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虛實(12)

第32章 虛實(12)

「又是全票通過。玉昆你說,什麼時候會有反對票?」

議政會議之後,是只有宰輔們參加的會議。

之前的會議上,議政們以全票通過了韓岡的動議,向遼國要求立刻釋放被捕宋人,同時賠償他們損失,並開始準備戰爭。

那一場會議,決定了大宋對待最大敵國的態度,甚至可能直接引發宋遼之間的戰爭,如果從兩國的國力、人口、兵力,以及裝備水平來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這個時代的世界大戰了。

不論從普通百姓的眼中,還是對外的宣傳上,每一次的議政會議,都是極為嚴肅、且與天下億萬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會議。

不過離開了那個公開場合,在同立於帝國最頂端的韓岡面前,章惇卻絲毫沒有把剛剛作出決議的議政重臣們放在心上。

這麼些年,議政制度剛開始的時候會有所爭執,現在基本上就是宰輔們的一言堂。

兩位宰相可以盡情施展他們的意志——除了部分領域之外,伸展意志的主要還是章惇。

時間長了,章惇對唯唯諾諾的會議,一呼百應的場面都失去了興趣,反而開始有些期待什麼時候能看見一兩聲反對的意見。

今天亦是如此,才有了章惇的一句,「什麼時候會有反對票?」

聽章惇的昏話,韓岡拿過桌上的資料翻了翻,抬頭呵呵一笑,「怕是只有不記名的時候。」

章惇一怔,看着韓岡臉上看不出真偽的笑容,神色漸漸嚴肅起來,最後嘆了一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韓岡也沒了笑,「誰說不是?」

如果按照定義,章惇和韓岡的確可以算是獨裁者了——如果不計較兩人分掌權力的話。

在過去,就算是皇帝都做不得快意事,更不用說宰相。那時候,皇帝和士大夫各派相互牽制,誰都不能當真一言九鼎。

皇帝若恣意妄為,朝臣們能連番苦諫,一道道奏表可以讓皇帝從早到晚都耳根不凈,煽動起來的士林清議也會讓皇帝的名聲臭不可聞。反之,若是宰相專權,其他重臣也能請出皇帝,輕易將之趕出京師。

但如今,宰相們執掌的是皇帝的權柄,同時又牢牢控制着士林清議,朝堂中即使有人想要打破這個局面,可他們想找一個撐腰的都沒有,

過去宰相勢大,朝臣們能直接告到皇帝面前。現在向誰控告?還沒親政就成了昏君的皇帝,還是退居宮中養病的太后?

但這樣的局面並不穩定,大多數時候,議政會議的決議之所以能夠順利通過,還是靠了事前的溝通,並盡量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如果章惇當真自大得看不清人心形勢,現有的政局很有可能在一夕之間崩塌。

在韓岡警告之後,章惇也及時醒悟。

不過韓岡不知章惇是否當真明白,他的確沒在章惇的臉上看到被冒犯的憤怒,但這是政客的基本要求,做不得數。

章惇還想說些什麼,但張璪、曾孝寬等其他執政先後到來,讓他把要說的話吞進了肚子裏。

議政會議上作出的決議,終究只是說要去做,而該怎麼去做,則是在都堂會上來決定。

宰輔們的密級高於議政嗎,不必進行太多的說明,之前更是做足了溝通,最重要的人事安排,就沒必要耽擱時間了。

會議剛開始,章惇便宣佈:「河北是奉世,河東是伯通,設制置本路軍務司衙門,以兩位為主帥,制置兩路軍務。」

韓岡擔任樞密副使時,就任的就是制置使,制置河東軍事。更早之前的韓絳的陝西河東宣撫使,是做到了宰相才就任。

李承之和熊本,都不是宰相,有韓岡的先例,自然依循下來。

但李承之和熊本兩人先後站起,一一領命。心中的激動已形之於外,掩飾不住,。

這兩樁任命,基本上就定下了李承之將會接掌韓岡的宰相一職,而熊本擔任樞密使。

與會的宰輔們則了無訝異,也紛紛恭喜了兩人,看起來都很是真誠。

他們前幾日已經陸續知道了此事。

張璪對此無所怨言,他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根本沒有辦法去爭宰相之位。致仕后,少不了一個開府儀同三司和節度使,比宰相更上一層的使相級的待遇。

同樣的還有曾孝寬,他比章惇年長十歲,比王安石小四歲——這其實不成問題,李承之與他年齡相仿——但他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時常病假,基本上也沒有宰相的希望。

兩人的年齡都只比王安石小几歲。現在可以這麼說,王安石那一輩的大臣,到了此時,基本上就要盡數退出朝堂了。李承之雖也差不多年齡,但他的宰相之位也只是過度而已,沒人會認為他能做足十年。

