繭」當時問的是「繼續挑戰」,而不是「再次挑戰」或者「重新挑戰」,他卻完全沒有注意,思維還停留在上一輪。

「第二輪挑戰開始后,你將重點放在了尋找規律上,當找到的規律越來越多,你發現了一條『安全路線』。」

「從第一輪開始的誘導和麻痹在這裏開始起作用:你發現了一條『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觀察找到的安全路線』,你很信任它。」

如果這條路線不是挑戰者親自發現的,而是「繭」指引,比如突然亮起來的路線,挑戰者一定會心生警惕,不會輕易上鈎。

「而認定這是一條『安全路線』的後果是,你上當了。」

第二段視頻停在了悠斗「緊急剎車、腳下不穩」的平地一摔上。

沒想到這孩子還會平地摔。

總覺得有些違和。

須藤一邊想,一邊單手擰開「繭」提供的礦泉水瓶蓋,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確認沒什麼遺漏后,簡單總結:「你從一開始就被『繭』誘導了。」

就像被木偶師牽着的提線木偶,一步一步走向關卡設計者提前挖好的坑裏。

悠斗捧著滿滿一頁A4紙的筆記,受益匪淺。

「須藤前輩,如果是你參加這兩場挑戰,你會怎麼做?」

「我比較喜歡『猜出題老師的意圖』。既然目標是提升思維能力,大概會先猜關卡設計者要怎麼通過『躲避球』鍛煉我的思維能力。」

老實說,用「躲避球」鍛煉思維能力,這個點子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

再加上一環扣一環的層層誘導……真可怕。

須藤想到了什麼,問悠斗,「你在挑戰開始前沒有問過這個問題嗎?」

悠斗問過。

「『繭』讓我在挑戰中尋找答案。」

現在想想,這或許就是拿高分的提示。

像須藤前輩那樣,掌握主動權,通過主動思考猜測關卡設計者的意圖,想到設計者所想,靠思維能力拿到高分。

「須藤前輩,你可以教我怎麼才能像你一樣思考嗎?我會交學費的。」

他想在第四場挑戰里拿高分。

只要錢能到位,教你什麼都行。

這是須藤對待像悠斗這樣的優質大客戶的準則。

然而這一次和之前不同。

在悠斗說完「我會交學費的」后,須藤莫名後背一涼。

很難用語言描述這種感覺,就好像有人盯着他。

「學費就不用了。」

後背發涼的感覺消失,一切像是他的錯覺。

須藤又喝了點水壓壓驚,對悠斗道,「要讓你變得像我一樣思考,還挺難的。」

「我們原本就是兩個人。思維方式和『旋轉球』不一樣,不是想學就能學的。」

不同的經歷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思維方式。

須藤很欣賞悠斗的性格,至於思維方式……悠斗現在才12歲,還有成長的空間。

也不用像眯眯眼的初中生或扎小辮子的初中生那麼聰明,別被騙子騙錢就行。

「說起來,你為什麼突然想提升思維能力?」

明明在懸崖時還沒有想往這方面發展的苗頭。

是在集訓營里發現自己在思維上存在不足嗎?

須藤一邊想,一邊問,「是因為即將到來的U-17世界賽嗎?無論是入選日本代表隊,還是在世界賽上贏得比賽,我覺得你都沒有問題,不用那麼着急地想提升思維能力。」

悠斗一怔。

着急?有嗎?

悠斗開始回憶兩天前的雙打比賽。

那個時候,他的計劃還是多讀幾本和心理學有關的書,而在剛剛,他想一下子學會在「躲避球」挑戰里拿高分的方法……須藤前輩說的沒錯,是他太着急了。

他應該先複習A4紙上的筆記,舉一反三,將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以便記得更牢。

未來說不定能、不、是一定能派上用場。

想通這一點后,悠斗不再打擾須藤:「謝謝,須藤前輩,我學到了很多。」

「啊,對了。」

在懸崖上的生活讓悠斗養成了習慣,「剛才的內容,我要付前輩多少諮詢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伏黑家的小兒子今天也在打網球
上一章下一章

第200章 第200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