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國作家協會還有什麼臉面存在?(2)

2.中國作家協會還有什麼臉面存在?(2)

五十年代的一些人因遭際時會成了作家,那時候大多數人良知尚在,至少還有自己遠大的文化理想。***可進入當今這樣一個性質特殊的市場經濟時代,這些作家最終過上了一種「分裂」的生活:他們終於有了中產階級的幸福生活,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他們也與時代的生活愈加隔閡,與現實保持着一種和平共處的同謀關係。於是,反抗被馴順所打敗,心靈被**所取代,精神被物質所置換,文學陷入了史無前例的異化狀態。「寫作是靈魂的事業」被他們視為一種傻瓜的觀念,在他們看來,金錢才是最真實的,名望才是最靠譜的,只有安妥好自己的靈魂才是真理。所以,不少「作家」終於改頭換面遷易意,義無反顧地向錢看,做了文學這個原本為靈魂的事業的叛徒;終於成了名利場上的成功人士;終於被體制和市場招安了;終於不可避免地跟真正的文學離婚了。他們不但成為當今作協的核心人物和領軍人物,更是恬不知恥地以作協「會員」或「委員」這樣權威的頭銜把自己妝扮成了一個「真正的作家」。

我們時代的作家成了市場經濟時代最受關注的群體,也是獲得各種利益最大的一群人,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接受了來自市場的「社會訂貨」,以一種「高產」的方式進行自我複製的重複性寫作。不少人不能正確地理解寫作的目的和意義,不知道他們應該為誰寫,或為什麼而寫,寫作者成了精神上的私有者——為成名而寫作,為獲獎而寫作,為印數而寫作,為自我而寫作,為寫作而寫作……他們背叛了寫作道德,自踏入文壇的那天開始就走在「反文學」的康庄大道上,享樂主義的時代風尚和拜金主義的文化氛圍致使他們變得自私和冷漠,導致他們的寫作離真正意義上的寫作越來越遠。

其實有沒有作協他們都依然故我,有沒有他們作協還是作協,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什麼。試問,作協這樣的機構還有什麼理由存在,這麼龐大的一個機構,不知道養著多少閑雜人等,每年消耗納稅人的錢不計其數,那麼作協到底給我們納稅人創造了什麼福利?難道市場上充斥的那些垃圾作品就是作協為我們所做的「巨大的貢獻」?丟人啊,我真想不同中國作協還有什麼臉面存在,到底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2010年4月28日於北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畫骨-當代中國文化亂象溯源(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畫骨-當代中國文化亂象溯源(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中國作家協會還有什麼臉面存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