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二張

第一卷第二張

這王雲清是東北瀋陽人,祖輩是山東人氏,清咸豐年間舉家闖關東到東北謀生。(請記住我們的.dkankan)(**'小說**手打)其父親在瀋陽城裏以趕馬車拉客為營生,母親給人家縫縫補補的做點零活。夫婦倆兒有兩個兒子,老大就是王雲清,老二王雲龍,還有一個女兒叫做王玉鳳。一家五口過的是剛夠餬口的清貧日子。

大多數男人當日子過得不順的時候都愛喝酒解憂,王雲清的父親就是這樣。他每天風裏來雨里去的趕着馬車拉客,辛辛苦苦的掙不了幾個銅錢,憋著一肚子的牢騷沒處宣洩就只能每天借酒澆愁。每當他喝酒喝多時就愛沒完沒了的發牢騷,會把王家幾代人的經歷向幾個孩子們嘮叨一遍:「別看咱家窮的兜里就幾個銅錢叮噹亂響,咱家前輩在山東的時候可是有錢有勢的人家。我太爺爺中過舉人,當過縣太爺,那時咱家裏的好地連成一大片,那是咱王家的日子過得可風光了!哎,後來我爺爺耍錢,抽大煙,玩女人,光是小老婆就娶了五六個,後來輸錢輸的賣房子賣地,連自己的姨太太都送給人家抵債,好端端的一個家就讓他這麼給敗了。從這以後王家的後人一代不如一代,傳到我這也只能幹這拉趕大車伺候人的事!一天到晚點頭哈腰辛辛苦苦的才能掙幾個剛夠餬口的小錢。這日子過得真夠煩心的!」每當這時年少老成的王雲清就會安慰爸爸:「爸,您別難過,咱人窮志不短!古人不是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現在用心讀書,長大后一定要考得功名。將來高官得坐駿馬得騎,好好孝敬二老,您將來看我的吧!」雖然只是孩子話,但說明王雲清從小就志向高遠,對這個有大志向又懂孝道的孩子,父母自然是十分喜愛,寧肯缺衣少食也要湊錢供王雲清讀書。

王雲清從小天資聰慧,勤奮好學。「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他刻苦讀書的動力,少年時已是才華橫溢飽讀詩書了,然而現實的生活打破了他的讀書做官懸壺濟世的夢想。在清朝末年,整個國家已是積貧積弱,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天災**之下,王雲清的家裏已是一貧如洗,連想要每天吃飽飯都成了問題。他看見父母整天愁眉苦臉的樣子,知道想要繼續讀書是不可能的,家裏沒錢呀。他認為自己長大了,不能再靠父母養活,於是他有了走出家門闖世界的想法,要看看外面有沒有自己發展的希望。老父不想讓王雲清輟學,但已是無力供其讀書,無奈之下只得同意。於是王雲清告別父母,懷揣父親借來的五塊大洋隻身來到了北京。

王雲清初到京城時,人生地不熟,除了會讀書寫字之外沒有任何謀生的手藝,很難找到合適的活計,父親給的大洋很快就快要用完了,為了節省開支,他每天只吃一頓飯,晚上睡在澡堂子裏。後來一個當鋪掌柜的見王雲清能寫會算的,就請他做當鋪的帳房。王雲清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他受不了那個掌柜的頤指氣使,更看不慣當鋪對當戶黑心的盤剝,沒幹幾天就撂挑子走了。以後他干過吹鼓手,當過藥鋪學徒、飯館跑堂的。王雲清是個心懷大志的人,在北平卻每天為生存而奔波勞累,幾經折騰也沒混出個名堂來。他想回家怕丟臉,總是在社會底層混心裏又有所不甘,他只能默默的忍受,等待命運的轉變。這是他人生中最消沉、最難熬的一個時段。

