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化的維新(下)(7)

7.文化的維新(下)(7)

當然,我們需要指出的是,儘管如此,亞當·斯密的道德論說到底還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礎上。亞當·斯密從不諱:「自愛是一種從來不會在某種程度上或某一方面成為美德的節操。它一妨害眾人的利益,就成為一種罪惡。」

但話鋒一轉,亞當·斯密又講道:「當它(自愛)除了使個人關心自己的幸福之外並沒有別的什麼後果時,它只是一種無害的品質,雖然它不應該得到稱讚,但也不應該受到責備。人們所做的那些仁慈行為,雖然具有根源於自私自利的強烈動機,但因此而更具美德。」對於這一點,亞當·斯密的看法是,比起當時的一些哲學體系片面專斷宣稱道德的至上性,「自愛的道德」更真實、更具有現實的基礎,也更符合道德的本來意義。

(二)在社會中生活的人需要道德,責任感與自製是最基本的

那麼,自私的人為什麼會接受道德,並主動踐履道德呢?亞當·斯密用人的存在的社會性解決了這一質疑。如果沒有道德的維繫,社會中的人與人之間相互損傷和傷害就是不可避免的,就會在相互之間產生憤恨和敵意,這時社會紐帶就被扯斷。

亞當·斯密認為,人只能存在於社會之中。既然在社會中生活,就不可能離開與他人的交往,就不可能不與他人生關係。但在與他人生關係的時候,個人決不應當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任何人更為重要,以致為了私利而傷害或損害他人。即使自己為此所獲得的利益比他人受到的傷害或損害大得多,也是不應該的。因為,雖然對他自己來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整體世界,但對其他人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雖然對他來說,自己的幸福可能比世界上所有其他人的幸福重要,但對其他任何一個人來說並不比別人的幸福重要。因此,雖然每個人心裏確實必然寧愛自己而不愛別人,但是他不敢在人們面前採取這種態度,公開承認自己是按這一原則行事的。他會覺,其他人決不會贊成他的這種偏愛,無論這對他來說如何自然,對別人來說總是顯得過分和放肆。

於是,亞當·斯密特彆強調,要想在社會中有良好的關係,就要用別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太看重自己而過分輕視別人,會把自己變成同胞們蔑視和憤慨的對象,進而成為那種輕視和憤慨必然會帶來的懲罰的對象。所以,我們應當用自己自然地用來看待別人的眼光,而不用自己自然地會用來看待自己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當他以自己所意識到的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來看待自己時,他就會明白對他們來說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之中的一員,沒有哪一方面比別人高明。當能做到這一點的時候,道德就出現了。亞當·斯密給出了他理想中的道德形象:「具有最完美德行因而我們自然極為熱愛和最為尊重的人,是這樣的人,他既能最充分地控制自己自私的原始感,又能最敏銳地感受他人富於同心的原始感。那個把溫和、仁慈和文雅等各種美德同偉大、莊重和大方等各種美德結合起來的人,肯定是我們最為熱愛和最為欽佩的自然而又合宜的對象。」

有了人的存在的社會性作基礎,亞當·斯密就開始討論各種道德類型了。

比如,責任感。亞當·斯密認為:「對一般行為準則的尊重,被恰當地稱作責任感。這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並且是唯一的一條大部分人能用來指導他們行為的準則。」「沒有對於一般準則的這種神聖的尊重,就沒有其行為非常值得信賴的人。正是這種尊重構成了有節操的正直的人和卑劣者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前者在各種況下堅定果斷地執行他所信奉的準則,並且在一生中保持穩定的行為趨向。後者的行為隨同心、意願或興趣偶爾佔主導地位而變幻無常和捉摸不定。」

又比如,自製。亞當·斯密認為:「自制不僅其本身是一種重要的美德,而且,所有其他美德的主要光輝似乎也源自自製。」很有意思的是,亞當·斯密認為,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在踐履道德的過程中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理:中國道路中國說(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道理:中國道路中國說(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文化的維新(下)(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