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隔世導師(1)

2.一、隔世導師(1)

(一)

三十年時間,這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而對於人生,它卻是那樣地漫長,能把嬰兒變成父親!我在這期間所經歷的繁雜之事多而又亂,一時也難說得清,道得明。思來想去,只好先從我的出生之地說起,方能算作一個比較完整的頭緒——

在秦巴山區的漢江河北岸有一個太極城,城北的旬河是漢江的最大支流。旬河將注入漢江時又吸納了一條小支流叫冷水河,這冷水河名符其實,水特別地冰冷。她源於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陽山腳下,五十多公里的流程被夾在南北兩面大青石山脈中,蜿蜒前行,匯入旬河。根據有關地理學家考證:陽山本是秦嶺的一個支山脈,旬河從秦嶺源時就有一股水從山內滲到陽山,在陽山根的山洞出面之後就成了現在冷水河的源頭。這冷水河相對於旬河是出於母體,又回歸於母體。她的下游二十多公里屬於洵灣鄉所管,上游的三十多公里則直穿冷水鄉的全境。冷水鄉政府就駐紮在上游的中部,全鄉共計十八個村,五千四百餘人。

從鄉政府向東直上到十五公里處就是冷水河的源地何家園,何家園北方後面的二十公里處是張良廟,東方是陽山鄉,南方是祖師廟山,這山南腳下的村莊是田家坪,也叫蓮花山。這蓮花山雖居於偏僻之地,但奇特的地貌卻是人間少有:東邊是三排前後相間有序的石山嶺,那一些嶺嶺凹凹連在一起,酷似幾層巨大的屏風,煞是好看。南方也是三重山,但山與山之間前後左右互不相連,從內向外擺列的一山比一山高,好像幾架斜靠着的巨型樓梯。西北兩方山的形狀很像南方,但它們卻不如南方山那樣地各自成為一體,都是左右之間相互聯著。這四方的山頂,一個個酷似蓮花瓣,山與山圍成一圈,將整體構成了一個巨型蓮花。正是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真正展現了陝南山區的風貌特色!

我們田氏先祖當初就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那是在清朝的時候,這裏到處都是一片荒山,弟兄三人從河南老家逃荒到這裏,憑着自己勤勞雙手的開荒種地,辛勤耕作,置辦家當,繁衍生息。他們當時沒有條件考慮交通便利問題,也無法預計這裏以後還會通車,更沒有想到自己後來會有幾百名後代在這裏生存勞作。

我爺爺田忠輝,上三代都是單傳,家族當中既沒什麼有勢力的硬關係,也沒有高親厚友,可謂六親骨肉皆無依靠。由於沒有外力的援助,因而他在長時間的生活磨練當中,養成了小心謹慎的為人處事習慣,考慮問題也比較周全,深得鄉民們的擁戴。爺爺在家主事之前,因為祖上世代務農,又不識字,所以在外結交不廣,很少能在人面子上說是道非,拿出自己的主見處事,這要按當地人的說法就是門戶不高。到了爺爺當家理事之後,他以和善的性格,加上聰明的才智和靈活的處世技巧,很快就使自己聲名遠揚了。眾人交口稱讚,說爺爺徹底翻轉了上輩子的門樓,抬高了田家的門戶。

爺爺也確實是依靠自立,把家族捧上了顯赫一時的位置。他與上輩人區別的最顯著之處是有了文化,還精通醫術。當時在偏僻窮苦的山區給人看病,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醫生治好了病人,那他就會被患者一家奉若神明,能記上人老幾代的恩。至今,離我們家二十里遠何家園村的何家,因我爺爺給他們的祖奶奶治好了病,堂前還供有我爺爺的牌位,這是我們當地人都十分清楚的事。

我開始也鬧不明白,人怎麼能當神一樣地供著。但這事卻在何家所供牌位下的供奉書上用白紙黑字寫着,不由地人不信。根據記載:那年三伏天,何老先生最疼愛的小妾因難產死了。這事實實在在出得太突然,家裏不可能提前給這樣年輕的女主人預備下後事所需,加之在夏天死人又不能長時間的停放,因而只好臨時請人用柏木板釘了一口薄棺材。由於當時天氣太熱,匠人們趕着要把棺材做起,這正是「忙工無細活」,做出的棺材板縫不緊密,當地人也叫它「忙材」。當何老先生的愛妾被裝進忙材后,人們都紛紛議論說這是她早亡的薄命所造,前世註定今生進不到好的「量人斗」(即棺材)裏面去。一大行人送靈那天,爺爺剛好從外地回來,老遠就看見了前面的送喪隊伍。他在向別人問清了況之後,就想趕上去安慰喪家幾句,以盡鄉鄰之。當他將到送喪的隊伍跟前時,現地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血滴,這些血都是從棺材板縫中流出來的,很顯然是死者的屍血。他現血滴略呈紅色,便把屍血用細柴棍撥了撥,仔細一看,還有粘稠狀。他根據多年的行醫經驗,當即就判斷出死者還有救,最起碼還沒有死定!於是就急忙喊叫抬靈的停一停,他要開棺再驗證一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變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變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一、隔世導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