一九零五年,慈禧太后諭示天下:廢科舉,立新學。這道諭旨徹底斷絕了千百年來讀書人以科舉考試搏取功名的路徑。這對以讀書來博取聲名的王雲清真是個晴天霹靂,他不知道自己今後的人生何去何從。在大清帝國積貧積弱之時,李鴻章等北洋大臣們站了出來,主張師法西學,師夷之術以制夷。他們大搞洋務運動:開工廠,辦新學,建新軍,以此來富國強兵。此時失意落魄的王雲清聽說清大朝廷在保定開辦了陸軍講武堂,以先進的西方軍事理念來培養中國未來的軍事人才,他忽然感覺到自己有了鹹魚翻身的機會。王雲清熟讀歷史,他知道古時投筆從戎,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大有人在,如張良、韓信、班超等人。王雲清覺得自己與其在社會的底層碌碌無為,不如從軍,也許會闖出一番新的天地,於是他返回瀋陽老家向父母說了自己的想法。老父親對大兒子的想法拍掌稱是,他對王雲清說:「我也看出來了,現今這世道要想做人上人,還就得耍槍杆子!筆杆子沒用,有槍杆子就是爺!就說那幾個正風光着的大帥們,哪一個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為什麼?人家有槍有隊伍唄!」

父親又為王雲清借了幾塊大洋做盤纏,他用力拍著兒子的肩膀說:「去吧,不混出個人樣來別回來見我!「王雲清含淚跪別父母,離開瀋陽。

王鴻舉來到保定報考陸軍講武堂,因有文化基礎,身體健康儀錶堂堂,他一考便中。一年後王雲清因學業優秀被保送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日本留學畢業后他又被派到德國的軍事學院深造。留學德國期間他遊歷了大半個歐洲,精通日,德,英,法等多國語言。王雲清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的啟蒙又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底子,是當時青年軍官中不可多得的人才,王雲清回國后加入了北洋新軍。當時中國的滿清皇室已是日薄西山離壽終正寢不遠了,北洋大臣和各路軍閥把持政局,在這些軍人中有不少是王雲清的恩師和講武堂時的同窗好友。王雲清有留洋鍍金的經歷,在辛亥革命和討袁護國戰爭中有勇有謀,立過戰功,再加上恩師好友的極力提攜,他做起官來順風順水,經多年拼打后榮升北洋軍政府的陸軍部高級長官。他終於實現了兒時的夢想:高官得做駿馬得騎。

王雲清的太太是他從國外留學回北京后經朋友介紹娶的。太太張氏是前門外一個山西大商號老闆的女兒,此女相貌端莊,知書達理,性格溫婉,王雲清一見到張氏就滿心歡喜。張氏的家人認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找一個拿槍杆子的軍官當女婿是找了一個靠山,雙方一拍即合。這婚姻雖是經人撮合,倆人卻是郎才女貌,情投意合。

王雲清到北洋執政府任職后不再隨着隊伍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的,生活穩定了。他在京城置了宅院,把在瀋陽的父母一家接了過來住。通過熟人在北京警察局給弟弟王雲龍找了個差使。把妹妹王玉蓉嫁給了他的軍中好友馮宣俠師長,妹妹玉蓉幾年後隨丈夫的軍隊去了南方。

王雲清博古通今,留過洋,從過軍,受過西方文化思潮的洗禮,才華橫溢非一般傳統老學究所能比的,但是他在骨子裏還是非常講傳統的。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婚後十幾年的時間他連得了三個女兒,太太始終沒把傳宗接代的兒子給生出來;老父親怕王雲清絕後多次勸其納妾生子,老娘也急得常到廟裏為大兒子燒香求子。王雲清雖然也時常為沒有兒子而懊惱,但顧及夫妻間的感情他沒有納妾。他想過,以後夫人再不生兒子就把弟弟的孩子過繼一個當兒子也就是了。就在王世清感覺求子無望之時,老四齣生是個兒子,全家大喜過望;兩年後,兒子老五齣世。在連得兩個孫子后,王世清的老父親沒有牽掛的離開人世,母親幾年後也在睡夢中悄然走了。

王世清雖然有后了,但他的仕途卻逐漸走了下坡。當時的中國政局就像一個大戲台,軍閥政客爭相粉末登場,皖系、直系、奉系,北方的軍閥、南方的革命軍,親日的、親英美的,生末凈旦丑什麼角兒都有。各種勢力複雜交錯,亂鬨哄你方下台我又登場。政局混亂,官場**,同僚們為權勢名利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王雲清也是身陷其中不得自拔。北洋政府倒台後新軍閥上台,老的軍閥途窮日暮偃旗息鼓,大部分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王雲清離開官場后做起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寓公。平日裏除了把玩古董字畫,養花養鳥,就是翻譯一些日本或德國出版的軍事著作。日子雖然過的清閑,但不免消沉抑鬱。這期間曾應邀回到老家瀋陽在張大帥手下任高級參謀,但做的並不順心,幾年後就辭職回到北平。