由於李承之和熊本兩人出外就職,並非是離任,所以都堂最多補上一位,因為等他們回來,差不多就是大議會召開的時候了,韓岡那時候就要退了。

在沈括參知政事後,游師雄遞補成為除韓岡之外的最年輕都堂成員,但這要等到李承之和熊本出京之後。

「雖然說奉世和伯通要制置河北、河東了,但有一件事要先確定……」待李承之和熊本坐下來,韓岡出言強調,「這一仗,不一定會打。

遼國不是西夏,才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沒辦法完全扭轉世人對宋遼兩**力對比的看法。

就算之前贏了一次,那也是遼人先打進來,大宋被動防守,反擊過程中奪了一塊地,但之前幾年,不也割讓出去一塊嗎?不過是加點利息收回來。

現在兩國平起平坐,不用花錢買平安,對立國百多年來,一直生活在契丹鐵蹄下的宋人來說,已經是很滿足了。

要是對外宣傳說,大宋已經可以吊打遼國,相信的人有,但不相信的同樣不會少,即使相信的人,心中怕也還有幾分不自信。

而貿然挑起對遼戰爭,這種不自信就會成為阻礙,甚至被人利用影響到戰局。如果戰事膠着時——這不是不可能,以遼國的實力,勢如破竹的情況幾率反而更小一點——以此為由,煽動民意,從而打擊推動戰爭的宰輔們,那一干被章韓為首的都堂壓得抬不起身的人,是很可能幹得出來。韓岡從來不會高估政治人物的節操。

這也是在宣傳上,一直沒有偏向於鼓吹對遼戰爭。但神機營的強勢,已經通過歷年來的宣傳打出去了,只需要更進一步,加強天下士民心中的信心,日後對遼全面戰爭,民意的基礎就從此而來。

韓岡的目的也只是如此,一步步來,「我們要先看看遼人會不會同意我們的要求,才會做決定。換個說法,就是首鼠兩端。」

不是什麼好詞,有些自嘲的味道,宰輔們配合得笑了兩聲,專註的聽了下去。

「就算打起來,也不求恢復幽燕,更不求攻滅遼國——理由就不必說了,議政們不一定明白,我們都是知道的——最多也只是先試探性的報復一下,把遼國打回到談判桌上來,老老實實的解決問題,讓朝廷面子、裏子上都能過得去。」

短促的戰爭,逼得遼人輸誠,如此一來,宰相們的聲望又能更上一層。對,正好趕上大議會的召開。

算盤打得很精,但到底能不能如願以償那就兩說了——如果有人做些手腳的話。

但沒人指望趕着回京就職的李承之和熊本,會將邊境衝突變成大會戰。

在場的誰也不會戳穿這一點,都是你我心照。

「玉昆相公。」呂嘉問抬了一下手,示意發言,「我要問一下,如果當真開戰,這一仗該怎麼打?」

「這就是制置使的任務了,等定下來,再交付都堂議論。」韓岡道,「都堂這邊要做的準備,就是糧草,彈藥。」

「火炮呢?」呂嘉問問。

韓岡道,「只是河北、河東兩路,就有三寸以上的火炮一千七百餘門,遍佈兩路的各州軍寨堡。」

「遼人的火炮也有一兩千吧。」呂嘉問又道。

「兩千五百門以上,北方房去年有一個報告。」沈括對同在樞密院的呂嘉問道,「其中擺在南京、西京兩道上,差不多也有一千七八。」

章惇將頭歪向韓岡,笑道:「與我們相差不大啊。」

韓岡道:「如果奉世和伯通到時候覺得有必要再加配火炮,軍器監隨時可以將兩路的火炮數量提高一倍。」

「遼人去年鐵產量超過千萬斤了。」熊本道,「用上幾個月,或許也能做到。」

「那耶律乙辛就要抱着他空蕩蕩的金庫哭了。」韓岡向後一靠,得意的笑,「事實證明,將遼國拖入軍備競賽的選擇是正確的。否則他就能用日本開採的金銀給自己築一座宮殿了,而不是鑄成金錠銀幣,放在了朝廷的封樁庫中。」他攤攤手,「朝廷付出的只是鐵而已。」

『還有許多在平安號的金庫里吧。』

與雍秦商會相輔相成的銀號平安號,從不涉及宋遼之間的直接貿易,但一向賺得最多。可這句話,呂嘉問和熊本倒是沒敢說。

「海軍能做到多少?」氣氛有些微妙,張璪岔開了話題,「能不能攻下幾個重要的島嶼,比如對馬島,逼迫遼人先攻過來。」

呂嘉問笑道:「等攻下對馬島后,是不是乾脆把日本也攻下來?日本的黃金白銀可是好東西。」

張璪氣一滯,一時無話,曾孝寬道,「樞密。對馬五個島,駐軍四千多,南北兩主島上的寨堡加起來有七座,皆棱堡制式,控扼要衝,島民也儘是軍戶,不好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宰執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宰執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章 虛實(12)

%