一九三七年日本軍隊在北京盧溝橋發動了「七七事變」,發動了對中國的全面入侵。一九三七年底在日本人的扶植下,一些漢奸在北平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日本人的授意下,這些民族敗類四處招降納叛,這些人中有王雲清當年的同學好友,他們找到王雲清許以高官厚祿請他出山為日本人做事,來拜訪的人幾次都被王雲清罵了出去。日本大特務頭子土肥園賢二以日本士官學校老同學的名義請其出山,被王雲清抱病推辭。在早年王雲清對日本這個國家是頗有好感的,他認為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后逐漸的強盛起來,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走在中國的前頭,甚至超過某些西洋國家。他認為日本明治維新的經驗值得中國好好學習,他非常痛惜清朝戊戌變法的失敗,不然的話當今之中國一定是強大民主之中國,不輸於日本。同僚中有人戲稱他是親日派,他說自己是知日派,學日派。可是「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隊對中國的侵略和佔領打破了他對日本的好感和幻象;日本軍隊對中國人的血腥屠殺更激起他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王雲清雖然狠日本人,但他又是一個徹底的失敗主義者,他認為現在的中國方方面面都被日本遠遠地甩在後面,日本雖小但像一個實心的鐵疙瘩,中國雖大卻像一個鬆軟的稻草人,日本比中國強大得多,現代化的日本軍隊是落後的中**隊絕對不可能戰勝的。他雖然是失敗主義者,卻不甘心做亡國奴,更不願意當漢奸,只能用對佔領者採取不合作的態度來表示對侵略者的抗議。從此他對外稱病躲在家中養花養鳥,舞文弄墨,把自己與社會隔離開來。

王雲清有三個女兒,大女兒淑珍嫁給北平某中學的一個歷史教師,他的這個大女婿叫麻良臣,是王雲清在瀋陽的一個遠房表哥的兒子。「九一八」事變日本人佔了東三省,麻良臣一家逃到北平投靠在王雲清的門下。王雲清給他們接濟了一些銀兩,並給他們父子倆找了比較體面的工作。當雙方的子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時,他們就結成親家,王雲清把大女兒淑珍嫁給了麻良臣。王雲清開始對這個大女婿是比較滿意的,覺得這個女婿能說會道,有抱負有志向,待淑珍很好,對岳父母非常有禮貌。可是經過一兩年的相處后,王雲清又覺著此人城府很深,內心似乎藏着一些令人琢磨不透的東西,說話辦事讓人覺得有些虛頭滑腦,口不對心。在「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人佔領北平,日本佔領軍高層請有留日背景人稱知日派的王雲清出山為日本人做事,被王雲清婉拒。在是否與日本人合作的態度上翁婿兩人產生了隔閡。

麻良臣對岳父拒絕與日本佔領軍合作的做法不是很滿意,他認為憑岳父的閱歷和資本完全可以重出江湖,高官挑着做。他悲觀的認為反正中國已被日本人打敗,反抗是沒有出路的,人要穿衣吃飯,要過好的日子,那麼日本人許以高官厚祿為什麼不做呢?他找到王雲清問他為什麼不出來做事,王雲清說日本人就是給個金山我也不出山,因為自己是個中國人不能做漢奸。同時告誡麻良臣和家裏的人絕不許打着他的旗號和日本人攪合在一起,誰也不能為日本人做事。兩人話不投機,麻良臣悻悻離去。

北平陷落後的第一個冬天,全城籠罩在寒冷壓抑的氛圍中。在這嚴寒的季節里,漢奸們在日本佔領軍的操縱下在豐澤園掛起了《北平地方維持會》的牌匾。在維持會成立的當天,大小漢奸們在豐澤園出出進進彈冠相慶,好不熱鬧!麻良臣也混在其中。這個麻良臣表面斯文儒雅,卻極善投機鑽營,他信奉的人生哲學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只要能飛黃騰達什麼事都可以做。他沒有聽從岳父的教誨反而打着王雲清女婿的旗號和日本人及北平的大漢奸們拉拉扯扯的套關係,最終投入了日本人的懷抱。

逆龍道中文網.nlongdao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華舊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春華舊夢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第二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